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11.28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IPC分类号C02F11/147; C02F11/148; C02F11/121; C02F103/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复合调理改性剂稀释成0.1‑5%(W/W)浓度的溶液;投加至垃圾渗滤液污泥中搅拌均匀,污泥浓度控制在1‑10%;投加5‑60%固体骨架粉剂,并且搅拌均匀;通过进料泵输送至脱水设备脱水;出机泥饼含水率可控制在40‑70%。该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采用特殊的有机复合污泥调理改性剂及固体骨架粉剂,替代了原有的金属离子成分的调理改性药剂,不仅绿色环保,还大大降低污泥比阻,形成滤水通道,提高游离水出水速度,从而实现污泥深度脱水之目的,同时不对垃圾渗滤液膜系统产生影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复合调理改性剂稀释成0.1-5%(W/W)浓度的溶液;
(2)投加至垃圾渗滤液污泥中搅拌均匀,污泥浓度控制在1-10%;
(3)投加5-60%固体骨架粉剂,并且搅拌均匀;
(4)通过进料泵输送至脱水设备脱水;
(5)出机泥饼含水率可控制在4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复合污泥调理改性剂,包括短链聚丙烯酰胺、高离子度聚丙烯酰胺、季铵盐、壳聚糖、聚丙烯酰胺乳、烷基糖苷及甜菜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骨架粉剂包括草木灰、粉煤灰、珍珠岩粉、沸石粉,粉体粒径为5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设备压榨压力控制在1.0-2.0Mpa。
说明书
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垃圾渗滤液基本采用"综合预处理+MBR系统(AO+超滤)+纳滤+反渗透"相结合为主的处理工艺。由于采用大量膜系统,所以水中不能含有大量影响膜通量或导致膜污染的金属离子,如钙、铝、铁、镁、硅等离子,因为这些金属离子大小和膜的孔径差不多,所以极容易堵塞膜,影响膜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因此,垃圾渗滤液污泥脱水不能采用含有此类金属离子成分的调理改性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具有超强离子性和絮凝性,密实且稳定,实现该污泥深度脱水之目的,同时不对垃圾渗滤液膜系统产生影响。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复合调理改性剂稀释成0.1-5%(W/W)浓度的溶液;
(2)投加至垃圾渗滤液污泥中搅拌均匀,污泥浓度控制在1-10%;
(3)投加5-60%固体骨架粉剂,并且搅拌均匀;
(4)通过进料泵输送至脱水设备脱水;
(5)出机泥饼含水率可控制在40-70%。
所述有机复合污泥调理改性剂,包括A组分、B组分及C组分,所述A组分由如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短链聚丙烯酰胺0-50%、高离子度聚丙烯酰胺0-50%、季铵盐0-10%、壳聚糖0-10%,所述B组分由如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聚丙烯酰胺乳5-80%,所述C组分由如下质量比的成分组成:烷基糖苷0-10%、甜菜碱0-10%。也可采用其他类似物。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所述有机复合调理改性剂最好稀释成浓度0.1-5%使用。
本发明选用特殊配方的固体骨架粉剂,所述固体骨架粉剂包括草木灰、粉煤灰、珍珠岩粉、沸石粉等等无机粉剂,粉体粒径为50-200目。
作为优选,所述脱水设备压榨压力控制在1.0-2.0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渗滤液产生污泥调理改性方法采用特殊的有机复合污泥调理改性剂及固体骨架粉剂,由多种有机组分复合而成,具有超强离子性和絮凝性,其他形成的新凝胶团,密实且稳定,替代了原有的金属离子成分的调理改性药剂,不仅绿色环保,还大大降低污泥比阻,形成滤水通道,提高游离水出水速度,从而实现污泥深度脱水之目的,同时不对垃圾渗滤液膜系统产生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污泥含固率3.5%,PH为中性,泥浆为土红色。
调理改性槽罐为50立方,桨叶式搅拌转速为80转/分。
调理改性槽罐装料系数为70%,即每罐污泥量为35立方。
按4.0%(DS)比例计算新型有机复合调理改性剂加药量为49公斤,加水稀释至2000公斤,此时改性剂浓度为2.45%。
通过输送泵将稀释药剂加入改性槽罐中,搅拌至密实稳定絮体形成。
按20%(DS)比例计算固体骨架粉剂加药量为245公斤,投加进入改性槽罐搅拌均匀。
通过螺杆泵将调理改性好的污泥输送至300平方隔膜板块压滤机,低压进料压力为0.7Mpa,高压进料压力为1.0Mpa,时间约90分钟,进料完成后进行压榨,压榨最终压力为1.2Mpa,压榨时间约60分钟。
出机泥饼含水率小于65%,泥饼干硬,卸泥方便。
实施例2:
垃圾渗滤液污泥含水率80%和含水率98.5%按一定配比混合,混合后污泥含固率为5.0%,PH为中性,泥浆为黑色。
调理改性池为100立方,桨叶式搅拌转速为80转/分。
调理改性池装料系数为70%,即每池污泥量为70立方。
按3.0%(DS)比例计算新型有机复合调理改性剂加药量为105公斤,加水稀释至4000公斤,此时改性剂浓度为2.62%。
通过输送泵将稀释药剂加入改性池中,搅拌至密实稳定絮体形成。
按10%(DS)比例计算固体骨架粉剂加药量为350公斤,投加进入改性槽罐搅拌均匀。
通过螺杆泵将调理改性好的污泥输送至450平方隔膜板块压滤机,低压进料压力为0.7Mpa,高压进料压力为1.0Mpa,时间约120分钟,进料完成后进行压榨,压榨最终压力为1.2Mpa,压榨时间约60分钟。
出机泥饼含水率小于60%,泥饼干硬,卸泥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