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回流型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1-11 9:07:3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3.07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曝气生物滤池,其包括底板、筒体及主进水管;电解机构,其包括回流水箱、连接回流水箱和筒体的回流管、设于回流管上的回流阀、平行设于回流水箱内的阳极板和阴极板、与阳极板和阴极板连接的直流电源、连通回流水箱和筒体的返流管及一驱动回流水箱内的污水沿返流管进入筒体的返流泵。本实用新型设置电解机构,其可将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污水回流至回流水箱内,并对回流的污水进行电解以将曝气生物滤池无法处理的悬浮物进行降解、氧化,其建造、使用成本低,电解处理后的污水再次返回曝气生物滤池进而二次处理,其有利于保证出水水质,且返流可一定程度反冲洗,其可降低曝气生物滤池的堵塞几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曝气生物滤池,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底板、下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筒体及与所述筒体下端连接的主进水管;

  电解机构,其包括一回流水箱、连接所述回流水箱和所述筒体上端的回流管、设于所述回流管上的回流阀、平行设置于所述回流水箱内的阳极板和阴极板、正负极分别与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连接的直流电源、连通回流水箱和筒体的返流管及一驱动所述回流水箱内的污水沿返流管进入筒体的返流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机构还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的滤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滤板,其将所述筒体内的腔体分隔形成进水腔和反应腔,所述主进水管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还包括一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进水端分别与所述主进水管和反流管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出水端与所述筒体的进水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还包括设于所述反应腔底部的曝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还包括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反冲洗进水管及与所述反应腔顶部连通的反冲洗出水管;所述反冲洗出水管水平设置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筒体内壁、另一端穿过所述筒体并向外延伸,且所述出水管的上侧壁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还包括一套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溢流池及与所述溢流池底部连接的排水管。

  说明书

  一种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因其具有建造费用少、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等优点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对处理污水的悬浮物浓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即其需要匹配具有高浓度污水处理能力的预处理装置,使得进入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污水浓度较低。而对于稍微高于曝气生物滤池要求浓度的污水,设置预处理装置易导致投入大幅度增加,而直接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则处理效率降低,无法保证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较高浓度污水进行预处理导致投入大幅度增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回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曝气生物滤池,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底板、下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筒体及与所述筒体下端连接的主进水管;

  电解机构,其包括一回流水箱、连接所述回流水箱和所述筒体上端的回流管、设于所述回流管上的回流阀、平行设置于所述回流水箱内的阳极板和阴极板、正负极分别与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连接的直流电源、连通回流水箱和筒体的返流管及一驱动所述回流水箱内的污水沿返流管进入筒体的返流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电解机构,其可将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污水回流至回流水箱内,并对回流的污水进行电解以将曝气生物滤池无法处理的悬浮物进行降解、氧化,其建造、使用成本低,电解处理后的污水再次返回曝气生物滤池进而二次处理,其有利于保证出水水质,且返流可一定程度反冲洗,其可降低曝气生物滤池的堵塞几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