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发布时间:2018-6-2 15:54:5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12.06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IPC分类号E04B2/6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该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伸入到接缝的缝隙内并覆盖接缝,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过渡粘结层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处理结构具有施工步骤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防水抗裂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 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伸入到接缝的缝隙内并 覆盖接缝,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过渡粘 结层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外覆盖有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呈倒插于 接缝缝隙内的T字形状,且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宽度要显著大于玄武岩纤维布层的宽度;聚 合物砂浆基底层的覆设厚度≥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是由多 块玄武岩纤维布相互搭接而成,所述搭接方式为平行重叠搭接或垂直重叠搭接,所述搭接区 域呈边长≥240cm的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的边宽控制 在≥240cm,且沿接缝两侧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处理结构由建筑物墙体 界面接缝处向外,各层结构的宽度逐渐变窄呈一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墙体为已建造施 工完成后的建筑物外墙,所述接缝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室外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梁与 外墙砌体间的水平接缝,或者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柱与外墙砌体间的垂直接缝。

  说明书

  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处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界 面接缝处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或接缝是建筑工程领域较为常见、但又需要尽量避免的工程技术问 题。正常的裂缝产生无外为三大类:混合结构裂缝、同种结构裂缝和装饰腻子裂缝。而究其 产生的直接原因,则主要包括;建筑物差异沉降引起的裂缝、温度应力裂缝、干缩裂缝、墙 体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裂缝、腻子产品不合格及施工不规范引起的裂缝。

  建筑物差异沉降引起的裂缝: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会引起结构内的附加应力,加之多种 材料如混凝土、粘土砖、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的线膨胀系数差别较大,从而导致裂 缝的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混合结构处以及由非粘土砖(包括粉煤灰砖、加气砖、 空心砖)等材料组成的强度低的非结构性墙体等;混合结构处的裂缝一般会稍大,而其他区 域则相对较小。

  温度应力裂缝:当温差变化大时,由于不同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如混凝土、粘土 砖、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从而作用不同的膨胀伸缩变化,导致温度应力裂缝的可 能发生,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混合结构处、由非粘士砖(包括粉煤灰砖、加气砖、空心砖) 等材料组成的强度低的非结构性墙体等;混合结构处的裂缝一般会稍大,而其他区域则相对 较小。

  干缩裂缝:除粘土砖外的墙体材料(如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砖等),它们干燥后的收 缩率远比砖土砖墙收缩大,干缩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当这种应力比较强大,而水泥沙浆的强 度不足、粘结力差或某些区域灰缝不饱满时,墙面就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一般较为细小。

  此外,因墙体产品、腻子产品质量不合格及施工不规范也会引起裂缝。例如粉煤灰砖、 加气砖、空心砖等材料的含水率过高,抹灰过厚、水泥质量、水泥砂浆配合比中水泥比例过 高等问题的存在都会带来裂缝产生的可能。在建筑装饰过程中,由于国内企业以前普遍不重 视腻子的质量及施工,腻子材料刚性过强、粉料过多、一次性批涂过厚等现象时有发生,这 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外墙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构件交界处,由于材料不同或施工顺序不同, 容易出现水平接缝和垂直接缝(可参见图1和图2)。在施工完成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由于 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的进一步作用,常常导致外墙界面接缝处开裂,进而产生渗水,使墙面 发生霉变、剥落,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和使用的舒适性。

  现有建筑物墙体的抗裂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土建抗裂处理、土建施工控制、分 格缓冲、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抗裂和工艺控制。然而,土建抗裂处理、土建施工控制、工艺 控制等手段都必须在土建施工或建筑施工阶段就开始进行严格控制、施工,但往往因前期土 建施工不到位,才导致后期建成的建筑物中裂缝的出现,因此一旦后期工程出现裂缝,则更 多采用的是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等进行防水修复处理。现有的仿铝板体系配套材料包括抗裂 复合体系专用腻子、分隔缝专用腻子以及(摒弃装饰层)挂耐碱玻璃纤维网。对于已经建筑 施工完毕的建筑物墙体裂缝,目前一般倾向于采取向接缝界面一定范围内水泥石灰砂浆层中 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方法,利用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抗拉性能,抵消接缝处界面的温度应力 和干缩应力,从而避免外墙接缝处开裂渗水,但此方法实际使用效果欠佳,未能很好地解决 建筑外墙开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步骤简单、成本低、 效率高、防水抗裂处理效果好的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防水 处理结构,所述防水处理结构包括充填于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的聚合物砂浆基底层,聚合 物砂浆基底层伸入到接缝的缝隙内并覆盖接缝,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外覆盖有由界面剂层和底 层树脂层组成的过渡粘结层;过渡粘结层上覆盖有玄武岩纤维布层;玄武岩纤维布层外覆盖 有聚合物砂浆面层和装饰层。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呈倒插于接缝缝隙内的T字形 状,且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宽度要显著大于玄武岩纤维布层的宽度;聚合物砂浆基底层的覆 设厚度≥25mm。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是由多块玄武岩纤维布相互搭接 而成,所述搭接方式为平行重叠搭接或垂直重叠搭接,所述搭接区域呈边长≥240cm的正方 形。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布层的边宽控制在≥240cm,且沿接 缝两侧呈对称分布。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防水处理结构由建筑物墙体界面接缝处向外,各 层结构的宽度逐渐变窄呈一梯形。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建筑物墙体为已建造施工完成后的建筑物外墙, 所述接缝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室外一侧,即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处理结构优选直接施作于建筑物 外墙的外墙面上。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接缝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梁与外墙砌体间的水平接 缝,或者为外墙钢筋混凝土柱与外墙砌体间的垂直接缝。

  上述的防水处理结构主要由以下防水处理方法施工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1)在该建筑物墙体的接缝处用聚合物砂浆先作灌缝处理;

  (2)对该建筑物墙体的基层进行清理、找平;

  (3)在找平处理后的墙体上刷涂聚合物砂浆,形成聚合物砂浆基底层;

  (4)在聚合物砂浆基底层上依次涂刷界面剂和底层树脂,形成过渡粘结层;

  (5)按照设计施工要求,对接缝处两侧进行弹线,弹线范围内作为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 域;在涂刷底层树脂后,迅速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铺贴区域内;

  (6)在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表面再涂刷界面剂,然后进行面层处理,粉刷所述的聚合物 砂浆,喷涂面层涂料,完成防水处理。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所述聚合物砂浆采用常规的聚合物砂浆材料,一般是由胶凝材 料、骨料和添加剂搅拌而成的;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石膏等;骨料包括砂石、石英砂、 玻化微珠、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一般包括保水、憎水、增稠、触变、引气、消泡、 早凝、缓凝等;比重为1600~2000kg/m3。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所述对接缝处两侧进行弹线是指在接缝两侧各≥120cm处弹线; 所述铺贴玄武岩纤维布区域的宽度≥240cm。

  上述的防水处理方法中,粘贴玄武岩纤维布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先将玄武岩纤维布展 平,使其与接缝延伸方向保持一致,然后从中间向两端朝相反方向用滚子碾压玄武岩纤维布, 碾压时同一个滚子只向一个方向滚动,且顺着玄武岩纤维的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建筑墙体(特别是外墙)接缝区域一侧设置聚合物砂浆基底层和聚合物 砂浆面层,同时在这两层之间粘贴设置一层玄武岩纤维布层,由于玄武岩纤维在经向纬向两 个方向张力均匀,对底层环氧树脂的渗透性能好,因而能很好地结合在聚合物砂浆层之间。 玄武岩纤维布的双向抗拉张力能够有效抵消外墙接缝处砂浆层因温度和干缩产生的应力,能 有效防止接缝区域产生裂缝,从而防止建筑外墙渗水。

  2.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玄武岩纤维布织物均匀,布面平整呈席状,质地柔韧,易于铺贴, 价格低廉,将玄武岩纤维布粘贴在建筑外墙不同材料接缝区域的聚合物砂浆层上,可以有效 防止建筑物外墙渗水,修补外墙上形成的裂缝;

  3.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处理结构主要材料采用聚合物砂浆、环氧树脂、环氧腻子、玄武岩 纤维布等,不仅材料来源广泛易得、成本低,而且施工过程简便快捷,经济实用,提高了建 筑外墙的美观和耐久性。

  4.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处理结构布置合理,施作方便,成本低,其能够对已建造完成的各 种建筑物墙体的后期裂缝、接缝等进行防水处理和修补,弥补建筑物墙体施工建造过程中因 施工质量、工艺疏忽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足,为建筑物墙体的抗裂、防水处理提供有效的解决 方案和途径。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