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电镀废水COD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9-6 14:34: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12.10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IPC分类号C02F103/16;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该处理设备包括:砂滤罐、过水槽、溶气压力泵、溶气罐以及生物活性炭反应器。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该溶气罐的进水口连接该溶气压力泵的输出端以部分地输入来自该溶气压力泵的进水,该进气口输入压缩空气,从而在该溶气罐内进行加压溶气。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输入废水并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活性炭柱下方布置有溶气出水管,该溶气出水管上分布有小孔以排出废水及减压释放而产生的微细、粒度均匀的气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砂滤罐,该砂滤罐具有砂滤进水口及砂滤出水口,该砂滤进水口输入电镀 废水,该砂滤出水口输出过滤后的电镀废水;

  过水槽,具有进水端及出水端,该进水端连接该砂滤罐的砂滤出水口;

  溶气压力泵,连接该过水槽的该出水端;

  溶气罐,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及进气口,该溶气罐的进水口连接该溶气压 力泵的输出端以部分地输入来自该溶气压力泵的进水,该进气口输入压缩空 气,从而在该溶气罐内进行加压溶气;以及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进水口 连接该溶气罐的出水口及该溶气压力泵的输出端,以输入废水并去除废水 中的 有机物,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活性炭柱下方布置有溶气出水管,该溶气出水 管上分布有小孔以排出废水及减压释放而产生的微细、粒度均匀的气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反洗泵,该砂滤罐还具有砂滤反洗进水口和砂滤反洗出水口,且该 该过水槽还具有反洗供水口,该反洗泵的输入端连接该反洗供水口,该反洗泵 的输出端连接该砂滤反洗进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 于,该活性炭柱内包含多个相互独立的分段模块,每一分段模块内装填有活性 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 于,该多个分段模块上下相互间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 于,每一分段模块具有可打开的上顶盖及下顶盖,该上顶盖的周围均匀安装有 多个吊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设置在该活性炭柱和该溶气出水管之间的承托层。

  说明书

  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 性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镀行业中,按照镀种和电镀工艺的不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 有机废物包括含油废水、含不同络合难降解有机物物废水等。随着电镀废水处 理排放标准和监察力度的提高,电镀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的达标排放成 为处理和治理的难点。电镀废水存在以下特点:盐分较高;COD的主要来源为 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目前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如化学沉淀和离子交换) 可以使废水重金属离子达到排放标准,但这些技术对于废水中COD、氨氮和总 磷的去除效果较差,一般这些污染物经上述处理仍达不到排放要求。

  生物活性炭是将微生物接种于活性炭柱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以及活性炭 层内微生物氧化和有机分解作用,对活性炭进行“生物再生”。由于活性炭吸 附能力较强,可以先将难降解有机物截留于活性炭柱中待生物氧化碳化。同时 活性炭作为微生物的生存载体,抵消了外界环境的一些不良影响,如盐分高等。 生物活性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电镀废水中COD,而且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作 用。

  目前生物活性炭工艺已普遍应用于城市污水和给水处理领域,但总结下来 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生物活性炭工艺通过加设细孔的曝气设备,鼓入空气达到充氧效果, 该方式存在滤料易于堵塞曝气管,维护运行费用较高的问题;

  2、活性炭老化等问题需定期更换,但由于目前生物活性炭设备均为周围 密封结构,更换活性炭时需人工将活性炭挖出再装入新活性炭。此方式不仅操 作麻烦,而且破坏了长期运行形成的含特定微生物群的生物膜。更换活性炭后, 需运行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 工艺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 包括:砂滤罐、过水槽、溶气压力泵、溶气罐以及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该砂滤 罐具有砂滤进水口及砂滤出水口,该砂滤进水口输入电镀废水,该砂滤出水口 输出过滤后的电镀废水。该过水槽具有进水端及出水端,该进水端连接该砂滤 罐的砂滤出水口。该溶气压力泵连接该过水槽的该出水端。该溶气罐具有进水 口、出水口及进气口,该溶气罐的进水口连接该溶气压力泵的输出端以部分地 输入来自该溶气压力泵的进水,该进气口输入压缩空气,从而在该溶气罐内进 行加压溶气。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 的进水口连接该溶气罐的出水口及该溶气压力泵的输出端,以输入废水并去除 废水中的有机物,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活性炭柱下方布置有溶气出水管,该 溶气出水管上分布有小孔以排出废水及减压释放而产生的微细、粒度均匀的气 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 备还包括反洗泵,该砂滤罐还具有砂滤反洗进水口和砂滤反洗出水口,且该该 过水槽还具有反洗供水口,该反洗泵的输入端连接该反洗供水口,该反洗泵的 输出端连接该砂滤反洗进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活性炭柱内包含多个相互独立的分段 模块,每一分段模块内装填有活性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分段模块上下相互间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分段模块具有可打开的上顶盖及下顶 盖,该上顶盖的周围均匀安装有多个吊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 备还包括设置在该活性炭柱和该溶气出水管之间的承托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加压溶气的方式在废水中溶入大 量的气体,而在废水进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后,气体减压释放会产生微细、粒 度均匀的气泡。这些气泡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充氧效果较好。与现有 的曝气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使用细孔径的曝气管,因而避免了滤料堵塞 的问题。而且,水和气同步推流式上升,减小了滤料对水的阻力,又便于废水 保持稳定的流速,因此无需设置配水室,从而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高度。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