申请日2015.10.22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IPC分类号C12M1/00; C12M1/04; C02F3/34; C02F1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包括箱体、污泥进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箱体的中部一侧设置无机填料层,该箱体内的中部另一侧设置有机填料层,该无机填料层和有机填料层之间通过一端设置在箱体内顶部的隔板相连接设置,所述无机填料层上方的箱体内与隔板形成污泥进入腔,所述污泥进入腔底部的一侧的箱体外与污泥进入腔相连通设置污泥进口,所述有机填料层上方的箱体内与隔板形成污泥流出腔,所述污泥流出腔底部的一侧的箱体外与污泥流出腔相连通设置污泥出口。本培养箱除臭效率高、运行稳定、成本低、提高了除臭效果,而且该培养箱的各个零部件可以采用现场组装,安装极为方便、快捷,并且便于运输。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包括箱体、污泥进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箱体呈中空的封闭状,该箱体内的中部一侧与箱体内壁相连接设置无机填料层,该无机填料层能够有效地诱导和促进活性污泥中除臭微生物的培养与增殖,该箱体内的中部另一侧与箱体内壁相连接设置有机填料层,该有机填料层具有微生物载体的功能,其溶出的有效成分能促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恶臭物质的反应,与污水中的恶臭物质发生吸附、凝聚和生物转化降解作用,使得恶臭物质在污水中得以去除,该无机填料层和有机填料层之间通过一端设置在箱体内顶部的隔板相连接设置,所述无机填料层上方的箱体内与隔板形成污泥进入腔,所述污泥进入腔底部的一侧的箱体外与污泥进入腔相连通设置污泥进口,所述有机填料层上方的箱体内与隔板形成污泥流出腔,所述污泥流出腔底部的一侧的箱体外与污泥流出腔相连通设置污泥出口;
所述无机填料层和有机填料层下方的箱体内形成污泥流道,所述箱体的底部上方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数个曝气管,每一个曝气管上间隔制有数个曝气孔,该数个曝气管用来向箱体内通入空气向微生物供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进入腔上方的箱体上与污泥进入腔相连通设置一第一检修口;所述污泥流出腔上方的箱体上与污泥流出腔相连通设置一第二检修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与污泥流道相连通设有一放空排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层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45~48%、草木灰48~49%、复合营养素1~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复合营养素的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如下:尿素1~1.5份;石灰1.5~3份;腐殖酸2~3份;氮磷钾复合肥2~3份;维生素类0.3~.0.5份;微量金属元素0.5~0.7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层的制作方法为: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草木灰分别研磨成粉末状,称重,使得其重量满足填料配比的要求,之后将称重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草木灰的粉末充分混合,反复搅拌以去除里面的气泡达到成型前的条件,向混合物中加入复合营养素和水,通过模具压制成规整形状的填料,经自然晾干后成型为微孔结构体,成型后在15~25℃的温度和70~90%的湿度环境条件下,对成型的填料进行养护,养护12~18天即得无机填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填料层由聚氨酯和拉西环组合构成,其体积比例为2~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的体积百分数为70%~80%,拉西环的体积百分数为20%~30%。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在全流程除臭微生物的培养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
背景技术
恶臭是有机物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分解时产生的副产物。污水处理厂的臭气主要来源于污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恶臭源主要分布在进水预处理区(如进水泵房、格栅、沉砂池)以及生物反应中的厌氧调节池和污泥处理部分(如浓缩池、储泥池和污泥脱水机房等),臭气的产生不仅严重地污染了空气质量,而且也给操作工人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不适,甚至会危害到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亟需解决污水处理产生臭气的相关设备或系统中的臭气问题。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除臭效率高、运行稳定、成本低、提高了除臭效果的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该生物培养箱可以应用于全流程除臭微生物的培养。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包括箱体、污泥进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箱体呈中空的封闭状,该箱体内的中部一侧与箱体内壁相连接设置无机填料层,该无机填料层能够有效地诱导和促进活性污泥中除臭微生物的培养与增殖,该箱体内的中部另一侧与箱体内壁相连接设置有机填料层,该有机填料层具有微生物载体的功能,其溶出的有效成分能促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恶臭物质的反应,与污水中的恶臭物质发生吸附、凝聚和生物转化降解作用,使得恶臭物质在污水中得以去除,该无机填料层和有机填料层之间通过一端设置在箱体内顶部的隔板相连接设置,所述无机填料层上方的箱体内与隔板形成污泥进入腔,所述污泥进入腔底部的一侧的箱体外与污泥进入腔相连通设置污泥进口,所述有机填料层上方的箱体内与隔板形成污泥流出腔,所述污泥流出腔底部的一侧的箱体内与污泥流出腔相连通设置污泥出口;
所述无机填料层和有机填料层下方的箱体内形成污泥流道,所述箱体的底部上方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数个曝气管,每一个曝气管上间隔制有数个曝气孔,该数个曝气管用来向箱体内通入空气向微生物供氧。
而且,所述污泥进入腔上方的箱体上与污泥进入腔相连通设置一第一检修口;所述污泥流出腔上方的箱体上与污泥流出腔相连通设置一第二检修口。
而且,所述箱体底部与污泥流道相连通设有一放空排泥口。
而且,所述无机填料层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45~48%、草木灰48~49%、复合营养素1~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复合营养素的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如下:尿素1~1.5 份;石灰1.5~3份;腐殖酸2~3份;氮磷钾复合肥2~3份;维生素类0.3~.0.5份;微量金属元素0.5~0.7份。
而且,所述无机填料层的制作方法为: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草木灰分别研磨成粉末状,称重,使得其重量满足填料配比的要求,之后将称重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草木灰的粉末充分混合,反复搅拌以去除里面的气泡达到成型前的条件,向混合物中加入复合营养素和水,通过模具压制成规整形状的填料,经自然晾干后成型为微孔结构体,成型后在15~25℃的温度和70~90%的湿度环境条件下,对成型的填料进行养护,养护12~18天即得无机填料层。
而且,所述有机填料层由聚氨酯和拉西环组合构成,其体积比例为2~4:1。
而且,所述聚氨酯的体积百分数为70%~80%,拉西环的体积百分数为20%~30%。
如上所述的用于污水厂外置式全流程除臭系统的生物培养箱在全流程除臭微生物的培养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生物培养箱设置了箱体、污泥进口、污泥出口、无机填料层和有机填料层,数个曝气管用来向箱体内通入空气向微生物供氧,使培养箱内形成微氧的环境,创造除臭微生物适宜生长的环境,利于除臭微生物的培养,达到最佳除臭效果,该无机填料层能够在全流程除臭过程中能够为微生物持续提供所需要的营养,能够有效地诱导和促进活性污泥中除臭微生物的培养与增殖,该有机填料层具有微生物载体的功能,其溶出的有效成分能促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恶臭物质的反应,与污水中的恶臭物质发生吸附、凝聚和生物转化降解作用,使得恶臭物质在污水中得以去除,该培养箱除臭效率高、运行稳定、成本低、提高了除臭效果,而且该培养箱的各个零部件可以采用现场组装,安装极为方便、快捷,并且便于运输;该生物培养箱可以用于微生物挂膜培养,污泥经过该培养箱培养后,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含有大量的除臭微生物,可以将其分别回流到进水端和生物池,在整个活性污泥系统内培养除臭微生物,用污水处理方法实现对硫化氢、硫醇、胺等恶臭物质的去除,操作简单,针对现有污水处理厂无需对池体加盖进行臭气收集,降低了投资,节省了工期。
2、本培养箱的污泥进入腔上方的箱体上与污泥进入腔相连通设置一第一检修口,通过该检修口可以检修箱体内的无机填料层及污泥进口,提高了该培养箱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第一检修口也可以放空箱体内的气体,起到排放气体的作用;所述污泥流出腔上方的箱体上与污泥流出腔相连通设置一第二检修口,通过该检修口可以检修箱体内的有机填料层及污泥出口,也延长了该培养箱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第二检修口也可以放空箱体内的气体,起到排放气体的作用。
3、本培养箱的箱体底部与污泥流道相连通设有一放空排泥口,由于待处理的污泥在流经污泥流道之后进入有机填料层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或者在该系统间断运行时,或多或少地在污泥流道内残留一些污泥,如果这些残留的污泥不进行处理的话,会影响下一次该生物培养箱处理污泥的质量,降低了该生物培养箱的处理效率,同时也对箱体造成污染,该放空排泥口的设置,可以将残留的污泥进行排出,保证了该生物培养箱的处理污泥质量与效率,延长了该生物培养箱的使用寿命。
4、本培养箱的无机填料层和有机填料层,使用时,操作人员针对不同的除臭场合可以向无机填料层和有机填料层内添加不同营养成分,使除臭优势菌群能得到定向驯化培养,也可以使无机填料层和有机填料层在使用过程中连续不断提供除臭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除臭微生物的生长,使用范围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