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11.01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IPC分类号C02F103/28;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废水处理设备,提供一种造纸废水处理速度快、效率高、集混合、反应、流化澄清于一体的处理造纸废水的净化器,包括外筒体和设于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喷嘴和围壁,所述外筒体底部设有喷嘴和排渣口,所述外筒体上端外侧壁上设有外圈集水槽,该外圈集水槽设有排水口,所述内筒体上端内侧壁上设有内圈集水槽,所述内筒体通过连通外圈集水槽和内圈集水槽的输水管固设于外筒体上,所述内筒体底部和外筒体底部之间设有围壁,所述内筒体固设有部分穿出内筒体的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下端与喷嘴相对且与喷嘴均设于围壁内,所述围壁上均布设有通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净化器,包括外筒体和设于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喷嘴和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底部设有喷嘴和排渣口,所述外筒体上端外侧壁上设有外圈集水槽,该外圈集水槽设有排水口,所述内筒体上端内侧壁上设有内圈集水槽,所述内筒体通过连通外圈集水槽和内圈集水槽的输水管固设于外筒体上,所述内筒体底部和外筒体底部之间设有围壁,所述内筒体固设有部分穿出内筒体的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下端与喷嘴相对且与喷嘴均设于围壁内,所述围壁上均布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造纸废水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的扩散管一端外侧壁套有固定环,该固定环上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设于内筒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造纸废水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由上锥形围壁和下锥形围壁构成,所述上锥形围壁和下锥形围壁底面相互对接,所述上锥形围壁的锥面与内筒体底部相连接并套设于文丘里管下端上,所述下锥形围壁的锥面与外筒体底部相连接并套设于喷嘴上。
说明书
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的日益重视,利用废纸生产脱墨纸浆进行制浆造纸正越来越普通,利用废纸进行制浆造纸节约了自然资源,同时也避免了直接利用植物原材料制浆所生产的污染,但是,在废纸的回收利用过程中特别是脱墨过程中仍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目前,采用混凝法处理造纸废水的设备主要是斜板沉淀池或气浮池絮凝剂和废水的混合,反应和絮凝物的沉淀均在不同的构筑物中实现,这类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混合、反应、沉淀的效率低、效果差,特别不适用于处理SS、BOD5、CODCr含量较高的废纸生产脱墨纸浆废水。应用于其它工业废水处理的传统澄清器,虽然能将废水-絮凝剂的混合、反应、沉淀过程在同一设备中实现,但由于该设备的结构与被处理废水的流动特性,絮团成长,吸附过滤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不适用于处理造纸废水。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造纸废水处理速度快、效率高、集混合、反应、流化澄清于一体的处理造纸废水的净化器。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处理造纸废水的净化器,包括外筒体和设于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喷嘴和围壁,所述外筒体底部设有喷嘴和排渣口,所述外筒体上端外侧壁上设有外圈集水槽,该外圈集水槽设有排水口,所述内筒体上端内侧壁上设有内圈集水槽,所述内筒体通过连通外圈集水槽和内圈集水槽的输水管固设于外筒体上,所述内筒体底部和外筒体底部之间设有围壁,所述内筒体固设有部分穿出内筒体的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下端与喷嘴相对且与喷嘴均设于围壁内,所述围壁上均布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管的扩散管一端外侧壁套有固定环,该固定环上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设于内筒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围壁由上锥形围壁和下锥形围壁构成,所述上锥形围壁和下锥形围壁底面相互对接,所述上锥形围壁的锥面与内筒体底部相连接并套设于文丘里管下端上,所述下锥形围壁的锥面与外筒体底部相连接并套设于喷嘴上。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处理造纸废水的絮凝剂加入废水输送管,然后由泵送至净水器的喷嘴,由喷嘴将废水和絮凝剂喷入文丘里管,在文丘里管的扩散管进行反应、混合后,经由文丘里管的扩散管顶部溢出流入内筒体,在内筒体内废水与絮凝剂进一步反应,部分絮状物沉入围壁区域内,而废水则由内筒体上部溢出流入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形成的的流化澄清区澄清,澄清后的废水流入集水槽后由排水口排出,而絮凝物则沉淀至底部由排渣口排出,从而使得造纸废水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且集混合、反应、流化澄清于一体,结构设计合理,可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