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

发布时间:2018-5-12 10:12:5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7.04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36/04; B01D2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包括污泥池和清水池,所述的污泥池上连接有排水沟管路,所述的清水池经管路连接有漩流井,所述的排水沟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副管路,所述的主管路垂直安装在污泥池上方,所述的副管路经弧形过渡管连接在污泥池上方,所述的清水池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溢流口经过溢流管路连接在漩流井上;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的的直角管路变成了圆弧过渡管路,对污水的阻力减少,污水的冲击力能将污泥带入污泥池,不会造成污水溢到路面的情况;同时通过清水池和漩流井上不同高度的溢流管路结构,通过重力作用之间将清水排入到旋流井中,污水不会从排水沟溢出,污泥池也不需人员定期去排水,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包括污泥池和清水池,所述的污泥池上连接有排水沟管路,所述的清水池经管路连接有漩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沟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副管路,所述的主管路垂直安装在污泥池上方,所述的副管路经弧形过渡管连接在污泥池上方,所述的清水池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溢流口经过溢流管路连接在漩流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池设置污泥池内,所述的清水池的设置在污泥池侧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池与污泥池之间设有连通口,所述的连通口上设有过滤筛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网结构的筛网孔径为100-18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过渡管与主管路之间的倾斜夹角为35-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过渡管的长度与副管路与污泥池的间距成正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流井上溢流管路的垂直安装高度低于清水池上溢流口的垂直安装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口的安装高度低于主管路和弧形过渡管的安装高度8-10cm。

  说明书

  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企业的含泥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改进型传输管路的污水沉淀池。

  背景技术

  为使生产上的水循环利用,分厂有一套净化水的流程工艺,生产上的水排到漩流井,再经过水泵将水抽到沉淀池,经沉淀池沉淀后将水送至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送至生产线上使用。这样使得水能循环利用,但由于沉淀池用于沉淀污水,底部都是污泥,分厂定期会进行排污,污水通过排水沟进入污泥池。

  但是,由于目前使用的排水沟是主管路3和副管路4汇聚成一条(如图1所示),污水流经直角弯管10的拐角处时,会降低污水的冲击力,使得污泥不能全部排进污泥池,造成排水沟堵塞,水溢到路上,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同时污泥池的清水通过电泵抽到漩流井也比较耗电,且抽水过程中需人员守在那里,造成劳动力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淤泥堆积,方便清理,省时省力的含有改进型传输管路的污水沉淀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有改进型管路的污水沉淀池,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包括污泥池和清水池,所述的污泥池上连接有排水沟管路,所述的清水池经管路连接有漩流井,所述的排水沟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副管路,所述的主管路垂直安装在污泥池上方,所述的副管路经弧形过渡管连接在污泥池上方,所述的清水池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溢流口经过溢流管路连接在漩流井上。

  本发明所述的清水池设置污泥池内,所述的清水池的设置在污泥池侧上方;清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将沉淀分层后的清水收集起来,方便清水的排出,污泥池内污泥沉积在池底,清水分布在上层,通过侧上安装的小体积清水池结构,提高了污泥池的沉淀面积,保证污泥池较好的沉淀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清水池与污泥池之间设有连通口,所述的连通口上设有过滤筛网结构;本发明所述过滤筛网结构的筛网孔径为100-180目;通过过滤筛网结构滤除污泥池中上层清液中少量的污泥杂质,保证了清水池内水资源的洁净,提高装置整体的沉淀分离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弧形过渡管与主管路之间的倾斜夹角为35-50°;本发明将原先的排水沟的直角拐角处封死,新建的弧形过渡管直通污泥池,沟接洽处为圆弧过渡,保证了主管路和副管路排污时污水都有各自的排水渠道,将原来的直角也变成了圆弧过渡,对污水的阻力减少,污水的冲击力能将污泥带入污泥池,不会造成污水溢到路面的情况;。

  本发明所述弧形过渡管的长度与副管路与污泥池的间距成正比;为了保证排水沟结构较好的排泥效果,而弧形过渡管的倾斜夹角是固定的,因此为了保证各个位置上的副管路与污泥池的连接效果,各个位置上的所需求不同长度的弧形过渡管。

  本发明所述漩流井上溢流管路的垂直安装高度低于清水池上溢流口的垂直安装高度;未通过电泵而通过通过重力作用将清水池中的清水之间通过管道流向漩流井;减少用电量,避免了劳动的浪费。

  本发明所述的溢流口的安装高度低于主管路和弧形过渡管的安装高度8-10cm;通过溢流口控制污泥池和清水池中的水位高度,较低的溢流口用于方便主管路和副管路内污水的排放,防止污水倒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在排水沟管路的副管路上添加的弧形过渡管结构,将现有技术中的的直角管路变成了圆弧过渡管路,对污水的阻力减少,污水的冲击力能将污泥带入污泥池,不会造成污水溢到路面的情况;同时通过清水池和漩流井上不同高度的溢流管路结构,通过重力作用之间将清水排入到旋流井中,污水不会从排水沟溢出,污泥池也不需人员定期去排水,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