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1993.04.10
公开(公告)日1993.10.27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一种几乎不需要取出污泥的处理,易于维护管理装置的杂用废水净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切换阀与杂用废水源相连接,并具有接受杂用废水后分离静置的沉淀物和浮游物的多个分离槽和与该多个分离槽分别相接,且从该沉淀分离槽接受流出液的一个分解槽。一个沉淀分离槽接受杂用废水后,分离出沉淀的污泥,并将与接受水量相等的上清水送到分解槽。净化处理时,在通过切换阀与杂用废水源切断的其他分离槽,对于切换前的前期从杂用废水分离出的污泥进行曝气分解处理,这种切换可在每隔适当的期间交替重复地进行净化处理。
権利要求書
1、杂用废水的净化方法,其特征是并联设置由具有杂用废水的流入口和防止浮游物流出手段的流出口的容器而构成的多个分离槽,此多个分离槽的每一个流入口通过管路切换手段与杂用废水源相连接,同时每一个流出口又接在具有曝气装置的一个分解槽上,上述多个分离槽中的一个与杂用废水源和上述分解槽相连接,进行杂用废水净化处理操作的同时,另外1个以上的分离槽,通过管路切换手段处于与上述杂用为水源切断状态,此时可对前一阶段净化处理操作中分离的污泥及浮游物进行分解处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净化方法,其中在分离槽中进行的分解处理操作是通过曝气处理的好气菌分解处理、和/或通过厌氧菌的分解处理。
3、杂用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具有杂用废水的流入口呼防止浮游物流出手段的流出口的容器中,有具备分解污泥手段的多个分离槽,该多个分离槽的每个流入口,有具备管路切换手段的流入管路,同时,该多个分离槽的每个流出口与具备曝气装置的一个分解槽相连接着。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净化装置,其中的污泥分解手段是通过曝气装置或水流搅拌装置。
5、杂用废水净化装置,该装置具有连接杂用废水源,从该杂用废水源接受杂用废水后,使之静置,分离出沉淀物及浮游物的分离槽和连接该分离槽并接受来自该分离槽流出液进行曝气处理的分解槽,其特征是与上述分离槽并联地设置具有用于污泥分解的曝气装置的污泥分解槽,该污泥分解槽和上述分离槽的下层通过污泥输送手段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净化装置,其中的污泥输送手段是由通过设置在分离槽内底部的污泥吸入泵和连结该泵的出口及污泥分解槽的污泥输送管来构成的。
说明书
本发明是关于容易维护管理的杂用废水用净化装置、进而更详细地说是关于可适用于从象公寓样规模大的杂用废水净化处理到每个家庭的杂用废水净化处理、将污水净化处理后,可排放到河流等的处理装置。
在下水道尚不完备的区域,由各个家庭或餐厅的厨房等排放出的杂用废水一般可直接排放到地下、或者是将箱式的容器内用隔板隔开做成2-3个串连连通的室,杂用废水从这些室的端部室顺次地通过,使沉淀物沉淀,将上层液排放到河中等,同时定期地用真空泵除去滞留在各室底部污泥的这种简单结构,直至将由屎尿和厨房来的杂用废水首先一起导入由箱式容器组成的沉淀分离槽中,静置后,使固体物质沉淀,而后只把上清流出液移至相邻的曝气装置的曝气分解槽中、喷出气泡,使之繁殖出的好气菌,用此进行有机物的分解,接着用毒槽进行杀菌处理后,排放的河流中的合并净化槽等种种形式被广泛使用着。
这种,在不具有下水道设备条件下,在杂用废水发生源相近的地 方,对每个发生源分别进行净化处理、或者汇集指定地区的多个杂用废水发生源,进行净化处理形式的净化装置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每隔一定的时间要除去沉淀在分离槽内的污泥,必须对槽内进行清扫。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净化装置,经过一定时间后,要把沉积在沉淀分离槽底部的污泥和留在上层的油移到曝气槽,这样就增加了曝气槽的负担,使得净化能力下降,所以经过训练的操作人员有必要每隔一定的期间就要检查一次,根据污泥的沉积程度,隔一定的时间就要清除污泥,对沉淀分离槽进行清扫。如果对于这种检查、维护管理稍一疏忽,就会把没有充分处理的污水排放到河川中。因此为了减少这种危险性,除了加大曝气槽之处,别无其他办法,但这对于占地面积小的一般家庭和小规模的餐厅等来说,是难以设置大型的净化装置的,这也就成了它们难以建立可靠性很高的净化装置的原因之一。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几乎不需要除去污泥的处理,而对分离槽内的清扫次数又极少的杂用废水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小型的且占地面积少的杂用废水净化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维护管理容易,即使没有受过培训的操作人员也能进行维护管理的杂用废水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从以下的叙述将可以明显地看出。
本发明的第一个要点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杂用废水净化方法。即,并联设置由容器构成的多个分离槽,在槽上有一个接受来自家庭 厨房、洁室或餐厅的厨房等杂用废水流入口和一个具有防止油、蔬菜屑等的浮游物流出措施的流出口。此多个分离槽的每一个流入口,通过开关阀等的管路切换手段与杂用废水发生源相连接,同时每一个流出口又接在具有曝气装置的一个分解槽上。上述多个分离槽中的一个与杂用废水源和上述分解槽相连结,将杂用废水接受到该分离槽内,在该分离槽中,将分离了沉淀物、浮游物的杂用废水加到分解槽进行净化处理操作的同时,另外1个以上的分离槽,通过管路切换手段与上述杂用废水源切断,此时可对前一阶段净化处理操作中分离的污泥及浮游物,在该发离槽内进行分解处理操作,污泥及浮游物在该分离槽内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完全的分解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要点在于杂用废水净化装置,对于上述第一要点所述的净化方法使用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具有杂用废水的流入口和防止浮游物流出手段的流出口的容器中,还有具备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等污泥分解手段的多个分离槽,该多个分离槽的每个流入口都有具备开关阀等管路切换手段的流入管路,同时该多个分离槽的每个流出口都与一个具备曝气装置的分解槽连接着。
本发明的第三个要点,该装置具有连接杂用废水源,接受来自该杂用废水源的杂用废水后,并使之滞留、分离出没淀物及浮游物的分离槽和连接该分离槽,从该分离槽的中层接受流出液进行曝气处理的分离槽,其特征是与上述分离槽并联设置具有沉淀污泥分解用曝气装置的污泥分解槽,该污泥槽通过泵等的污泥输送手段与上述分 离槽的下层连接,每经过一定的时间,可将滞留在分离槽内的污泥及浮游物,通过污泥输送手段移送至污泥分解槽,在该污泥分解槽中,经过一定时间,对污泥和浮游物进行分解处理。
实施例1
图1是将本发明作为家庭用的小规模净化装置而实现的实施例1的部分断面图。本发明申请的装置是一个上部有开口11的FRP(强化纤维塑料)制的箱形容器1,在容器1的侧壁上并联设置具有杂用废水流入口2,2和流出口3,3的一对分离槽S1,S2。每个流出口3,3通过流出管4,4与分解槽T相连接。与流入口2,2一端连接的流入管5a,5b,通过由开关阀构成的切换阀6a,6b与T型管8相接,合在一起后,连接在厨房和浴室的杂用废水源的流出口等上。而且,这些分离槽S1,S2及分解槽T的盖10最好都处于突出地表上面的状态,其他的部分埋设在地下。
分离槽S1,S2内装有从空气泵P1,P2喷出压缩空气的喷气管9a,9b。喷气管9a,9b是端部封闭着的塑料制管,并在其上设置很多小孔。10是盖住开口11的盖。在流出口3,为了防止浮游物的流出,设置了T型管状的挡渣器7,7其上端7a突出水面,下端7b开口在水槽的中层位置上。此挡渣器7,7可防止油成分和蔬菜屑等的浮游物流入分解槽T,同时又可把分离槽S1的中层的水选择性地供给分解槽。13是设置在分解槽内的喷气管,P2是其空气泵,流出管15在控制分离槽S1的水位同时,又是把曝气槽T处理过的水导入消毒槽 等的管路。图中省略了消毒槽,但与以往的构造相同,是由具备滴下氯化物装置的容器组成的,它可以与分解槽分开单独设置,也可以在一个容器内用隔板隔开,成为分解槽和消毒槽的结构形式。
由以上结构而构成的本申请装置,通过关闭一侧的切换阀6b,而使另一侧的切换阀6a处于开阀状态,把杂用废水引入到一侧的分离槽S1中,在该分离槽中分离固体物和浮游物,并使中层的液体,以与流入量相平衡的量流入到分解槽T内。这样,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例如6-12个月),在分离槽的底部就沉积了污泥、上层也滞留了浮游物。
到了这种状态时,关闭切换阀6a,打开另一个切换阀6b,将来自杂用废水源的杂用废水导入到另一个分离槽S2并使之滞留,在该槽S2中分离沉淀物和浮游物,并只将与流入量相平衡量的中层的水流入到分解槽T内。另一方面,在与杂用废水源切断的分离槽S1中,通过泵P1的动作进行曝气处理。对于一般家庭的通常使用状态,容积为0.5-1m3左右的分离槽S2至少可以连续使用半年,所以在分离槽S1内的曝气分解处理可根据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曝气分解处理直到槽内的水呈透明为止。
这样,通过每隔一定期间定期地交替分离槽,可将分离槽内的污泥几乎都分解掉,完全可以不需要取出污泥的清扫处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对分离槽S1,S2和分解槽T是由分别独立的容器构成的,通过管道将它们连续成一体,但是也可以用隔板把一个容器隔成3个 室,其中的一个室作为分解槽,其他的室作为分离槽。进而,在分离槽内,为了形成分解菌的繁殖场所,根据需要,也可以向槽内加入由多孔的浮石、塑料制品的填充材料构成的接触材料。另外,为了简略地说明,在实施例中表示了使用一对分离槽的例子,但是很明显根据需要,同样可以使用三个以上的分离槽。
实施例2
图4是表示本发明净化装置的第2个实施例平面图。图中21是由强化玻璃纤维塑料等构成的箱形容器,内部通过隔板22,23隔成三个室,区分成分离槽27、分解槽29,污泥分解槽28。该三室的顶端设置圆筒状开口24、25、26,分别用盖10、…盖住。这个容器21,除去盖10…以外最好都埋在地下。
在分离槽27设有连接杂用废水源的杂用废水流入口31,进而在与分解槽29交界的隔壁23a上设有流出口32,在流出口32上设置为了阻止浮游物进入分解槽29内的T型管状的挡渣器。分解槽29中设置有喷出来自空气泵40压缩空气的喷气管41而构成的曝气装置。34是在分解槽中将经过净化处理的水移送到消毒槽等下一工序的流出管。
这种分离槽和分解槽的构成与以往的净化装置没有什么不同。
本申请装置的特征是在于与分离槽27并联设置污泥分解槽28。污泥分解槽28有由空气泵50和喷气管51构成的曝气装置,而且通过污泥输送管35与沉淀分离槽27连通着。污泥输送管35一端 开口在污泥分解槽内,另一端越过隔板22,进入分离槽27内,并装在设置在该槽27底部的吸入污泥泵36的出口上。37是连通污泥分解槽28内的排水管,可把污泥分解槽28内的水排放的消毒槽等,38是开关阀。另外39是溢流管。
上述的装置,在分离槽中接受厨房和浴室等的杂用废水,在此分离沉物、浮游物,并将固体物少的中层水导入分解槽,通过微生物进行分解净化处理。这样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分离槽的底部沉积了污泥。如果将其就这样放置下去,随着杂用废水的流入,卷上来的污泥就会移送到分解槽内,势必增大分解槽的负担,则净化装置就会失去正常的机能。在达到这种状况之前,每隔一定的时间,通过开动污泥吸入泵36,将滞留去底层的污泥60,移动到污泥分解槽28中,进行曝气处理使这分解。
通常6个月-一年进行一次污泥移送,在污泥分解槽的污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分解。所以,即使有相当程度粒径的污泥也可以进行分解处理。
上述第2实施例中,经过污泥分解槽的净化处理后的水,可通过排水管37移到进行下一工序处理的槽中,但是它也可以在污泥分解槽上设置排水泵,通过此泵将其移送到分离槽或分解槽中。另外,与实施例1相同,也可向各槽内加入接触材料,这些分离槽、分解槽、污泥分解槽也可以分别以独立槽的形式构成。
上述的二个实施例都在分离槽中进行曝气处理,但是这也要根 据污泥的性质,也可在曝气处理之前或之后通过厌氧细菌进行分解处理代替曝气处理。特别由于植物油是干性油,切断氧的供给,进行厌氧菌的分解处理比进行曝气处理分解更为合适。这样,在杂用废水中,当油脂成分多时或者含有富集氮和磷的物质时,采用如图7那样的装置,作为分离槽是一个上面开放的箱状槽70,其上设置盖71,可以使用完全遮住分离槽内水面的漂浮的空气隔绝体72。空气隔绝体72,漂浮在水面上只要可隔绝空气就可以,例如,比较合适的有带有气泡的塑料膜、发泡塑料制品的板等。73是杂用废水的流入口、74是流出口。在此分离槽中,可装有曝气装置(图中未表示)或者也可设置搅拌浆和搅拌泵75等代替曝气装置。在设置曝气装置时,如图8所示那样,在空气隔绝体82上最好设置在曝气时为了使气泡从上部通过的空气孔83、83…等。空气隔断体可防止浮游在上层的油通过空气中的氧进行氧化而硬化、和易于接受由于油脂分解细菌而进行的分解。
以往的净化装置,其前提是由于具有把与新进入净化装置的杂用废水,相平衡量的水分别移送到下一个净化工序槽的结构,所以在曝气处理槽的分解只能在杂用废水平均滞留的时间内进行净化处理,这样对于进行耗时很长的污泥分解是不可能。因此,在分离槽中被分离出的污泥,随着流入的杂用废水而被卷起,移入的曝气处理槽,这样就会超出曝气处理槽的净化能力,所以有必要在这种状况发生之前定期地除去该污泥,而另外进行处理。与此相反,本申请的装 置几乎不需要对分离槽内的污泥进行取出处理,而且维护管理极其容易,同时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以往由于处理取出污泥的公共污水处理设施的负担。另外,如果在每隔比较短的期间进行污泥的移送时,可以使用比以往更小的曝气槽就能完成,作到了装置的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