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5.21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废水预处理方法和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焦化废水中加入FeSO4溶液,曝气搅拌;(2)边加聚丙烯酰胺边搅拌直至泥、水分层;(3)取上层溶液加入双氧水,搅拌;(4)加入Ca(OH)2调节pH至11-13.5,曝气搅匀后,边加聚丙烯酰胺边搅拌直至泥、水分层;(5)分离出上层溶液,调节pH至5.0-7.0,进入填料塔,加入活性炭催化剂催化反应2-4h即可。本发明的方法安全、简单、高效、运行费用大大降低,在煤化工行业产生的高浓度废水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焦化废水 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焦化废水中加入FeSO4溶液,曝气搅拌;(2)边加聚丙烯酰胺边搅拌直至泥、水分层;(3)取上层溶液加入双氧水,搅拌;(4)加入Ca(OH)2调节pH至11—13.5,曝气搅匀后,边加聚丙烯酰胺边搅拌直至泥、水分层;(5)分离出上层溶液,调节pH至5.0—7.0,进入填料塔,加入活性炭催化剂催化反应2—4h即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SO4溶液的浓度为25~30g/L,加入量为焦化废水体积的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4)中聚丙烯酰胺为1200万分子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10%~20%,加入量为步骤(3)中上层溶液体积的0.5%—1.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1L上层溶液中活性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50—60mg。
6. 焦化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泵依次连接的集水池、第一调节池、第一沉淀池、氧化池、第二调节池、第二沉淀池、第三调节池和填料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焦化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通过泵和污泥池连接。
说明书
一种焦化废水预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化废水预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煤焦油是焦炭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是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煤焦油是以芳香烃为主的有机混合物,加工的主要过程是蒸馏,深加工所获得的轻油、酚、萘、洗油、蒽、咔唑、吲哚、沥青等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基础原料。
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高、组成复杂,除含有氨氮、硫氰化物、氰化物外,还含有酚、吲哚、喹啉等单环或多环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含氮、硫、氧的杂环有机污染物,属于较难处理的污水之一。此类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极不稳定;pH一般为9-13,COD在10000-52000 mg/L之间,挥发酚为3000-15000 mg/L,BOD5约10000mg/L,石油类≤10000 mg/L。目前,国内外主要运用的处理方法有萃取法、吸附法、蒸汽脱酚法、蒸氨法、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接触氧化法、厌氧法等等。从综合角度看,都有其局限性。物理法基建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色度较难处理,生化法受负荷和水质、水量影响较大,色度难降解且不易稳定达标。两者预处理后的水COD较高,对后续生化法处理有较大的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焦化废水预处理方法和系统。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焦化废水中加入FeSO4溶液,曝气搅拌;(2)边加聚丙烯酰胺边搅拌直至泥、水分层;(3)取上层溶液加入双氧水,搅拌;(4)加入Ca(OH)2调节pH至11—13.5,曝气搅匀后,边加聚丙烯酰胺边搅拌直至泥、水分层;(5)分离出上层溶液,调节pH至5.0—7.0,进入填料塔,加入活性炭催化剂催化反应2—4h即可。
所述FeSO4溶液的浓度为25~30g/L,加入量为焦化废水体积的1%—3%。
所述步骤(2)和(4)中聚丙烯酰胺为1200万分子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10%~20%,加入量为步骤(3)中上层溶液体积的0.5%—1.5%。
步骤(5)中1L上层溶液中活性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50—60mg。
焦化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泵依次连接的集水池、第一调节池、第一沉淀池、氧化池、第二调节池、第二沉淀池、第三调节池和填料塔。
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通过泵和污泥池连接。
本发明的方法安全、简单、高效、运行费用大大降低,在煤化工行业产生的高浓度废水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工艺运行比现有工艺能耗降低、抗废水冲击负荷较大,稳定性好,产生的污泥量小,处理效率高,极大的解决了当前煤焦油废水的COD高、色度难处理的问题,有利于环境改善和企业的经济、高效、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