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5.12.27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IPC分类号C02F9/00; C02F1/52; C02F1/56; C02F1/66; C02F103/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特别适用于钢铁行业尾部生产废水或混合有30%以下生活污水的综合污水的处理。该系统包括高密度澄清池、滤池,高密度澄清池集反应、澄清、浓缩为一体,分为絮凝反应区、预沉-浓缩区、斜管分离区,并在高密度澄清池后增设后混凝及pH调节池,滤池集过滤、反洗为一体,分为配水区、过滤区、反洗区、清水区。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效果不理想,普通快滤池控制手段有限、反洗不充分,移动罩滤池的罩、池间密封不严,设备腐蚀严重、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包括高密度澄清池(24),其特 征在于:高密度澄清池(24)集反应、澄清、浓缩为一体,分为絮凝反应区、预 沉-浓缩区、斜管分离区,并在高密度澄清池(24)后增设后混凝及pH调节池; 之后设置有过滤池(25),过滤池(25)集过滤、反洗为一体,分为配水区、过 滤区、反洗区、清水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位于高密度澄清池(24)内的反应室及导流板(1)中的变速搅拌机可以控制搅 拌的速度;在预沉-浓缩区设置锥型循环桶,预沉-浓缩区底部设有底部刮泥机 (2);斜管分离区的斜管(6)采用与水平方向60°~80°倾角,斜管分离区内的 集水槽(7)进水堰为三角形,后混凝池设有可变速的后混凝搅拌器(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过滤池(25)的配水槽(15)壁设有小孔,小孔为水平布置,且位于反洗水面以 上,过滤池(25)的滤层(18)为单一均质石英砂滤料,过滤池(25)的滤后出 水管至水封井(17)的管段上装有自动调节电控阀,其与滤前液位连锁,通过调 节出水流量可以实现衡水位过滤,过滤池的反冲洗水管(14)与反冲洗气管(15) 结合。
说明书
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系统,特别适用于钢铁行业综 合生产废水或混合有30%以下生活污水的综合污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综合污水处理技术多为物理——化学法,根据工艺组合不同主要 有:絮凝反应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混凝沉淀与石灰软化+移动罩滤池两种,以上 两种工艺组合由于在混凝、沉淀、过滤技术方面相对比较保守,池体容积大且混 凝沉淀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前者主要适用于地表水处理,是用于降低水中浊度的 传统工艺,而由于钢铁综合污水中SS、COD、油、铁离子等的含量较高,从而导 致后续的过滤单元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加之普通快滤池控制手段比较有限、反洗 不充分,所以处理效率低;而后者的混凝沉淀与石灰软化分置,流程冗长,构筑 物功能分区不明显,移动罩滤池的罩与滤格间密封不严,设备腐蚀比较严重,造 成整个工艺流程不顺畅,设备检修率高,出水合格率下降,影响回水质量,甚至 破坏了钢铁厂全厂的水平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效果不理想,普通快滤池控制手段有限、 反洗不充分,移动罩滤池的罩、池间密封不严,设备腐蚀严重、运行成本高等问 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包括高 密度澄清池、过滤池;高密度澄清池集反应、澄清、浓缩为一体,分为絮凝反应 区、预沉-浓缩区、斜管分离区,并在高密度澄清池后增设后混凝及pH调节池, 过滤池集过滤、反洗为一体,分为配水区、过滤区、反洗区、清水区。
作为进一步改进,位于高密度澄清池内的反应室及导流板中的变速搅拌机 可以控制搅拌的速度;在预沉-浓缩区设置锥型循环桶,预沉-浓缩区底部设有底 部刮泥机,并且刮泥机有自动提耙功能;斜管分离区的斜管采用与水平方向60°~ 80°倾角,斜管分离区内的集水槽进水堰为三角形,后混凝池设有可变速的后混 凝搅拌器。过滤池的配水槽壁设有小孔,小孔为水平布置,且位于反洗水面以上, 过滤池的滤层为单一均质石英砂滤料,过滤池的滤后出水管至水封井的管段上装 有自动调节电控阀,其与滤前液位连锁,通过调节出水流量可以实现衡水位过滤, 过滤池的反冲洗水管与反冲洗气管结合,采用“先气反冲洗,再气、水同时反冲 洗,最后水反冲洗”的三步冲洗法。
本系统将高密度澄清池进行技术改进并将与原应用于净水厂的过滤池进行 改进后重新搭配、合理组合,并在高密度澄清池后增设后混凝及pH调节池,在 高密度澄清池前设置配水构筑物,配水构筑物兼具加药、混合反应的作用。絮凝 反应区由快速搅拌区域和无搅拌区域组成,快速搅拌区域由变速叶轮控制加药后 混合水的搅拌速度,无搅拌区域可以促进矾花增大和密实均匀。投入不同药剂的 污水由混合配水构筑物进入高密度澄清池的絮凝反应区,并加入高分子聚合物, 同时,汇入来自污泥浓缩区的浓缩污泥,形成高浓度的悬浮泥渣层来增加颗粒碰 撞机会,有效吸附胶体、悬浮物、油、COD和BOD等污染物。污泥回流,不但可 以节省药剂投加量的10%,还可使反应区内的悬浮固体浓度维持在最佳水平,从 而达到优化絮凝反应的目的。在电动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发生絮凝反应,形成较 大矾花,带有矾花的污水进入预沉-浓缩区。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面积较大的 预沉-浓缩区后,矾花移动的速度放慢,使绝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在该区域沉淀并浓 缩。预沉-浓缩区可分为上下两层,在锥型循环桶上面一层是浓缩活性污泥,用于 回流;在锥型循环桶的下面一层主要是剩余污泥,用于排放。锥型循环桶的高度 可以调节,控制污泥的滞留时间,从而控制污泥浓度。污泥浓缩区底部设有底部 刮泥机,把剩余污泥刮入泥斗,由排泥泵送至泥系统,进行脱水处理。斜管分离 区对水中残余的矾花再次去除,澄清水由集水槽收集后,进入后混凝池,进一步 反应并调整pH值后,输送至滤池进行过滤处理。
滤池来水通过总配水渠,再由单池的两个进水方孔(其中一个孔可由气动闸 板自动关闭,称为交叉扫洗限流闸板)进入单池配水渠,再经两侧孔进入配水槽, 然后通过配水槽底小孔和槽顶溢流,均匀进入滤池,而后通过砂滤层和长柄滤头 流入池底配水、配气室,再经配水方孔汇入中央气水分配渠内,最后经由管廊中 滤后水出水阀、水封井、出水堰、清水总渠、冲洗水贮存池,流入回用水池。
本实用新型中的滤池采用“气冲--气、水同时反冲--水冲”3步冲洗法, 其过程为:关闭滤后出水阀门,开启冲洗排水阀,降低滤池内液位至排水槽顶; 启动鼓风机,打开进气阀,空气经气水分配渠的上部配气小孔均匀进入滤池底配 水、配气室,由长柄滤头喷出,将滤料表面杂质擦洗下来并悬浮于水中,由于配 水槽底小孔继续进水,在滤池中产生横向表面扫洗,将杂质推向中央排水渠;启 动反冲洗水泵,打开冲洗水阀,此时空气和水同时进入气水分配渠,再经配气方 孔和配水方孔及长柄滤头均匀进入滤池,使滤料得到进一步冲洗,同时横向表面 扫洗仍继续进行;停止气冲,单独用水冲洗,加上持续横向表面扫洗,将悬浮于 水中的杂质全部冲入中央排水渠、汇至反冲洗排水渠,最后由管道引至高密度澄 清池前的预处理调节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处理钢铁综合污水能减少设备腐蚀,降 低运行成本,工艺流程顺畅,保证回水质量,实现衡水位、衡流量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