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5.22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IPC分类号B01D35/143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排水口,与排水口连接设置有用于汇集净水的集流管,多个排水口之间相互并联,每个污水过滤装置的排水口与集流管之间串联设置有流量检测装置和用于控制流量通断的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实时监控每个污水过滤装置的工作状态,可以调节每个污水过滤装置的排水流量并控制其通断,进而对有故障的污水过滤装置进行维护,该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结构紧凑,无需外加组件即可实现组装,且其承重装置可以将上层污水过滤装置的重力直接传递至支撑架上,不会对下层污水过滤装置造成影响,系统整体稳定性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排水口,其特征在于,与排水口连接设置有用于汇集净水的集流管,多个排水口之间相互并联,每个污水过滤装置的排水口与集流管之间串联设置有流量检测装置和用于控制流量通断的控制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若干块陶瓷过滤板和用于支撑陶瓷过滤板的固定架,所述陶瓷过滤板包括两个端面、两个侧面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底面,所述陶瓷过滤板内设置有贯穿陶瓷过滤板两端面的通孔,所述固定架上内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与陶瓷过滤板的通孔连通,所述排水口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排水口与储水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引起陶瓷过滤板振动的超声波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分别与陶瓷过滤板的两个端面连接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两块侧向连接板,所述储水腔设置于第一盖板内,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由侧向连接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装置固定于侧向连接板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过滤板的数量介于5-100块之间,不同陶瓷过滤板之间相互平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固定架的承重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孔内的简支梁和与所述简支梁套接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轴截面呈H形,所述简支梁的端部与限位套的底部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支梁和限位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孔内的方形拉杆和设置于所述方形拉杆端部位置的垫块。
说明书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行业,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过程通常分为三级处理过程,其中一级处理(物理处理)将通过粗格栅的 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砂滤器,之后进入沉砂池,再把经过砂水分离 的污水导入初次沉淀池;二级处理则包括让初次沉降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该阶段通 常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降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三级处理则包括利用生物脱氮除磷法, 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的处理过程,二次沉降池的污 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 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不过其问题在于,上述每个处理过程 都需要设置相应的处理池,而对于大规模污水处理来说,这样的处理池占地极大,已经越来 越多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逐渐成为水处理行业的瓶颈,但是业内目前并没 有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此,本申请人在2012年12月8日提交了申请号为201110407671.6,名称为一种基于 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的申请,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含基座和由基座固 定的多块金属过滤板。不过该装置中,一方面由于基座体积较大,在组装成模组时又需要外 加的连接零件,导致组装好的模组化产品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对于模组 化产品来讲,使用者更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对污水过滤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监控,该 问题在现有技术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 统,该系统安装简易,稳定性强,还可以实时监控每个污水过滤装置工作状态,便于工作人 员及时维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 括排水口,与排水口连接设置有用于汇集净水的集流管,多个排水口之间相互并联,每个污 水过滤装置的排水口与集流管之间串联设置有流量检测装置和用于控制流量通断的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若干块陶瓷过滤板和用于支撑陶瓷过滤板的固定架, 所述陶瓷过滤板包括两个端面、两个侧面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底面,所述陶瓷过滤板内设置有 贯穿陶瓷过滤板两端面的通孔,所述固定架上内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与陶瓷过滤板的通 孔连通,所述排水口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排水口与储水腔连通。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引起陶瓷过滤板振动的超声波装置。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固定架包括分别与陶瓷过滤板的两个端面连接的第一盖板、 第二盖板和两块侧向连接板,所述储水腔设置于第一盖板内,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 由侧向连接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装置固定于侧向连接板上。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陶瓷过滤板的数量介于5-100块之间,不同陶瓷过滤板之间相 互平行。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用于连接 相邻固定架的承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孔内的简支梁和与所述简支梁套接的限位套, 所述限位套的轴截面呈H形,所述简支梁的端部与限位套的底部接触。
再进一步地,所述简支梁和限位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承重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孔内的方形拉杆和设置于所述方形 拉杆端部位置的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污水过滤装置的排水口与集流管之间串联设置流量检测装置和开关 阀,可以对实时监控每个污水过滤装置的工作状态;设置控制阀,可以调节每个污水过滤装 置的排水流量并控制其通断,进而对有故障的污水过滤装置进行维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 水过滤装置流量检测控制系统结构紧凑,无需外加组件即可实现组装,且其承重装置可以将 上层污水过滤装置的重力直接传递至支撑架上,不会对下层污水过滤装置造成影响,系统整 体稳定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