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及其废物利用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9-3-13 20:41: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1994.08.23

  公开(公告)日1995.06.14

  IPC分类号C02F3/34; A23K1/00

  摘要

  一种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及其废物利 用的方法,属废水处理及废物回收利用技术,主要用 于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并从中回收酵母。其特征是 该方法包括:往废水中接种Y7、Y4、Y3混合菌种,在 发酵罐内在一定反应条件下暴气培养、储存、分离、上 清液排放废渣烘干回收等步骤。具有方法简便易行, 所需设备少,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COD和 BOD去除率高,能以废治废、变废为宝,运行后能盈 利,对周围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権利要求書

  1、一种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及其废物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所述的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及其废物利用的方法包括:(1)将制药废水排入调节池内集中暂存,(2)用水泵将上述(1)集中暂存的废水泵入发酵罐内并接种Y7、Y4、Y3三种菌相混合的酵母菌种,接种量为混合菌种∶废水=1∶800-1200,(3)对上述(2)接种后的废水在初始PH5-7,温度26℃~30℃,通气量1.5-3L/min反应条件下暴气培养22-26小时,(4)将上述(3)发酵后的废水排入储存池内储存,(5)用水泵将上述(4)储存池内的废水泵入离心机内分离,(6)将上述(5)分离出来的上清液排入混合池内与同时直接流入该池内的未经处理的轻污染废水相混合,然后一同排放,(7)将上述(5)分离出的废渣排入储渣池内,(8)用泥浆泵将上述(7)储存的废渣泵入烘干机内,烘干后即得一种优良的饲料蛋白酵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及其废物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发酵罐、离心机和烘干机及与之配套的泵均可依待处理的废水量及各有关池子的容量大小各两台及其以上多台同时并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及其废物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2)接种的Y7、Y4、Y3三种混合的酵母菌种为事先分别从待处理的废水中分离出来扩种培养的Y7、Y4和Y3三种生长快的菌种按等比相混合的。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及其废物利用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及废物回收利用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处理生产抗菌素的制药厂所排放的废水并从中回收优良饲料蛋白--酵母。

  在已有技术中废水处理方法已有许多种,仅用酵母法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的,自1987年以后亦屡见不鲜,如酵母法处理糖密工业废水、酵母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酵母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等等。但几乎都是处理食品工业废水的,尚未见有用酵母法处理制药废水,尤其是处理硫酸小诺霉素废水的。因为硫酸小诺霉素废水有机物浓度高,不能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法处理,如用一般生物法处理,又存在着耗能高、不经济,占地面积大,易污染周围环境等缺点。一般人认为制药废水中都含有微量的药物,尤其在抗菌素生产过程中,细菌很可能会产生其他毒素,所以既无再利用的价值,同时这种废水也无法处理,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人去研究处理制药废水的,更无人探讨再利用抗菌素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可能性。经查阅中国食品出版社1987年出版王嘉儒编译的《食品工业废水及其处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吴熊勋等编写的《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等书及刊登在《今日科技》1990年第6期上张娟娟所写“用酵母处理食品厂排放水的新系统”,惠平、胡锡钢二人发表在《环境污染与防治》1991年第十三卷第三期的“利用乳粉的酵母的应用研究”和韩鹏发表在《环境科学动态》1990年第三期上的“利用酵母的新式排水处理系统”等文章均未见有与本发明相同或似近的技术,另外以“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医药废水”为关键词委托青岛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使用国际 联机和国内数据库及二次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证实国际、国内均无有关“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医药废水”的报导(详见检索证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便易行、所需设备少、占地面积小、对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先从废水中分离出有用的酵母菌种,经扩种培养,混合后再接种到废水中,不仅能以废治废,而且还能变废为宝,即可从废水中提取一种无任何毒付作用的饲料蛋白的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及其废物利用的方法。

  根据对抗菌素制药废水的化验分析结果和酵母菌生长发酵的特点,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先从抗菌素制药废水中分离出Y7、Y4和Y3这三种生长快效果好的酵母菌种经扩种、培养相混合后再在一定的温度等条件下接种到废水中去,经过发酵、储存和分离后上清液混合了部分未处理的轻污染水一同排放,分离出来的废渣再经储渣和烘干即得优良的饲料蛋白--酵母。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酵母菌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及其废物利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制药废水排入调节池内集中暂存,(2)用泵将上述(1)集中暂存的废水泵入发酵罐内并接种Y7、Y4、Y3三种菌相混合的酵母菌种,接种量为混合菌种:废水=1∶800-1200,(3)对上述(2)接种后的废水在初始PH5-7在温度26℃~30℃,通气量1.5-3L/min,反应条件下暴气培养22-26小时,(4)将上述(3)发酵后废水排入储存池内储存,(5)用水泵将上述(4)储存池内的废水泵入离心机内分离,(6)将上述(5)分离出来的上清液排入混合池内与同时直接流入该池内的未经处理的轻污染废水相混合,然后一同排放,(7)将上述(5)分离出的废渣排入储渣池内,(8)用泥浆泵将上述(7)储存的废渣 泵入烘干机内,烘干后即得一种优良的饲料蛋白--酵母。

  上述的发酵罐、离心机和烘干机及与之配套的泵均可依待处理的废水量及各有关池子的容量大小各两台及其以上多台同时并用。

  上述的(2)接种的Y7、Y4、Y3三种混合的酵母菌种为事先分别从待处理的废水中分离出来,经过扩种培养的Y7、Y4和Y3三种生长快、应用效果好的菌种按等比相混合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方法简便易行,所需设备少、而且全为常用的通用设备,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对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能先从废水中分离出有用的酵母菌种,经扩种培养混合后再接种到废水中,不仅能以废治废,用此法处理浓度为CODcr=34000mg/L硫酸小诺霉素废水,COD可去除66.8%,BOD5可去除88.2%,再混合一定的未经处理的轻污染水一同排放即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而且能变废为宝,每吨废水可得20公斤干酵母,该酵母含粗蛋白43.55%,用该酵母作饲料添加剂养对虾或喂小白鼠等不仅生长快,而且还能防病治病,故用此法处理抗菌素制药废水运行后能够盈利。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之一是:取CODcr=34000mg/L的硫酸小诺霉素废水1000ml接种Y7、Y4、Y3等比例混合的混合菌种1克,即制药废水:混合菌种=1000∶1,在温度28℃,初始PH6,通气量2L/min反应条件下,暴气培养24小时,按上述步骤处理结果CODcr去除率为66.8%,BOD5去除率为88.2%,同时制得干酵母20克。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变:

  1、菌种接种量和反应条件,在许可范围内可适当变更。

  2、烘干能力较强时储渣池可以不设,分离出的废渣直接入烘干机烘干。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