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20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9/08; C02F103/4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池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泳池水、戏水乐园水或浴池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池水处理系统。为了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在对池水进行处理时,存在残存絮凝剂对水质造成影响以及池水中有残留臭氧化副产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池水处理系统。该池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单元、臭氧反应单元以及活性炭吸附单元,并且来自吸水管中的池水依次经过臭氧反应单元、活性炭吸附单元以及过滤单元后回流至泳池。本实用新型通过首先对池水进行臭氧消毒氧化再进行活性炭的吸附以及过滤单元的过滤,这样不仅可以省去对絮凝剂的使用,而且在后续的活性炭吸附以及过滤单元的过滤作用下,可以有效的去除臭氧化副产物,从而提高池水的水质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池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单元、臭氧反应单元以及活性炭吸附单元,其特征在于,沿来自吸水管中的池水流动方向,所述臭氧反应单元、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和所述过滤单元之间依次直接连接,使来自吸水管中的池水流过所述臭氧反应单元后直接穿过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和所述过滤单元回流至泳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选用粉末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反应单元、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以及所述过滤单元位于同一个罐体的内部,并且沿罐体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有连接罐体内外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其中进水管伸入罐体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臭氧反应单元的内部,出水管位于所述过滤单元的下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设有循环水泵和正冲洗管路;其中,所述循环水泵位于所述吸水管和所述进水管之间,所述正冲洗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进口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池水 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反应单元中的臭氧通过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罐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中设有管道混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出口位置设有羟基发生器,并且所述羟基发生器采用垂直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反应单元在所述罐体内部所占容积满足CT≥1.6。
10.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中粉末活性炭的投放量为0.1~1.0kg/㎡。
说明书
一种池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池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游泳池水、戏水乐园水或浴池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池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们游泳或洗浴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分泌物以及化妆品会溶入游泳池或浴池的水体中,而使水体中逐渐增加溶解有机物和可供细菌滋生的营养物进而使细菌大量繁殖,最终引起游泳池或浴池中的水质变坏。因此,需要对游泳池和浴池中的池水进行及时的净化处理。
目前,对池水处理效果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絮凝剂+过滤+臭氧消毒+活性炭吸附的组合方式进行。结合图1所示,首先,向通过吸水管1进入循环水泵2的池水中投入絮凝剂,经循环水泵2的叶轮搅拌后,使池水中的胶体等微小杂物和悬浮物相互凝聚,形成大尺寸的絮凝体。进入过滤器3,由过滤器3对池水中的絮凝体以及其他杂质进行物理过滤,此处通常选用石英砂过滤器对池水中的絮凝体以及其他杂质进行过滤。接下来,过滤后的池水进入臭氧反应罐4中,池水与臭氧在臭氧反应罐4内进行反应,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和消毒性对池水进行脱色并对其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杀灭处理。然后,将反应后的池水引入活性炭吸附罐5内,利用活性炭对池水中溶解的臭氧进行催化还原分解,去除池水中的臭氧,同时对臭氧反应罐4中产生的臭氧化副产物进行拦截。活性炭吸附罐5中装填的颗粒状活性炭直径一般在1.5mm以上,这样在对活性炭吸附罐5进行反冲洗以去除臭氧化副产物后,可以继续对活性炭进行使用。最后,再向池水中加入pH调整剂和长效消毒剂,对池水进行pH值的调整以及提高池水的持续杀菌能力。其中,长效消毒剂通常选用次氯酸钠消毒剂。
在上述池水的处理过程中,虽然加入絮凝剂可以提高石英砂过滤器对池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的吸附过滤效果,但是絮凝剂会增加池水中铝离子、硫酸根离子或氯离子等离子的含量,使池水中的离子杂质增加,对水质造成影响。而且,由于颗粒活性炭粒径较大,臭氧化副产物无法完全通过常规活性炭吸附罐进行有效拦截,从而穿透炭层进入游泳池或浴池中,对池水浊度产生影响。此外,为了保证池水与臭氧和活性炭充分反应,通常要求将臭氧反应罐和活性炭吸附罐设计为独立的大型罐体,这样又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因此该池水处理方法目前只应用在少数的大型竞赛游泳池中,在普通的公共游泳池和浴池中很难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池水处理方法在对池水进行处理时,存在絮凝剂对水质造成破坏以及池水中有残留臭氧化副产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池水处理系统。该池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单元、臭氧反应单元以及活性炭吸附单元,其中来自吸水管中的池水依次经过所述臭氧反应单元、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以及所述过滤单元后回流至泳池。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选用粉末活性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臭氧反应单元、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以及所述过滤单元位于同一个罐体的内部,并且沿罐体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分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罐体上设有连接罐体内外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其中进水管伸入罐体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臭氧反应单元的内部,出水管位于所述过滤单元的下方位置。
优选的,该系统还设有循环水泵和正冲洗管路;其中,所述循环水泵位于所述吸水管和所述进水管之间,所述正冲洗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进口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臭氧反应单元中的臭氧通过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罐体内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中设有管道混合器。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出口位置设有羟基发生器,并且所述羟基发生器采用垂直安装。
优选的,所述臭氧反应单元在所述罐体内部所占容积满足CT≥1.6。
优选的,所述罐体中粉末活性炭的投放量为0.1~1.0kg/㎡。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池水处理系统,对游泳池水、戏水乐园水或浴池水进行净化处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循环水泵使池水依次通过臭氧反应单元、活性炭吸附单元以及过滤单元,使池水首先与臭氧发生反应,对池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杀灭,同时利用臭氧的微絮凝作用,对池水中的微小杂质和悬浮物进行凝聚,形成微絮凝体,然后再将池水流经活性炭和过滤单元,对池水中残留的臭氧进行催化还原分解以及对微絮凝体和其他杂质进行拦截过滤。这样就可以省去对絮凝剂的使用,从而避免由于添加絮凝剂而对池水水质造成的二次污染破坏。
2、在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吸附单元选用粉末活性炭,这样就可以利用粉末活性炭粒径小、表面积大的特征,对水中溶解有机物进行快速吸附并对臭氧与有机物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化副产物和微絮凝体进行快速有效的吸附处理,从而消除池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和生成的臭氧化副产物,提高池水的水质质量。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取消絮凝剂的添加,减少絮凝体和离子产物的生成,并且将活性炭吸附单元选用粉末活性炭,利用粉末活性炭的更大的表面积快速对池水中的溶解有机物进行吸附,对臭氧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的臭氧产物和微絮凝物进行拦截处理,从而在保证整个活性炭吸附单元对池水吸附处理效果的同时,取消单独的臭氧吸附罐,从而将臭氧反应单元、活性炭吸附单元以及过滤单元整合到一个罐体内部。与此同时,将池水由上向下引入罐体内部,并且借助过滤单元对活性炭吸附单元进行支撑承托,将罐体内的上部空间作为臭氧反应单元,使臭氧反应单元、活性炭吸附单元以及过滤单元改进为整合在一个罐体内部的结构设计并且与本实用新型对池水的处理顺序相吻合。这样,不仅在保证对池水处理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将现有池水处理系统中的三个罐体整合为一个罐体,减少池水处理系统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大大简化了池水处理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池水处理系统建造的资金投入,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池水处理系统可以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大中小型游泳池和浴池的池水处理中,从而普遍提升游泳池和浴池的池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