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养猪场用污水净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3 20:46:4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3.08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IPC分类号C02F9/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猪场用的污水净化装置,它包括有活性炭过滤器、沙滤缸、红外杀菌缸,其中,活性炭过滤器、红外杀菌缸一端通过主净化管互连后再与粗滤槽连接,并通过相应的阀门控制;活性炭过滤器另一端设有三组串联的水泵净化机构,水泵净化机构另一端通过四通管和相应的控制阀分别与沙滤缸、活性炭过滤器、净水出口相连接;红外杀菌缸上设有垂直向上的废气出口管;活性炭过滤器、红外杀菌缸出口通过相应的管道和阀组与净水出口相连接。本方案的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控制。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养猪场用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活性炭过滤器(1)、沙滤缸(2)、红外杀菌缸(3),其中,活性炭过滤器(1)、红外杀菌缸(3)一端通过主净化管(6)互连后再与粗滤槽(4)连接,并通过相应的阀门控制;活性炭过滤器(1)另一端设有三组串联的水泵净化机构(5),水泵净化机构(5)另一端通过四通管和相应的控制阀分别与沙滤缸(2)、活性炭过滤器(1)、净水出口(8)相连接;红外杀菌缸(3)上设有垂直向上的废气出口管(7);活性炭过滤器(1)、红外杀菌缸(3)出口通过相应的管道和阀组与净水出口(8)相连接。

  说明书

  一种养猪场用的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养猪场用的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唐宋时期 隋、唐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元明时期 元代在扩大猪饲料来源方面有很多创造。明代中期,养猪业曾经遭受严重摧残,正德十四年(1519),因“猪”与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养,旬日之间,远近尽杀,有的则减价贱售或被埋弃。但禁猪之事持续时间不长,在养猪技术如猪品种鉴别和饲养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成就;猪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肉类食品来源之一,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医药产业资源,例如药用级别的肝素以及用于异体移植的心脏瓣膜等。此外,家猪身上也会发生一些人类常见的复杂遗传疾病,从而使其成为研究人类疾病基础生物学的绝佳模型。现有猪场的污水粪水大多都只进行粗步分离处理或直接排入水库或河道内,大大影响周边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猪场用的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的污水净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养猪场用的污水净化装置,它包括有活性炭过滤器、沙滤缸、红外杀菌缸,其中,活性炭过滤器、红外杀菌缸一端通过主净化管互连后再与粗滤槽连接,并通过相应的阀门控制;活性炭过滤器另一端设有三组串联的水泵净化机构,水泵净化机构另一端通过四通管和相应的控制阀分别与沙滤缸、活性炭过滤器、净水出口相连接;红外杀菌缸上设有垂直向上的废气出口管;活性炭过滤器、红外杀菌缸出口通过相应的管道和阀组与净水出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猪场产生的污水粪水通过分离和粗滤后进入粗滤槽内,再根据需要进行活性炭过滤器、沙滤或红外杀菌过滤或全部形式的循环过滤,过滤后的水清洁度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本方案的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控制。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