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15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IPC分类号B01D61/18; B01D61/22; B01D65/02; C02F1/44; C02F103/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污水处理机及处理系统,包括:抽水泵、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反洗水箱、第一水质检测器、控制器以及若干段管道;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内均设置有微滤膜;抽水泵的抽水端连接的管道伸至井下水仓,抽水泵的排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过滤器;第一水质检测器设置在抽水泵与第一过滤器连接的管道内,且抽水泵与第一过滤器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水质检测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可对第一电磁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反洗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连通;第一过滤器的出水端、第二过滤器的出水端进一步通过管道伸至井下水仓。本方案,可以提高水的回收利用,节约资源,降低系统运行的总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水泵、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反洗水箱、第一水质检测器、控制器以及若干段管道;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内均设置有微滤膜;
所述抽水泵的抽水端连接的管道伸至井下水仓,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输出至外部清水池;
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的管道内,且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可对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进行调节;
所述反洗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连通,用于对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内的微滤膜进行清洗;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水 端进一步通过管道伸至所述井下水仓,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水端进一步通过管道伸至所述井下水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出水端连接的、输出至外部清水池的管道内进一步设置有第二水质检测器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水质检测器进一步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可对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关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内设置的微滤膜的孔径为0.3~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内设置的微滤膜的孔径为0.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内设置的微滤膜的孔径为0.03~0.1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内设置的微滤膜的孔径为0.03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外部终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子模块、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子模块、WiFi子模块、蓝牙子模块和短信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和终端;所述终端与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发送的水质信息,以及向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发送控制信息。
说明书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机及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污水处理机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矿井生产污水经各采区大巷水沟汇入井下水仓,由于井下水仓入水水质较差,不能用于矿井生产用水,所有污水经中央排水泵输送至地面。而矿井生产用水使用奥灰水水源井及地面外购自来水供水,日耗水量十分巨大,随着奥灰水水源枯竭,自来水购水资金逐年增长,系统运行成本及设备维护费用较高。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智能污水处理机及处理系统,以对井下污水进行处理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污水处理机及处理系统,以对井下污水进行处理回收。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污水处理机,包括:抽水泵、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反洗水箱、第一水质检测器、控制器以及若干段管道;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内均设置有微滤膜;
所述抽水泵的抽水端连接的管道伸至井下水仓,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输出至外部清水池;
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的管道内,且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可对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进行调节;
所述反洗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连通,用于对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内的微滤膜进行清洗;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水端进一步通过管道伸至所述井下水仓,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水端进一步通过管道伸至所述井下水仓。
优选地,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出水端连接的、输出至外部清水池的管道内进一步设置有第二水质检测器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水质检测器进一步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可对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关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内设置的微滤膜的孔径为0.3~1.0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内设置的微滤膜的孔径为0.3μm。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器内设置的微滤膜的孔径为0.03~0.1μm。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器内设置的微滤膜的孔径为0.03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外部终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子模块、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子模块、WiFi子模块、蓝牙子模块和短信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和终端;所述终端与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发送的水质信息,以及向所述智能污水处理机发送控制信息。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实现对井下水仓中污水的过滤,并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回收,从而可以提高水的回收利用,节约资源,降低系统运行的总成本。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水质检测器设置在抽水泵与第一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以对从井下水仓抽出污水的水质进行检测,并将水质信息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水质信息对第一电磁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向第一过滤器输入污水的水量,以对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中设置的微滤膜进行保护。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反洗水箱与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连通,可以在处理机未对污水进行处理工作时,对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内设置的微滤膜进行清洗,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对污水的正常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与第二过滤器出水端连接的输出至外部清水池的管道内设置第二水质检测器和第二电磁阀,利用第二水质检测器可以对第二过滤器过滤出的水质进行检测,将检测的水质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水质信息对第二电磁阀的开关进行控制,从而可以保证输出到清水池的水质达到使用标准。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过滤器内微滤膜的孔径设置为0.3~1.0μm,对井下水仓内抽出的污水中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以及将第二过滤器内微滤膜的孔径设置为0.03~0.1μm,从而对未过滤掉的小颗粒物质进行过滤,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