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5-2 20:48: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1.04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及BCM污水生物处理工艺,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流体导通的格栅单元、沉砂单元、水解酸化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沉淀单元、快混单元、速沉单元和消毒单元,还包括污泥剪切单元、磁粉分离单元、污泥浓缩单元和污泥脱水单元。BCM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污水依次经过格栅单元、沉砂单元、水解酸化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沉淀单元、快混单元、速沉单元、污泥剪切单元、磁粉分离单元和消毒单元。能够稳定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可降低投资安装建设和运行的成本,简化操作,提高运行的稳定性,降低能耗;污水经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稳定达标,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及脱氮效果良好。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BCM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依次经过如下处理单元:

  (a)格栅单元(2):格栅间隙为1-20mm;

  (b)沉砂单元(3):污水在沉砂单元(3)中停留时间为30-40s,然后 分别直接进入水解酸化单元(4)和缺氧单元(5),自所述沉砂单元(3) 分别直接进入水解酸化单元(4)与直接进入缺氧单元(5)的污水量比例 为4:1~3:7;

  (c)水解酸化单元(4):污水在水解酸化单元(4)中停留时间1-2h, 水解酸化单元中污泥浓度2000~5000mg/L,污水自水解酸化单元(4)出 水后进入缺氧单元(5);

  (d)缺氧单元(5):污水在缺氧单元(5)中停留时间2-4.5h,缺氧单 元(5)中的反硝化菌对从好氧单元(6)回流进来的硝化液中的硝态氮进 行反硝化,反硝化的碳源来自水解酸化单元(4)的出水和从沉砂单元(3) 直接进入缺氧单元(5)的原水;

  (e)好氧单元(6):污水在好氧单元(6)中停留时间2.5-5h,通过曝 气单元(11)的曝气口向好氧单元(6)内曝气以便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好 氧单元(6)中的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在好氧单元(6) 内通过填料支架固定有纤维制作的填料,所述纤维制作的填料的体积比表 面积为900~1600m2/m3、质量比表面积为0.5~1.2m2/g、比重为1.05~1.2, 且所述纤维制作的填料体积为所述好氧单元(6)总容积的30%-60%;由好 氧单元(6)回流至缺氧单元(5)的硝化液回流比50-300%;

  (f)沉淀单元(7):污水在沉淀单元(7)中停留时间2~4h,沉淀单元 (7)的表面负荷0.8-1.5m3/m2·h;沉淀单元(7)中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 水解酸化单元(4),污泥回流比20~100%,另一部分排入污泥浓缩单元 (12);污泥在污泥浓缩单元(12)浓缩后再进入污泥脱水单元(13)进行 脱水,脱水后进入污泥外运单元(14);

  (g)快混单元(80):停留时间0.5~2min,所述快混单元(80)内添加 有PAC进行除磷、PAM和磁粉用于细小的悬浮物去除;

  (h)速沉单元(81):速沉单元(81)的表面负荷10-20m3/m2·h,污水 在速沉单元(81)中沉淀时间为15-40min,产生的混合污泥进入污泥剪切 单元(82)以便对混合污泥进行剪切,使磁粉与污泥相剥离;剪切后产生 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单元(12),产生的含污泥磁粉进入磁粉分离单元(83); 磁粉分离单元(83)将含污泥磁粉进行磁粉、污泥分离,分离产生的污泥 进入污泥浓缩单元(12),分离产生的磁粉进入快混单元(80)继续使用;

  (i)消毒单元(9):采用紫外灯消毒、臭氧或氯消毒,然后通过净化出 水单元(10)排放。

  说明书

  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及BCM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生活污水及有机废水处理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污水 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一级A标准的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及BCM污水生物 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厂。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9 月,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共有4479座,其中已建成运行的有2630座,日处 理能力1.22亿立方米;在建的有1849座,日处理能力4900万立方米。这些 污水厂的处理标准大部分都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中的一级B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行。但是,随着我国水环境污 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陆续开始执行 一级A标准或类似一级A的地方标准,要求新建城市污水厂要达到一级A标 准,原有城市污水厂也要通过改造达到一级A标准。一级A标准开始在越来 越多的地方逐渐取代一级B标准。

  目前处理达到一级B标准的工艺主要有:(1)A2/O工艺,通过厌氧、缺 氧、好氧、混合液回流、硝化液回流能够达到有效地脱氮除磷处理效果。(2) 氧化沟工艺,通过氧化沟内的好氧段、缺氧段、厌氧段不断交替,能够稳定 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3)SBR工艺,包括CASS、CAST等,通过进水污泥混 合、静置、曝气、沉淀、出水等工艺操作,也能够达到有效的脱氮除磷效果。

  目前能够稳定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的工艺主要有:(1)低负荷的A2/O、 氧化沟和CASS工艺,包括低负荷沉淀单元。(2)在最终出水增加过滤单元的 工艺(如曝气生物滤单元、纤维转盘滤布滤单元、混凝沉淀过滤单元等)。(3)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

  但是,上述能够稳定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的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低 负荷的A2/O、氧化沟和SBR工艺,造成生化单元容积增大,能耗增高,加药 量增大;低负荷的沉淀单元由于采用自然沉降,不能保证SS稳定达标。(2) 曝气生物滤单元,建设成本较高、气反冲洗、水反冲洗等操作复杂;纤维转 盘滤布滤单元一般需要承担一级B处理到一级A的全部污染负荷,由于负荷 高,滤布很容易滋生生物膜,进而造成滤布堵塞,化学反冲洗难以长期、稳 定起到效果;混凝过滤投资成本高、容易堵塞,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差。 (3)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膜清洗过程复杂, 脱氮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处理 达到一级A标准的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及BCM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该工 艺降低投资安装建设和运行的成本,简化操作,提高运行的稳定性,降低能 耗;且污水经处理后SS稳定达标,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及脱氮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流体导 通的格栅单元、沉砂单元、水解酸化单元、缺氧单元、好氧单元、沉淀单元、 快混单元、速沉单元和消毒单元,所述速沉单元的污泥出口与污泥剪切单元 的污泥入口连接,所述污泥剪切单元的含污泥磁粉出口与磁粉分离单元的含 污泥磁粉入口连接,所述磁粉分离单元的磁粉出口与所述快混单元的磁粉入 口连接,所述沉淀单元的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剪切单元的污泥出口和所述磁 粉分离单元的污泥出口分别与污泥浓缩单元的污泥入口连接,所述污泥浓缩 单元的污泥出口与污泥脱水单元的污泥入口连接,所述好氧单元的硝化液回 流出口与所述缺氧单元的硝化液回流入口连接,曝气单元(如鼓风机)的曝 气口位于所述好氧单元内。BCM(Biology Cilium Magnetic),即:生物纤毛 填料磁分离。

  上述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所述沉砂单元还通过旁流管道与所述缺氧 单元直接流体导通。

  上述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所述沉淀单元的污泥出口还通过污泥回流 管道与所述水解酸化单元的进口导通,污泥回流比20~100%。

  上述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快混单元连接的PAC投 加单元、PAM投加单元和磁粉投加单元。

  上述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所述好氧单元内通过填料支架固定行纤维 制作的填料,所述纤维制作的填料的体积比表面积为900~1600m2/m3、质量 比表面积为0.5~1.2m2/g、比重为1.05~1.2,且其体积为所述好氧单元总 容积的30%-60%。

  上述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所述速沉单元的表面负荷为10~20m3/m2·h, 所述沉淀单元的表面负荷为0.8~1.5m3/m2·h。

  上述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所述水解酸化单元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h, 污泥浓度2000~5000mg/L。

  上述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所述缺氧单元通过所述旁流管道进水量占 所述沉砂单元向所述水解酸化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总进水量的20%~70%。

  上述BCM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硝化液回流比为50~300%。

  BCM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污水依次经过如下处理单元:

  (a)格栅单元:格栅间隙为1-20mm;

  (b)沉砂单元:污水在沉砂单元中停留时间为30-40s,然后分别直接进 入水解酸化单元和缺氧单元,自所述沉砂单元分别直接进入水解酸化单元与 直接进入缺氧单元的污水量比例为4∶1~3∶7;

  (c)水解酸化单元:污水在水解酸化单元中停留时间1-2h,污泥浓度 2000~5000mg/L,污水自水解酸化单元出水后进入缺氧单元;

  (d)缺氧单元:污水在缺氧单元中停留时间2-4.5h,缺氧单元中的反硝 化菌对从好氧单元回流进来的硝化液中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反硝化的碳源 来自水解酸化单元的出水和从沉砂单元直接进入缺氧单元的原水;

  (e)好氧单元:污水在好氧单元中停留时间2.5-5h,通过曝气单元的曝 气口向好氧单元内曝气以便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好氧单元中的硝化菌将污水 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在好氧单元内通过填料支架固定有纤维制作的填料, 这种填料能有效地去除氨氮;所述纤维制作的填料的体积比表面积为900~ 1600m2/m3、质量比表面积为0.5~1.2m2/g、比重为1.05~1.2,且所述纤维 制作的填料体积为所述好氧单元总容积的30%-60%;由好氧单元回流至缺氧 单元的硝化液回流比50-300%;

  (f)沉淀单元:污水在沉淀单元中停留时间2~4h,沉淀单元的表面负 荷0.8-1.5m3/m2·h;沉淀单元中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单元,污泥回 流比20~100%,另一部分排入污泥浓缩单元;污泥在污泥浓缩单元浓缩后再 进入污泥脱水单元进行脱水,脱水后进入污泥外运单元;

  (g)快混单元:停留时间0.5~2min,所述快混单元内添加有PAC进行 除鳞、PAM和磁粉用于细小的悬浮物去除;

  (h)速沉单元:速沉单元的表面负荷10-20m3/m2·h,污水在速沉单元中 沉淀时间为15-40min,产生的混合污泥进入污泥剪切单元以便对混合污泥进 行剪切,使磁粉与污泥相剥离;剪切后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单元,产生 的含污泥磁粉进入磁粉分离单元;磁粉分离单元将含污泥磁粉进行磁粉、污 泥分离,分离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单元,分离产生的磁粉进入快混单元 继续使用;

  (i)消毒单元:采用紫外灯消毒、臭氧或氯消毒,然后通过净化出水单 元排放。

  采用本发明BCM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能够实现如下技术效果:城市污水原 水,CODCr:100-600mg/L,BOD5:50-350mg/L,TN:20-50mg/L,NH3-N:20-40mg/L, TP:1-6mg/L,SS:50-500mg/L。净化后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 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CODCr:≤50mg/L,BOD5:≤ 10mg/L,TN:≤15mg/L,NH3-N:≤5mg/L,TP:≤0.5mg/L,SS:≤10mg/L。

  PAC代表聚合氯化铝(简称聚铝)。PAM代表聚丙烯酰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并稳定达到《城 镇污水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进水方式采用水解酸化单元 和缺氧单元两点进水,可以解决目前城市污水经过水解酸化或厌氧处理后, 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好氧单元内加纤维制作的填料后大幅提高了好氧单 元的容积负荷,能够对溶解性COD、BOD、NH3-N、TN进行有效去除,并去除 少量TP。磁粉分离单元能够对经沉淀处理后水中的TP和SS进行有效去除。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A2/O、氧化沟、CASS等工艺一级B提 升一级A的升级改造。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改造)投资费用少、稳定性 高、溶解性有机物去除及脱氮效果好、能耗低、工艺操作简单和运行成本低 等优点。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