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4 19:34: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2.24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IPC分类号C02F1/30; C02F1/72; C02F1/76; C02F101/20; C02F103/16

  摘要

  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所属领域为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领域。该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次氯酸盐强氧化技术在电镀污水处理中所存在的破络效果不够稳定、使用范围有限的不足之处,解决上述问题的要点是:将次氯酸盐溶液以气体雾化的方式喷入反应室;用30~35KV、25~30KHZ的高频高压电场激发雾化后的次氯酸盐溶液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携带了大量的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其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在35~40min的时间内,即可实现降解电镀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目的;最后通过调碱沉淀除去电镀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次氯酸盐溶液以气体雾化的方式喷入反应室;用30~35KV、25~30KHZ的高频高压电场激发雾化后的次氯酸盐溶液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携带了大量的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其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通过旋转喷射式搅拌器使污水与上述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充分接触反应;在35~40min的时间内,即可实现降解电镀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目的;最后通过调碱沉淀除去电镀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次氯酸盐需配成溶液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次氯酸盐包括过次氯酸钠及次氯酸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次氯酸盐的消耗量由污水的COD指标所决定,且等比例增加(若污水的COD为1000mg/L,则NaClO和Ca(ClO)2的消耗量分别为污水水量的4.9‰和4.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将配成溶液的次氯酸盐以气体雾化的方式喷入反应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电压30~35KV、频率25~30KHZ的高频高压电场为等离子体的激发手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以等离子体中所携带的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来降解电镀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络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旋转喷射式搅拌器使污水与等离子体中所携带的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充分接触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降解污水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根据污水水质在35~40min之间做相应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后需要通过调碱沉淀的方式除去电镀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一般pH至调至11~12。

  说明书

  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以次氯酸盐为激发对象的等离子体电镀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污水是电镀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镀件漂洗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及各种络合物。由于络合物的存在,导致重金属离子难以通过调减沉淀的方式去除。所以往往需要通过强氧化剂破络的方式,将络合物氧化分解,以达到调减沉淀重金属的目的。

  次氯酸盐强氧化技术是电镀污水中最为常用的破络方法,但由于次氯酸盐氧化能力的限制,导致其破络效果不够稳定、使用范围有限,只能氧化分解少数络合物。如:电镀污水中最为难处理的化学镍漂洗水,便是电镀污水处理行业中的一大难题。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简单高效、氧化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的电镀污水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次氯酸盐强氧化技术在电镀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简单高效、氧化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的电镀污水处理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次氯酸盐溶液以气体雾化的方式喷入反应室;用30~35KV、 25~30KHZ的高频高压电场激发雾化后的次氯酸盐溶液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携带了大量的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其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通过旋转喷射式搅拌器使污水与上述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充分接触反应;在 35~40min的时间内,即可实现降解电镀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目的;最后通过调碱沉淀除去电镀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其中:次氯酸盐需配成溶液形式。

  其中:次氯酸盐包括过次氯酸钠及次氯酸钙。

  其中:次氯酸盐的消耗量由污水的COD指标所决定,且等比例增加(若污水的COD为1000mg/L,则NaClO和Ca(ClO)2的消耗量分别为污水水量的4.9‰和4.7‰)。

  其中:需要将配成溶液的次氯酸盐以气体雾化的方式喷入反应室。

  其中:以电压30~35KV、频率25~30KHZ的高频高压电场为等离子体的激发手段。

  其中:主要以等离子体中所携带的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来降解电镀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络合物。

  其中:通过旋转喷射式搅拌器使污水与等离子体中所携带的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充分接触反应。

  其中:降解污水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根据污水水质在35~40min之间做相应调整。

  其中:最后需要通过调碱沉淀的方式除去电镀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一般pH值调至 11~12。

  本发明方法中以等离子体激发的方式生成氧氯自由基,其氧化能力远远强于次氯酸盐,能够无选择地氧化分解电镀污水中的各种重金属离子络合物。同时,由于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的协同氧化作用,导致其氧化能力强于已有的各种强氧化破络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以“化学镀镍漂洗污水”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将次氯酸钠溶液用气体雾化的方式喷入反应室;NaClO的量为污水水量的 20.7‰;用30KV、25KHZ的高频高压电场激发雾化后的次氯酸钠溶液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携带了大量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其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通过旋转喷射式搅拌器使污水与上述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充分接触反应;反应40min将污水pH值调至11~12,取污水上清液进行镍离子浓度及COD检测。

  检测结果:原水 镍离子=134mg/L COD=4230mg/L

  出水 镍离子=0.02mg/L COD=11mg/L

  由检测结果可知,镍离子去除率为100%,COD去除率为99.7%,且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表3要求。

  实施例2:将次氯酸钠溶液用气体雾化的方式喷入反应室;NaClO的量为污水水量的 20.7‰;用35KV、30KHZ的高频高压电场激发雾化后的次氯酸钠溶液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携带了大量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其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通过旋转喷射式搅拌器使污水与上述氧氯自由基、氯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高能电子充分接触反应;反应35min将污水pH值调至11~12,取污水上清液进行镍离子浓度及COD检测。

  检测结果:原水 镍离子=134mg/L COD=4230mg/L

  出水 镍离子=0mg/L COD=6mg/L

  由检测结果可知,镍离子去除率为100%,COD去除率为99.9%,且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表3要求。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