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7.01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反应絮凝池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锥形的空腔结构,反应絮凝池的底部进水管,反应絮凝池中央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进水口位于管道顶部两侧,出水管从反应絮凝池上部圆柱型侧壁伸出反应絮凝池;在反应絮凝池顶部设一半圆型承重平台,承重平台上设有加药罐;药罐出料管沿反应絮凝池底部锥形部分内壁进入反应絮凝池,出料管的出料口设在锥体部分底部。本实用新型可在企业废水处理车间现有絮凝池的基础上改造建设,实行二次处理工艺无需新建反应池、沉淀池,投入的基建投资较小,占用空间小,可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同时也对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等有显著的效果。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包括反应絮凝池、加药罐、配料器、水泵和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絮凝池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锥形的空腔结构,反应絮凝池的底部进水管,反应絮凝池中央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进水口位于管道顶部两侧,出水管从反应絮凝池上部圆柱型侧壁伸出反应絮凝池;在反应絮凝池顶部设一半圆型承重平台,承重平台上设有加药罐;所述配料器顶部设有电机,电机与设置在配料器内的搅拌器连接,配料器上部与进水管道连接;配料器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进料管与加药罐顶部相连,加药罐底部与加药罐出料管连接;药罐出料管沿反应絮凝池底部锥形部分内壁进入反应絮凝池,出料管的出料口设在锥体部分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絮凝池为企业废水处理车间采用的旋流型絮凝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器采用圆柱型钢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絮凝池的底部还设有放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出料管上设一控制阀门,控制阀门位于加药罐外部的加药罐出料管上。
说明书
一种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工艺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
背景技术:
在各种水污染的治理中,工业废水已经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成本和场地的原因,混凝处理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的重要选择。混凝处理即向废水中投加某些药剂,使水中难以沉降的颗粒相互聚合增大,直至能自然沉淀或通过过滤分离,主要用于除去呈细小悬浮和胶体形态的污染物。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阶段,凝聚是胶体被压缩双电层而脱稳得过程,絮凝是胶体脱稳后(或由于高分子物质的吸附架桥作用)结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凝聚是瞬时完成,絮凝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絮凝设备中完成。
高浓度的工业含氟废水往往采用石灰沉淀法处理,在水中投加石灰后,形成氟化钙沉淀,然后投加絮凝剂,实现水固分离。但由于氟化钙形成速率较慢,含氟废水与石灰接触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氟化物浓度才可能降至理论极限浓度8mg/L,这对于一般工业过程而言,时间太长。出于处理时间和成本的综合考虑,工业上含氟废水往往需要通过二次处理,才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国家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氟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中10mg/L的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传统的二次处理一般步骤为:
废水→反应池反应→絮凝池絮凝→沉淀池沉淀→一次处理废水→反应池二次反应→絮凝池二次絮凝→沉淀池沉淀→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用。该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过程操作复杂,其设备基建投资、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工业含氟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投资小和絮凝效果好的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工艺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的反应絮凝复合设备,包括反应絮凝池、加药罐、配料器、水泵和控制阀;所述反应絮凝池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锥形的空腔结构,反应絮凝池的底部进水管,反应絮凝池中央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进水口位于管道顶部两侧,出水管从反应絮凝池上部圆柱型侧壁伸出反应絮凝池;在反应絮凝池顶部设一半圆型承重平台,承重平台上设有加药罐;所述配料器顶部设有电机,电机与设置在配料器内的搅拌器连接,配料器上部与进水管道连接;配料器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进料管与加药罐顶部相连,加药罐底部与加药罐出料管连接;药罐出料管沿反应絮凝池底部锥形部分内壁进入反应絮凝池,出料管的出料口设在锥体部分底部。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述反应絮凝池优选为企业废水处理车间采用的旋流型絮凝池。
所述配料器采用圆柱型钢桶。
所述反应絮凝池的底部还设有放水阀。
所述加药罐出料管上设一控制阀门,控制阀门位于加药罐外部的加药罐出料管上。
本实用新型将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过程中的一次絮凝、二次反应和二次絮凝三个过程集中在一个设备中进行,并使两次沉淀简化为一次沉淀,缩短废水处理时间,减少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新的二次处理步骤简化为:
废水→反应池反应→反应絮凝复合设备二次反应及絮凝→沉淀池沉淀→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备是在目前企业废水处理车间广泛采用的普通旋流型絮凝池改造而来,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现有设施,实施工业含氟废水二次处理工艺无需新建反应池、沉淀池,基建投资少。
(2)采用在反应絮凝池内加入二次处理药剂,由于水样进入絮凝池后呈旋流状态,根据本设备设计要求,加药罐出料管沿反应絮凝池底部锥体部分内壁进入反应絮凝池,出料管的出料口设在锥体部分底部,如此当待处理水样由进水管进入反应絮凝池底部锥体并形成旋流后,注入的二次处理药剂即随水样一起由絮凝池底部旋流上升,药剂在上升过程中即与水样混合均匀,而无需采用气泵混合,且由于经过一次处理后的水样进入反应絮凝池后其中的悬浮物等已经形成大的矾花,矾花与水处于分离状态,这样形成的水环境更有利于二次处理药剂发挥最大的处理作用。
(3)采用本实用新型“反应絮凝复合设备”实施含氟废水二次处理工艺后,不仅可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同时也对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等有着显著的效果,处理效果极大的优于传统的石灰反应混凝沉淀一次处理;对一般二次处理而言,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的优势。处理后的水质不但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而且回用于相关工序,减少废水排放量。
(4)本实用新型设备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拆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