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6-24 16:41:3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07.30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66; C02F1/7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由生化处理段和深度处理段二部分组成:包括如下步骤:(1)将垃圾渗滤液依次经混合池和旋转式高效生物反应器反应后进入梯度生化曝气池和沉淀池;(2)经沉淀池后的水进入一级芬顿反应池,此时加入复合芬顿试剂和双氧水;反应后经第一中和反应池、沉淀池和一级曝气生物滤池进入二级芬顿反应池;(3)在二级芬顿反应池再次加入复合芬顿试剂和双氧水,经第二中和反应池、沉淀池和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后排放。本发明的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垃圾渗滤液。

  权利要求书

  1.一种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由生化处理段和深度处理段二部分组成:包括如下步骤:

  (1)将垃圾渗滤液依次经混合池和旋转式高效生物反应器反应后进入梯度生化曝气池和沉淀池;

  (2)经沉淀池后的水进入一级芬顿反应池,此时加入复合芬顿试剂和双氧水;反应后经第一中和反应池、沉淀池和一级曝气生物滤池进入二级芬顿反应池;

  (3)在二级芬顿反应池再次加入复合芬顿试剂和双氧水,经第二中和反应池、沉淀池和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后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旋转式高效生物反应器反应时加入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建立以芽孢杆菌群落为优势菌种的生化处理微生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生长促进剂是固体粉末,其中富含Ca2+ 、Mg2+、Si2+等芽孢杆菌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芬顿复合药剂,包括如下含量的成分:FeSO4·7H2O含量15~20%、H2SO4含量3~5%、缓冲剂2~3%,其余含量为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中和反应池和第二中和反应池反应时,加入复合碱、石灰水和PAM。

  说明书

  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处理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特别是《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新标准的实施,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行业内公认的主流处理工艺为前段采用“生化+MBR”,后段采用“纳滤或反渗透”。前段生化工艺以采用A2/O为主,MBR近年来又以外置膜的形式居多;后端“纳滤或反渗透”基本上采用DTRO膜或卷式膜。

  国内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能耗大:垃圾渗滤液特点是TN和NH3-N高,A2/O生化处理脱氮技术与理论是建立在低浓度TN和NH3-N基础之上的,对于高浓度TN和NH3-N采用A2/O系统脱氮,缺乏成熟的系统理论,工程上更多是借鉴低浓度TN和NH3-N理论。由于垃圾渗滤液中TN和NH3-N浓度高,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必须增大供氧量和提高污泥浓度,传统活性污泥法好氧污泥在污泥浓度达到6000mg/L以上时,泥水很难分离。为有效提高污泥浓度,采用膜过滤替代生化二沉池,在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段成为必然。同时根据传统理论脱除1g氮需要3g以上的氧,为此生化系统耗能极高。(2)运行难度大:A2/O技术中A(厌氧反硝化) 与O(好氧硝化)单元本身运行条件相差甚远。传统脱氮理论认为A单元以异养菌为主,泥龄较短,而O单元以自养菌为主,泥龄较长。由于A2/O技术中无污泥沉淀池,实际运行中,A段微生物会随污水进入O段,而通过MBR(Membrane Bio-Reactor)截留的O段微生物通过回流进入A段,因此现有系统很难各段高效运行。加之在A2/O技术中,污水温度、碱度、有机碳浓度及溶解氧浓度都会对系统稳定运行及处理效果造成影响。为此,实际工程中实现生化系统稳定运行难道极大。(3)需补充碳源:垃圾渗滤液总体而言碳氮比失调。采用A2/O实现脱氮,要求碳源与总氮的比例一般达到6~8。如此高的碳氮比,一般仅在垃圾填埋场使用初期勉强达到要求,对于绝大多说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要实现理想的脱氮效果,必须从外界补投碳源。(4)污染转移:纳滤或反渗透实质上是污染物浓缩过程,经过纳滤或反渗透截留的污染物目前绝大部分采取处置方式是将浓缩液回喷至垃圾填埋场,理论上,残留的污染物并没有得到有效分解。虽然目前有关技术人员在探寻浓缩液彻底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成本及运行方式还存在着一定问题。(5)膜更换成本高:作为膜分离技术而言,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膜的更换是必须的。从目前国内实际工程运行状况看,2~3年需对膜进行一次更换。根据国内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实际运行状况统计,采用“生化+MBR+纳滤或反渗透”处理工艺真正做到连续稳定运行的低于50%,处理出水达到《GB16889-2008》标准的,数量极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由生化处理段和深度处理段二部分组成:包括如下步骤:

  (1)将垃圾渗滤液依次经混合池和旋转式高效生物反应器反应后进入梯度生化曝气池和沉淀池;

  (2)经沉淀池后的水进入一级芬顿反应池,此时加入复合芬顿试剂和双氧水;反应后经第一中和反应池、沉淀池和一级曝气生物滤池进入二级芬顿反应池;

  (3)在二级芬顿反应池再次加入复合芬顿试剂和双氧水,经第二中和反应池、沉淀池和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后排放。

  进一步的,在旋转式高效生物反应器反应时加入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建立以芽孢杆菌群落为优势菌种的生化处理微生物。

  进一步的,该微生物生长促进剂是固体粉末,其中富含Ca2+ 、Mg2+、Si2+等芽孢杆菌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

  进一步的,所述芬顿复合药剂,包括如下含量的成分:FeSO4·7H2O含量15~20%、H2SO4含量3~5%、缓冲剂2~3%,其余含量为水。

  进一步的,在第一中和反应池和第二中和反应池反应时,加入复合碱、石灰水和PAM。

  本发明的GZBS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垃圾渗滤液。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