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技术

发布时间:2019-3-11 9:23: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2.29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IPC分类号B01D21/24

  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数个吸泥支管设置于池体内底部,每个吸泥支管的下部均连通设有数个吸泥口,每个吸泥支管的上部均通过管道与吸泥泵的入口连接,吸泥泵的出口连接有吸泥总管,每个吸泥总管均与排泥管连通设置,排泥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池体的外部;所述的吸泥泵固定在泵支撑平台上,泵支撑平台固定在横向管道支架上,所述的吸泥支管架设在横向管道支架上。采用行走式吸泥车,潜水运行,可达到池底任何部位,边行走边吸泥,可彻底解决清理池底污泥之苦,达到排泥彻底的效果,实用性更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吸泥泵、泵支撑平台、横向管道支架、吸泥口、行走轮组、电控箱、行车导轨、驱动电机、吸泥支管、吸泥总管、行车导轮、纵向管道支架、工作走道、排泥管;数个吸泥支管设置于池体内底部,每个吸泥支管的下部均连通设有数个吸泥口,每个吸泥支管的上部均通过管道与吸泥泵的入口连接,吸泥泵的出口连接有吸泥总管,每个吸泥总管均与排泥管连通设置,排泥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池体的外部;所述的吸泥泵固定在泵支撑平台上,泵支撑平台固定在横向管道支架上,所述的吸泥支管架设在横向管道支架上,横向管道支架上部四角均设有数个纵向管道支架,每个纵向管道支架的上端均与工作走道的底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的工作走道架设在池体的顶部;所述的横向管道支架的底部四角对称设有行走轮组;所述的电控箱和驱动电机分别设置在工作走道的两侧;所述的工作走道的底部四角均设有与行车导轨相配合设置的行车导轮,所述的行车导轨固定设置在池体顶部长度方向的两条侧边上;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电控箱和行车导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车导轨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预埋于池体顶部长度方向两条侧边上的铁片上,且两者之间垫设有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泥管架设在工作走道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泥管的出口端设置于位于池体外侧的污泥槽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管道支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角铁,所述的行走轮组固定在该支撑角铁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 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车导轮上设有触碰块,设有触碰块的行车导轮对应的行车导轨的两端部设有行程开关,所述的触碰块和行程开关均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中的调节池、平流式沉砂池、平流沉淀池、应急池;自来水厂中的平流式沉砂池,池底往往累积了一层污泥。虽设有排泥系统,但对于池体18面积较大的水池,由于排泥管过长,经常存在排泥困难、排泥不尽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大型市政污水厂,使用一般的周边传动刮吸泥机,无法有效地刮除池底污泥,存在排泥死角,且传动刮泥机投资及运营成本都较高,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废水处理用行走式吸泥装置,采用行走式吸泥车,潜水运行,可达到池底任何部位,边行走边吸泥,可彻底解决清理池底污泥之苦,达到排泥彻底的效果,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吸泥泵、泵支撑平台、横向管道支架、吸泥口、行走轮组、电控箱、行车导轨、驱动电机、吸泥支管、吸泥总管、行车导轮、纵向管道支架、工作走道、排泥管;数个吸泥支管设置于池体内底部,每个吸泥支管的下部均连通设有数个吸泥口,每个吸泥支管的上部均通过管道与吸泥泵的入口连接,吸泥泵的出口连接有吸泥总管,每个吸泥总管均与排泥管连通设置,排泥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池体的外部;所述的吸泥泵固定在泵支撑平台上,泵支撑平台固定在横向管道支架上,所述的吸泥支管架设在横向管道支架上,横向管道支架上部四角均设有数个纵向管道支架,每个纵向管道支架的上端均与工作走道的底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的工作走道架设在池体的顶部;所述的横向管道支架的底部四角对称设有行走轮组;所述的电控箱和驱动电机分别设置在工作走道的两侧;所述的工作走道的底部四角均设有与行车导轨相配合设置的行车导轮,所述的行车导轨固定设置在池体顶部长度方向的两条侧边上;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电控箱和行车导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行车导轨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预埋于池体顶部长度方向两条侧边上的铁片上,且两者之间垫设有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泥管架设在工作走道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泥管的出口端设置于位于池体外侧的污泥槽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管道支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角铁,所述的行走轮组固定在该支撑角铁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行车导轮上设有触碰块,设有触碰块的行车导轮对应的行车导轨的两端部设有行程开关,所述的触碰块和行程开关均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池体内底部安装的吸泥支管,能够在边行走的过程中边吸泥,将池体污泥抽出池底。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应用于大型水池池底污泥的清理,对比传统的排泥技术,可彻底解决池底污泥淤积问题,边行走,边排泥,可达池底任何部位,对比传统的刮泥机,投资成本更低,运行成本更低,排泥效果更好;

  2、采用新型的传动装置,避免两端行走误差;

  3、维护量小,配用动力小运行费用低;选泵合理,运行平稳可靠;

  4、采用桁架结构,比传统结构重量大大减轻,选用热镀锌防腐工艺加工处理,可确保5年内不锈蚀,与水接触的部件使用304不锈钢制作,行走轮为钢轮,保证了使用寿命,使用寿命大大加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