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9 12:43:4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6.10.19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00

  摘要

  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它解决了解决目前抑制水中浮游藻类生物过量繁殖和水体脱氮除磷的处理方法中存在细菌、浮游藻类生物、化学试剂和微生物制剂的加入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出水水质及利用人工湿地和食物链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难于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是待处理水体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停留3~80天;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由人工浮床、着生藻类生物和生物膜三部分组成,着生藻类生物固定在人工浮床内,覆盖水面,生物膜置于待处理的水中;其中着生藻类生物为刚毛藻和/或水绵。本发明选用的着生藻类生物刚毛藻和水绵对水中高浓度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在磷浓度<16mg/L的水中有效的除磷,并有效地抑制水中浮游藻类生物的生长,提高水体的景观效果和利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 理水体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停留3~80天;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 统由人工浮床、着生藻类生物和生物膜三部分组成,着生藻类生物固定在人工 浮床内,覆盖水面,生物膜置于待处理的水中;其中着生藻类生物为刚毛藻和 /或水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浮床由水面漂浮物和与之相连接的网状物构成,漂浮物 是浮球或浮杆,网状物为网袋或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着生藻类生物覆盖水面的面积占总水面面积的3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着生藻类生物覆盖水面的面积占总水面面积的4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水体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停留3~8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水体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停留10~80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应保持待处理水体中钙离子与磷离子的浓度摩尔比值不低于 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物膜载体先置于待处理的水体中曝气2~10天以生成生 物膜;生物膜载体悬挂于人工浮床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曝气生成生物膜时,保证水中溶氧浓度大于4.0mg/L。

  说明书

  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中氮、磷污染物含量增加会造成水中浮游藻类生物的过量繁殖,增加 水中有机物含量、产生藻毒素、影响水的景观效果和可利用性。目前水体处理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细菌处理水体以脱氮除磷;2、待处理的水体通入 污水处理氧化塘,利用浮游藻类生物与细菌共生系统进行水体处理;3、利用 人工湿地调控水体水质;4、利用食物链来调控浮游藻类生物数量;5、利用化 学试剂或微生物制剂抑制浮游藻类生物生长。虽然目前水体处理采用的方法可 以减少出水中氮、磷污染物的浓度,但存在诸多缺陷,如细菌、浮游藻类生物、 化学试剂和微生物制剂的加入造成了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出水水质;而利用 人工湿地和食物链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又难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抑制水中浮游藻类生物过量繁殖和水体脱 氮除磷的处理方法中存在细菌、浮游藻类生物、化学试剂和微生物制剂的加入 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出水水质及利用人工湿地和食物链的方法在实际应用 中难于控制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的水处理方 法。利用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进行水处理方法是待处理水体在着生藻类 生物—生物膜系统停留3~80天;着生藻类生物—生物膜系统由人工浮床、着 生藻类生物和生物膜三部分组成,着生藻类生物固定在人工浮床内,覆盖水面, 生物膜置于待处理的水中;其中着生藻类生物为刚毛藻和/或水绵。本发明可 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体 保护,本发明在除去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同时抑制了浮游藻类生物的生长。由 于着生藻类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生态位与浮游藻类生物相同,着生藻类生物 的引入不会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着生藻类生物固定和清除简单 易行,便于控制,且不会沉入水底腐烂而释放出氮、磷和有机物;加之刚毛藻 和水绵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促进生物膜更有效的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全面改善水质。本发明选用的着生藻类生物刚毛藻和水绵对水中高浓度磷有很 强的适应性,有较强抵抗污染冲击负荷的能力,可在磷浓度<16mg/L的水中 有效的除磷,并有效地抑制水中浮游藻类生物的生长,提高水体的景观效果和 利用性。本发明中的刚毛藻和水绵回收还可做肥料或饲料。本发明工艺简单, 易于控制和管理操作,而且成本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