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改善污泥脱水性能颗粒化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6-23 10:04:1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2.28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IPC分类号C02F11/02

  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污泥颗粒化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污水处理厂污泥置于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先空曝1~2天;(2)序批式反应器SBR通过设定的选择压,选择压大小是在SBR中污泥的沉淀时间,沉淀时间在好氧活性污泥培养初期2~4天之间设置成1~2小时,培养后期5~7天时沉淀时间设置成30min~1h之间;在培养初期,向序批式反应器SBR内投加微粉,微粉是100~800目的颗粒物质,微粉投加量根据污泥的浓度来确定,占进入反应器好氧活性污泥干重的5%~30%之间,间隔1~2天投加一次微粉来促进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颗粒化。本发明有效提升脱水性能、减少药剂使用量、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污泥颗粒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水处理厂污泥置于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先空曝1~2天;

  所述序批式反应器SBR的培养过程中,一个周期内的工序为:进水、曝气、沉淀和出水;

  (2)序批式反应器SBR通过设定的选择压,选择压大小是在SBR中污泥的沉淀时间,沉淀时间在好氧活性污泥培养初期2~4天之间设置成1~2小时,培养后期5~7天时沉淀时间设置成30min~1h之间;

  在培养初期,向序批式反应器SBR内投加微粉,微粉是100~800目的颗粒物质,微粉投加量根据污泥的浓度来确定,占进入反应器好氧活性污泥干重的5%~30%之间,间隔1~2天投加一次微粉来促进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颗粒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污泥颗粒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5~10kg/m3.d的高容积负荷和生物饥饿的条件下,采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培养。

  说明书

  一种用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污泥颗粒化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和污泥产生量都急剧增加。剩余污泥的不稳定堆放会破坏地下水体的水质,占用土地,影响周围环境,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很重要的污染因子,因此,剩余污泥的处理亟待解决。目前剩余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是“厌氧消化—脱水处理”工艺。厌氧消化处理污泥可以回收沼气,有效杀灭病原菌,实验污泥的稳定化和减量化。传统厌氧消化工艺停留时间长达20—30天。剩余污泥(的是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后续的处理过程。而改善剩余污泥的脱水问题是进一步处理剩余污泥的先决条件。一般投加药剂可以改善污泥脱水性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工艺的脱水性能较差、药剂量使用较多、成本较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脱水性能、减少药剂使用量、降低成本的用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污泥颗粒化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污泥颗粒化处理工艺,所述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水处理厂污泥置于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先空曝1~2天;

  所述序批式反应器SBR的培养过程中,一个周期内的工序为:进水、曝气、沉淀和出水;

  (2)序批式反应器SBR通过设定的选择压,选择压大小是在SBR中污泥的沉淀时间,沉淀时间在好氧活性污泥培养初期2~4天之间设置成1~2小时,培养后期5~7天时沉淀时间设置成30min~1h之间;

  在培养初期,向序批式反应器SBR内投加微粉,微粉是100~800目的颗粒物质,微粉投加量根据污泥的浓度来确定,占进入反应器好氧活性污泥干重的5%~30%之间,间隔1~2天投加一次微粉来促进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颗粒化。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在5~10kg/m3.d的高容积负荷和生物饥饿的条件下,采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培养。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污水处理厂污泥为活性污泥,该活性污泥的平均粒径为100~200μm之间,沉降性能差,有机物含量大,胞外聚合物多。将好氧活性污泥置于序批式反应器(SBR)中进行培养。在反应器间歇运行工况下,控制适当的曝气时间,沉降时间、深度,出水时间等操作条件。污泥采用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培养,在曝气的过程中污泥中的无机小颗粒在水利剪切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电荷,从而吸附微生物,使污泥颗粒变大。培养一段时间后,当污泥颗粒粒径达到400~1000μm时,污泥的EPS相对于原活性污泥颗粒粒径增大,沉降性能提高,胞外聚合物含量会有所降低。好氧污泥颗粒化基于增大污泥颗粒粒径,污泥颗粒粒径增大有利于污泥脱水的机理。胞外聚合物在培养过程中先降低后上升,因此必须控制好培养时间。在胞外聚合物含量上升之前将培养好的污泥排入贮泥池。在反应器内,可以适当投加微粉,促进污泥的颗粒化,基于凝结核机理就是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必须要有一个凝结核作为微生物聚集和生长提供场所,从而可以缩短颗粒污泥形成的时间。好氧活性污泥的粒径增大,胞外聚合物含量下降,能够更加有利于污泥的脱水。

  结合颗粒增大,胞外聚合物降低有利于污泥脱水的机理,通过促进好氧污泥的颗粒化能增大粒径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颗粒化之后的好氧污泥,既减小污泥体积又能降低药剂的使用量,并且在颗粒化过程中处理了部分污水,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增大其颗粒粒径,胞外聚合物含量逐渐降低,污泥的比阻由最先的2.0×1013m/kg降低到0.5×1010m/kg;2)减少污水处理厂中药剂的使用量,减少药剂对环境的危害;3)处理了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4)颗粒化之后的活性污泥比普通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有所提高,污泥的容积指数(SVI)原来的120ml/g下降到65ml/g以下,沉降速度降低到40~60m/h。更加有利于泥水分离。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