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5.03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IPC分类号C02F3/12; 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较为彻底的对马铃薯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同时进行处理的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容纳池,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颗粒污泥培养器和絮状颗粒污泥培养器,所述污水容纳池被所述的颗粒污泥培养器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上下两个容纳腔,所述的絮状污泥培养器布置在所述污水容纳池的下容纳腔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容纳池(1),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颗粒污泥培养器(2)和絮状颗粒污泥培养器(3),所述污水容纳 池(1)被所述的颗粒污泥培养器(2)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上下两个容纳腔(4),所述的絮状 污泥培养器(3)布置在所述污水容纳池(1)的下容纳腔(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污泥培养器(2)包括活性炭颗粒(5)和支撑网格(6),所述活性炭颗(5)布置在 所述的支撑网格(6)中,所述污水容纳池(1)通过所述的支撑网格(6)分隔成相互连通的 上下两个容纳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网格(6)包括上网格(7)和下网格(8),所述的活性炭颗粒(5)布置在所述上网 格(7)和下网格(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絮状颗粒污泥培养器(3)为布置在所述下容纳腔(4)中的曝气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容纳腔(4)的顶部还设置有倾斜的汽泡阻挡隔板(9)。
说明书
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 理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马铃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的生产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 机物,氮、磷等无机物,如果不进行处理直接排到到周围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减小所述生产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都采用一种曝气池对所述的 生产废水进行简单的报气处理,便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这种简单的曝气池,不管是对有机 物质的处理,还是对氮、磷等无机物的处理都不彻底,排到周围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问 题。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方法有自然处理法、单纯曝气法、絮凝沉淀法 及生物处理法。由于淀粉废水有机负荷高,处理难度大。使用单一的生物处理很难达到预期 效果。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是通过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 状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能力强、能承受高有 机负荷,集不同性质的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于一体等特点,近年的研究成果 表明AGS能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含盐度废水及许多工业废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较为彻底的对马铃薯生产废水中的有机 物和无机物同时进行处理的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装置, 包括污水容纳池,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颗粒污泥培养器和絮状颗粒污泥培养器,所述 污水容纳池被所述的颗粒污泥培养器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上下两个容纳腔,所述的絮状污泥培 养器布置在所述污水容纳池的下容纳腔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颗粒污泥培养器包括活性炭颗粒和支撑网格,所述活性炭颗布置在所 述的支撑网格中,所述污水容纳池通过所述的支撑网格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上下两个容纳腔。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网格包括上网格和下网格,所述的活性炭颗粒布置在所述上网格 和下网格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絮状颗粒污泥培养器为布置在所述下容纳腔中的曝气头。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上容纳腔的顶部还设置有倾斜的汽泡阻挡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污水容纳池中分别布置颗粒污泥培养器和絮状颗 粒污泥培养器,并将所述的颗粒污泥培养器设置在所述污水容纳池的中间部分后,将所述污 水容纳池分隔在成相互连通的上下两个容纳腔。这样,在处理所述高浓度的马铃薯生产废水 时,先分别通过所述的颗粒污泥培养器和絮状颗粒污泥培养器分别培养出大量的颗粒污泥和 絮状颗粒污泥,然后充分利颗粒污泥对有机物处理能力较强、絮状颗粒污泥对无机物处理能 较强的特性,分别对所述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处理。从而达到经过一次性处理即能 同时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同时进行处理的目的。同时,也由于所述颗粒污泥对有机物 的处理能力较强,絮状颗粒污泥对无机物的处理能较强,这样,还能实现对所述废水的较为 彻底的处理。从而使马铃薯废水先经过本装置网格中所培养的AGS的处理后,利用下部所培 养的絮状污泥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可实现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