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2.30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一种污水高效沉淀消毒混合处理设备,包括底座、活性炭抽屉、观察窗、穿孔导流墙、混合网格、外壳、出水管、溢流堰一、隔板、溢流堰二、加药管、进水管、斜板、导流墙、电极管、整流器、污泥管、沉淀区、消毒区,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将整个设备分为沉淀区和消毒区,所述沉淀区一侧设有的进水管与导流墙构成导流区,所述流墙与隔板之间设有斜板,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电极管与底座内的整流器电连接。本发明机构简单,通过合理的物理结构,加快沉淀,无需动力搅拌,节省能源,绿色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高效沉淀消毒混合处理设备,包括底座、活性炭抽屉、观察窗、穿孔导流墙、混合网格、外壳、出水管、溢流堰一、隔板、溢流堰二、加药管、进水管、斜板、导流墙、电极管、整流器、污泥管、沉淀区、消毒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将整个设备分为沉淀区和消毒区,所述沉淀区一侧设有的进水管与导流墙构成导流区,所述流墙与隔板之间设有斜板,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电极管与底座内的整流器电连接;沉淀区顶盖上设有加药管且与隔板之间设有溢流堰二,所述消毒区内设有穿孔导流墙且底部设有活性炭抽屉,穿孔导流墙与隔板设有混合网格,所述消毒区顶盖与外壳上的出水管之间设有溢流堰一,所述外壳的消毒区部位设有观察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高效沉淀消毒混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底部为斗状且连接污泥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高效沉淀消毒混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的活性炭抽屉插口内设有密封圈。
说明书
一种污水高效沉淀消毒混合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污水高效沉淀消毒混合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为了降低水中悬浮物、杀死有害病菌,达到排放标准,处理工艺常包含沉淀工艺和消毒工艺单元。沉淀池是水处理中固液分离的重要单元,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接触消毒池一般为推流式反应器,主要用于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沉淀池和消毒池一般分开建造,通过管网连接,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工程投资大,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以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管/板式为主。斜管/板沉淀池利用了层流原理,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而且占地面积小,广受欢迎。消毒池根据其消毒方法不同,结构、规模也各不相同,混合方式多为机械搅拌混合,水流推进方式多为平流式,为了充分混合,多采用机械搅拌,能耗较高。在用地日益紧张、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小型化、全国节能降耗的背景下,如何将污水处理中必须的工艺进行结构组合,达到既保留原有工艺效果又节约投资,降低能耗是环保行业治理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污水高效沉淀消毒混合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高效沉淀消毒混合处理设备,包括底座、活性炭抽屉、观察窗、穿孔导流墙、混合网格、外壳、出水管、溢流堰一、隔板、溢流堰二、加药管、进水管、斜板、导流墙、电极管、整流器、污泥管、沉淀区、消毒区,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将整个设备分为沉淀区和消毒区,所述沉淀区一侧设有的进水管与导流墙构成导流区,所述流墙与隔板之间设有斜板,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电极管与底座内的整流器电连接;沉淀区顶盖上设有加药管且与隔板之间设有溢流堰二,所述消毒区内设有穿孔导流墙且底部设有活性炭抽屉,穿孔导流墙与隔板设有混合网格,所述消毒区顶盖与外壳上的出水管之间设有溢流堰一,所述外壳的消毒区部位设有观察窗。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区底部为斗状且连接污泥管,方便污泥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的活性炭抽屉插口内设有密封圈,防止漏水。
该装置通过导流墙将污水送至沉淀区的底部,经过电极和斜板的阻挡,和电离平衡破坏使得污水中的杂质快速沉淀至底部,经污泥管排除设备外。沉淀后的清水通过加药管混合消毒液进入消毒区,通过消毒区内的穿孔导流墙将清水送至消毒区的底部,经活性炭抽屉吸附微粒和异味,最后将净化后的水排出设备。
有益效果:本发明机构简单,通过合理的物理结构,加快沉淀,无需动力搅拌,节省能源,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