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厌氧增效新工艺

发布时间:2018-9-11 17:34:3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06.17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种污水处理厌氧增效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水解池投加厌氧微生物菌种和微生物载体物质,同时在厌氧反应器内营造利于微生物胞体生长和繁殖的环境;在加入菌种和载体后,保持厌氧反应器内硫化状态3-5天,保证菌种与载体紧密结合;经过厌氧反应器到达缺氧池吹脱、氧化、沉淀后,通过分层排泥实现选择性回流上部的有机污泥厌氧污泥,去除不适合厌氧反应器的硫化菌、大颗粒无机物,含S、N的有机物质被回流至厌氧池。在新工艺条件下,在水解池投加厌氧微生物菌种和微生物载体物质,同时在厌氧反应器内营造利于微生物胞体生长和繁殖的环境,充分发挥发酵和水解菌在极端条件下的催化转化、生物絮凝、吸附功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厌氧增效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解池投加厌氧微生物菌种和微生物载体物质,同时在厌氧反应器内营造利于微 生物胞体生长和繁殖的环境,控制厌氧反应器内温度为35℃,硫化状态,PH为6.9-7.1;

  (2)在加入菌种和载体后,保持厌氧反应器内硫化状态3-5天,保证菌种与载体紧密结 合;

  (3)经过厌氧反应器到达缺氧池吹脱、氧化、沉淀后,通过分层排泥实现选择性回流上 部的有机污泥厌氧污泥,去除不适合厌氧反应器的硫化菌、大颗粒无机物,含S、N的有机物 质被回流至厌氧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厌氧增效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载体物质 为无机炉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厌氧增效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化状态为运动 的流态物料形式。

  说明书

  污水处理厌氧增效新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厌氧增效新工艺,属于造纸行业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造纸公司污水处理造过程中,需要将来自浆料制备系统的废水经过一段斜筛、二段斜 筛等一次处理之后,经过管道输送至污水厂的沉淀池,经过初步沉淀之后,将污水排至水解 池,通过发酵细菌性细菌利用其水解作用,改变污染物的分子结构,然后再经过厌氧反应器, 进入缺氧池,在缺氧条件下发挥发酵与水解菌在极端条件下的催化转化、生物絮凝、吸附功 能;经过缺氧池进入氧化沟,再进入二段沉淀池,然后实现回用,然而目前在造纸行业中, 常规工艺的厌氧效率较低,很容易造成厌氧菌种的流失,并且对后续的污水处理造成了很大 的负担。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厌氧增效新工艺, 避免厌氧菌种流失,提高厌氧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厌氧增效新工艺,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解池投加厌氧微生物菌种和微生物载体物质,同时在厌氧反应器内营造利于微 生物胞体生长和繁殖的环境,控制厌氧反应器内温度为35℃,硫化状态,PH为6.9-7.1;

  (2)在加入菌种和载体后,保持厌氧反应器内硫化状态3-5天,保证菌种与载体紧密结 合;

  (3)经过厌氧反应器到达缺氧池吹脱、氧化、沉淀后,通过分层排泥实现选择性回流上 部的有机污泥厌氧污泥,去除不适合厌氧反应器的硫化菌、大颗粒无机物,含S、N的有机物 质被回流至厌氧池。

  其中水解池内设置有气力搅拌。

  所述的微生物载体物质为无机炉灰。

  其中微生物菌种和微生物载体物质的用量均为行业内常规工艺。

  所述的硫化状态为运动的流态物料形式。

  其中经过厌氧反应器到达缺氧池吹脱、氧化、沉淀后,通过各种污泥不同的比重不同的 沉降速率,无机物类沉积在池底部没有利用价值,需排除;有机的污泥在池的上部,属于可 利用的污泥类;通过分层排泥实现选择性回流部分厌氧污泥,去除不适合厌氧反应器的硫化 菌、大颗粒无机物等,含S、N的有机物质被部分回流至厌氧池保证厌氧营养物质不流失, 菌种不流失。

  大颗粒无机物通过以上沉淀速率的方法处理;硫化菌和硫化物在经过吹脱和氧化环境后 大量死亡不再能生存或转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新工艺条件下,在水解池投加厌氧微生物菌种和微生物载体物 质,同时在厌氧反应器内营造利于微生物胞体生长和繁殖的环境,充分发挥发酵和水解菌在 极端条件下的催化转化、生物絮凝、吸附功能。

  在新工艺条件下,厌氧反应器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对厌氧菌种的选择性 优化,提高厌氧菌种的活性和数量,减少厌氧菌种的流失,控制各种厌氧抑制微生物的菌团 数量,实现厌氧效率的提高。

  在新工艺条件,因为厌氧反应器在新工艺条件下效率更高,同时大大降污水处理厌氧后 续处理流程的能量损耗和化学原料的使用数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