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9.30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IPC分类号F22B33/18; F23G7/00; F23G7/06; C02F11/12; F01K17/02; F23K3/02; F22D1/32; F23J15/00; F23L15/00; F23K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统,包括锅炉,风扫磨、密闭式污泥仓、风扇磨、干燥管、气粉分离器、水回收装置,排粉风机、乏气风机、第二给粉机、第二风粉混合器;所述密闭式污泥仓连接到干燥管的进料口,干燥管的出料口经风扇磨连接气粉分离器的进料口,气粉分离器的乏气出口依次经水回收装置、乏气风机连接到第二风粉混合器的进风口,所述气粉分离器的出粉口经第二给粉机连接到第二风粉混合器的进粉口,第二风粉混合器再连接锅炉的燃烧器。本系统实现了燃煤发电、污泥干化、污泥焚烧、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灰渣利用、汽轮机冷端余热利用的有机结合,使煤-污泥混合发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经济、环保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统,包括锅炉,密 闭式煤仓、煤斗、给煤机、风扫磨、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螺旋输粉机、煤 粉仓、第一给粉机、第一风粉混合器、排粉风机、汽轮机;所述密闭煤仓、煤斗、 给煤机、风扫磨、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螺旋输粉机、煤粉仓、第一给粉机 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给粉机连接到第一风粉混合器的进粉口,细粉分离器的乏气 出口连接排粉风机,排粉风机再连接第一风粉混合器的进风口,第一风粉混合气 的出料口连接锅炉的燃烧器,所述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汽轮机的蒸汽进口,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有密闭式污泥仓、风扇磨、干燥管、气粉分离器、水回收装置, 排粉风机、乏气风机、第二给粉机、第二风粉混合器;
所述密闭式污泥仓连接到干燥管的进料口,干燥管的出料口经风扇磨连接气 粉分离器的进料口,气粉分离器的乏气出口依次经水回收装置、乏气风机连接到 第二风粉混合器的进风口,所述气粉分离器的出粉口经第二给粉机连接到第二风 粉混合器的进粉口,第二风粉混合器的混合出口连接锅炉的燃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 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来水加热器、密闭式灰仓、建材制造装置、脱硫脱硝 一体化装置;
所述汽轮机的蒸汽出口连接自来水加热器的热源进口,自来水加热器的热源 出口在连接回锅炉;
所述锅炉底部的冷灰斗连接密闭式灰仓,所述密闭式灰仓再连接建材建造装 置;
所述锅炉的烟道尾部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连接到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的 污气进口,所述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的出气口一路连接到烟囱、另一路连接到密 闭式煤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 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外设有混合室,混合室的混合烟气出口连接到干 燥管的干燥剂入口,混合室的热烟进口连接到锅炉的高温炉烟抽取口;所述除尘 器出口还连接冷烟风机,所述冷烟风机再连接到混合室的冷烟进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的烟道位于除尘器之前还设有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 预热器的进风口连接送风机,出风口两路,一路连接到燃烧器,另一路连接到风 扫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风口的另一路还连接到排粉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还通过管路连接到风扫磨和排粉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 泥混烧绿色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式污泥仓还通过管道直接连接到锅 炉的燃烧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回收装置和所述自来水加热装置为热交换器。
说明书
一种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煤和污泥混烧发电技术。
背景技术
习近平同志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 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 大举措。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 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 升级的新增长点。
煤的燃烧和利用引发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引起国 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作为一次能源,煤的利用方式在我国主要是燃烧,而煤的燃 烧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我国的能源消费占世界的8~9%, 但SO2排放占到世界的15.1%,排放总量在1997年已达2346万吨,占世界第一 位;NOx占到世界的10.1%,CO2占到9.6%。其中我国煤燃烧所释放的SO2占到 全国总排放的87%,CO2占到71%,NOx占到67%,粉尘占到60%。大量燃煤 排放的SO2和NOx已经在我国形成了极大的危害。酸雨区域迅速扩大,已超过国 土面积的40%。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此外,燃煤所排放的温室 气体CO2总量也居世界第二位。
烧煤所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影 响因素,业已成为国际上,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关注的热点。如不采取 有力的治理措施,这种局面将会加速恶化,直接影响我国12亿人口健康和保护 16亿耕地的国家大计。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匮乏,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还很低。 这样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燃煤发电仍然处于主体地 位。但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 煤炭资源储量少;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极度匮乏、生态环境极度脆 弱。而东中部人口密集,生态环境承载空间有限,是国家确定的控制煤炭消费量、 防止大气污染的重点区域。日益严苛的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要求,使得燃煤电厂发 展,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发展新的燃煤污染物控制技 术、深度节能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变得十分迫切。
目前,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控制主要包括脱硫、脱硝、除尘和二氧化碳控制。 脱硫广泛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硝技术主要包括低NOx燃烧、SNCR和SCR技术; 除尘广泛采用普通电除尘和湿式电除尘技术;二氧化碳控制包括分离、储存和资 源化利用等环节,目前主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大规模广泛应用。上述技术对污 染物主要采用分而治之的思路,系统复杂,处理成本较高。开发一体化污染物脱 除及资源化转化技术,使各种污染物可以在较低的经济成本下脱除并转化为有用 的产品,将推动燃煤发电技术成为一种零排放的绿色发电技术,扩展燃煤发电技 术的应用空间。
在提高燃煤电厂热效率方面,目前凝汽式电厂最大的热损失是凝汽器冷端热 损失,可达燃煤放热量的50%以上。由于凝汽器循环水出口温度不高,余热量虽 然很大,但品位很低,目前一般未进行利用;相比之下,供热机组的热效率则大 大提高,热电联供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技术之一,但在非供热期,仍有 大量余热被凝汽器循环水带走而损失。
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 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 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现在每年产生大 量的城市污泥现有处理设施还不到1/4,现有污泥消化池能够正常运行的为数也 不多,有些根本就没有运行。有些地方的污泥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处置便直接 排放,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进 行填埋处置是不安全的,而且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热处理已成为解决城市污泥 问题的有效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主要是焚烧法,即对污泥进行脱水和干化处 理后,送到危废中心通过炉排炉、回转窑和流化床焚烧炉等进行焚烧,或者送到 电厂中与煤进行混烧。污泥焚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污泥干化能耗高、系统复杂, 污泥焚烧处理量小,不能完全满足城市污泥处置的需要。开发大容量低能耗的污 泥焚烧处理系统,仍是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根据煤炭资源产需逆向分布的特点,北煤南送,西电东送是我国能源发展战 略确定的重要能源流向,在中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合理布局向东中部送电的大 型煤电基地,是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有利于实现更大范围内的 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但近年来,随着跨区送电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煤电基地水资 源匮乏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在大容量高参数燃煤电 厂中进行大规模低能耗污泥干燥和焚烧、还能够实现灰渣综合利用、汽轮机排汽 余热利用、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和资源化转化的系统。该系统基于资源循环利 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以燃煤和燃污泥给合为目标的发电的技术系统,该系统可 实现固体物密闭式储运、城市污泥燃烧、高效燃煤、烟气资源化、零排放、零污 染、乏气制温水的联合循环目标,克服现有常规燃煤电厂和污泥焚烧厂中存在的 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统,包括锅炉,密闭式 煤仓、煤斗、给煤机、风扫磨、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螺旋输粉机、煤粉仓、 第一给粉机、第一风粉混合器、汽轮机以及烟囱;所述密闭煤仓、煤斗、给煤机、 风扫磨、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螺旋输粉机、煤粉仓、第一给粉机、第一风 粉混合器、锅炉的燃烧器依次连接,所述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汽轮机的蒸汽进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密闭式污泥仓、风扇磨、干燥管、气粉分离器、水回收装 置,排粉风机、乏气风机、第二给粉机、第二风粉混合器、自来水加热器、密闭 式灰仓、建材制造装置、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所述密闭式污泥仓连接到干燥管的进料口,干燥管的出料口经风扇磨连接气 粉分离器的进料口,气粉分离器的乏气出口依次经水回收装置、乏气风机连接到 第二风粉混合器的进风口,所述气粉分离器的出粉口经第二给粉机连接到第二风 粉混合器的进粉口,第二风粉混合器的混合出口连接锅炉的燃烧器;
所述汽轮机的蒸汽出口连接自来水加热器的热源进口,自来水加热器的热源 出口在连接回锅炉;
所述锅炉底部的冷灰斗连接密闭式灰仓,所述密闭式灰仓再连接建材建造装 置;
所述锅炉的烟道尾部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连接到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的 污气进口,所述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的出气口一路连接到烟囱、另一路连接到密 闭式煤仓。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炉外设有混合室,混合室的混合烟 气出口连接到干燥管的干燥气体入口,混合室的热烟进口连接到锅炉的烟道上的 高温炉烟抽取口;所述除尘器出口还连接冷烟风机,所述冷烟风机再连接到混合 室的冷烟进口。
在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炉的烟道位于除尘器之前还设有空气 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空气进口连接送风机,空气出口分两路,一路连接到 燃烧器,一路连接到风扫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系统通过设置密闭式污泥储仓和煤仓,故可避免污泥 臭味和煤炭粉尘向大气环境的扩散;污泥储仓中的污泥经干燥管与高温炉烟/冷 炉烟混合介质接触被初步干燥,一并进入污泥研磨装置中被研磨至很细的粒径, 并与干燥介质进行深度换热,污泥中的水分大幅下降,磨出的气粉混合物经气粉 分离器进行气粉分离后,高含湿的乏气经水回收装置冷却冷凝降低湿度后再作为 送粉介质把干污泥送入锅炉内燃烧。该过程中污泥与高温烟气进行直接接触换 热,可以显著提高污泥干燥的速率和处理量,回收干燥乏气的余热,降低干燥能 耗,并减少污泥带入锅炉的水分,从而降低锅炉出口烟气露点温度和排烟热损失, 提高锅炉热效率;由于烟气中含氧量很低,故可以确保干燥系统的安全性,避免 发生爆炸。本系统通过设置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把烟气中的SOx、NOx和CO2脱除。本系统通过设置汽轮机排汽余热利用装置,利用汽轮机排汽余热加热城市 自来水,提高自来水温度,从而减少城市居民加热自来水消耗的燃料;其优选的 方案之二是在缺乏淡水的沿海地区,用海水作为汽轮机排汽的冷却介质,也即是 用汽轮机排汽作为海水淡化的加热热源,通过低温蒸发海水淡化技术制备淡水。 无论是哪种方案,都会产生巨大的节能效果。
该系统中还设置了灰渣综合利用装置,其优选的方案是利用锅炉排放的灰渣 制造建材。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统 具有污泥处理量大、系统热效率高、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无污染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