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25 14:20:1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1.20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IPC分类号A01K63/04;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塘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沿进水口至出水口方向顺次设有厌氧截污区、有益菌生物水体修复区、水生植物净化区,所述厌氧截污区内设有第一填料层,有益菌生物水体修复区内设有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上分布有若干菌群;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内设有至少一个人工生态浮岛,所述人工生态浮岛由基质以及固定在该基质上的植物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能源、运行性能稳定、日常维护简单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塘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沿进水口至出水口方向顺次设有厌氧截污区、有益菌生物水体修复区、水生植物净化区,所述厌氧截污区内设有第一填料层,有益菌生物水体修复区内设有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上分布有若干菌群;所述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内设有至少一个人工生态浮岛,所述人工生态浮岛由基质以及固定在该基质上的植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厌氧截污区前还设有隔栅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菌生物水体修复区设有第一推流式曝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设有一个以上第二推流式曝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生态浮岛的数量为三个。

  说明书

  一种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池塘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池塘养殖污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池塘养殖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也是我国饲养食用鱼的主要形式。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推广,我国池塘养殖已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的精养技术模式。与传统粗养模式相比,精养池塘单产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由于池塘精养大都是半封闭式净水养殖,池塘只有蓄水养鱼功能,缺乏有效的水质净化功能,大量的饲料投入和鱼类代谢物积累导致池塘内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池塘内源性污染加重,养殖水环境恶化。这不仅使鱼类生长速度减慢,疾病发生率上升,养殖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影响水产养殖的总体经济效益,而且导致养殖废水的排放量大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周围海域、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富营养化进程。

  加强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效果好的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

  一种农村池塘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塘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沿进水口至出水口方向顺次设有厌氧截污区、有益菌生物水体修复区、水生植物净化区,所述厌氧截污区内设有第一填料层,有益菌生物水体修复区内设有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上分布有若干菌群;所述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内设有至少一个人工生态浮岛,所述人工生态浮岛由基质以及固定在该基质上的植物组成。

  作为优选,厌氧截污区前还设有隔栅井。去除水中的大块状漂浮物及悬浮物,截留部分污物。

  作为优选,所述有益菌生物水体修复区设有第一推流式曝气器。

  作为优选,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设有一个以上第二推流式曝气器。

  所述人工生态浮岛的数量为三个。

  厌氧截污区:污水经絮集、气浮、生物滤料截留、吸附等作用,浓度大大降低,然后再排入池塘内,从而减少污水对池塘的影响。

  有益菌生物水体修复区:采用适当的曝气系统向水体充氧,加速氧化有机物厌氧降解时产生的H2S、甲硫醇及FeS等致黑致臭物质,抑制底泥磷释放,使水体的自净过程始终处在好氧状态,进而通过特有的益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快速繁殖、扩大,菌群形成团,大量吞食水中的污染物,使C源转化为CO2、N源转化为N2,水体变清。

  水生植物净化区:水生植物根系除了能够吸收水中的有机质外,还能给水中输送充足的氧气,为各种生物、微生物提供适合栖息、附着、繁衍的空间,在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吸收、摄食、吸附、分解等功能的共同作用下,使水体污染得以修复,并形成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平衡环境;水生植物的应用,既可修复水体、治污防污,还可以美化水域环境,打造靓丽的水上景观,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生态环保设施;另外,由于水生植物的消波作用减轻了风浪波涛对滨水地带的拍击,便能有效地防止坡岸的冲蚀坍塌,使之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水生态环境,为滨水地带的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繁衍栖息提供有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无需专业的机械设备以及化学药剂的投入,可以大量的节省费用开支,减少动力、能源和日常维修管理费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能源、运行性能稳定、日常维护简单等优点;

  2、不仅对治理池塘黑臭、池塘底泥原位消减效果明显,而且对池塘底泥原位消减及藻类抑制有较好的效果;

  3、不仅可以改善生物栖息环境,形成自然生态平衡,而且可以营造美丽水岸景观和水上花境,提升环境质量,同时可以改善滨水地带生物生存环境。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