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分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9-4-16 14:23:2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2.08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IPC分类号C02F1/56; C02F1/52; C02F1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絮凝剂0.1‑0.5%,助凝剂0.1‑0.5%,明矾0.2‑0.5%,其余为水;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污泥分离配方,能够调节或改善混凝的条件,进一步提高絮凝效果,使水体更加澄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絮凝剂0.1-0.5%,助凝剂0.1-0.5%,明矾0.2-0.5%,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其特征是:絮凝剂0.35%,助凝剂0.35%,明矾0.3%,其余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其特征是: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其特征是:所述助凝剂为石灰、重碳酸钠、氧气、聚丙烯酰胺、活化硅酸、骨胶、海藻酸钠、红花树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其特征是:所述配方还添加有混凝剂0.05%-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剂为碱式氯化铝、三氯化铁、氯磺铁、复合破乳剂、氢氧化钙、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铁、硫酸铝、氯化钙、石灰粉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分离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絮凝剂的型号:用PH值试纸测出待处理废液接近的PH值,如中性和碱性时选择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如弱酸性时使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如强碱或强酸性时使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

  (2)确定絮凝剂的加药比例:取污水 放入玻璃烧杯中,根据检测的PH值选用相应的絮凝剂型号,将其制作成浓度为0.1%-0.3%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用塑料针筒以毫升为单位逐步加入烧杯中并加以搅拌,观察其絮体成型和沉淀速度,重复三遍试验,根据加药量的大小取出中间值作为最佳加药比例;

  (3)确定混凝剂最佳投药比例:取5只玻璃烧杯,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待处理废液,按处理工艺要求,以氢氧化钠作为碱液,以硫酸、盐酸或硫酸铁作为酸液,将废液调整PH至设定值,称量选定的混凝剂,按0.05%、0.1%、0.2%、0.3%、0.4%的比例加入PH调正后的废液中,充分搅拌后再分别加入5-10ml相应型号药量的絮凝剂,充分搅拌,静置分层后,观察絮体量最多,上清液水质最清的试样为混凝剂最接近投药比例,在首次小样试验后,在最接近投药比例的基础上,适当调正加药量,反复几次后确定最佳投药比例;

  (4)制备:按配方比例制作明矾水,用搅拌器搅拌约30分钟,按照顺序依次按最佳投药比例在明矾水中加入混凝剂、絮凝剂和助凝剂,持续搅拌约1小时30分钟。

  说明书

  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工业污水、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随之各种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成熟。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水资源紧缺的城市,对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分离,使排出水达到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水净化处理方式繁多,但是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一般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药剂,且水体澄清效果不理想。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相比,絮凝沉降分离法具有絮凝效果好、容易操作等优点。

  申请号为20141083896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这种改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按重量比包括为 1:(15 -55)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与明矾,混合后滴加适量的稀硫酸酸化,然后以 500r /min 的速度搅拌 30s,150r /min 的速度搅拌5min, 80r /min 的速度搅 10min,过滤,滤去残渣,浓缩后即得改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这种改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明矾,对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实现改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絮凝效果,且可以降低药剂的消耗量,但是利用这种改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直接作为混凝剂进行污水净化,仍存在以下缺陷:不同废水的PH值、碱度等水质条件均不相同,当原水的水质环境达不到最佳混凝条件时,单纯利用这种改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直接作为混凝剂进行污水净化,混凝效果较差,尤其是当水中杂质浓度较低时,颗粒间碰撞机率下降,水体澄清效果会相对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分离配方,能够调节或改善混凝的条件,进一步提高絮凝效果,使水体更加澄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分离配方,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絮凝剂0.1-0.5%,助凝剂0.1-0.5%,明矾0.2-0.5%,其余为水。

  优选的,絮凝剂0.35%,助凝剂0.35%,明矾0.3%,其余为水。

  优选的,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优选的,所述助凝剂为石灰、重碳酸钠、氧气、聚丙烯酰胺、活化硅酸、骨胶、海藻酸钠、红花树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配方还添加有混凝剂0.05%-0.4%。

  优选的,所述混凝剂为碱式氯化铝、三氯化铁、氯磺铁、复合破乳剂、氢氧化钙、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铁、硫酸铝、氯化钙、石灰粉的一种或多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污泥分离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絮凝剂的型号:用PH值试纸测出待处理废液接近的PH值,如中性和碱性时选择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如弱酸性时使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如强碱或强酸性时使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

  (2)确定絮凝剂的加药比例:取污水放入玻璃烧杯中,根据检测的PH值选用相应的絮凝剂型号,将其制作成浓度为0.1%-0.3%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用塑料针筒以毫升为单位逐步加入烧杯中并加以搅拌,观察其絮体成型和沉淀速度,重复三遍试验,根据加药量的大小取出中间值作为最佳加药比例;

  (3)确定混凝剂最佳投药比例:取5只玻璃烧杯,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待处理废液,按处理工艺要求,以氢氧化钠作为碱液,以硫酸、盐酸或硫酸铁作为酸液,将废液调整PH至设定值,称量选定的混凝剂,按0.05%、0.1%、0.2%、0.3%、0.4%的比例加入PH调正后的废液中,充分搅拌后再分别加入5-10ml相应型号的絮凝剂,充分搅拌,静置分层后,观察絮体量最多,上清液水质最清的试样为混凝剂最接近投药比例,在首次小样试验后,在最接近投药比例的基础上,适当调正加药量,反复几次后确定最佳投药比例;

  (4)制备:按配方比例制作明矾水,用搅拌器搅拌约30分钟,按照顺序依次按按最佳投药比例在明矾水中加入混凝剂、絮凝剂和助凝剂,持续搅拌约1小时30分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1)配方在明矾和絮凝剂的基础上,还添加有助凝剂,可以对水质起到调节作用,改善混凝的条件,混凝效果更佳;同时添加助凝剂还可以改善絮凝剂的结构,利用高分子助凝剂的强烈吸附架桥作用,使细小松散的絮凝体变得粗大而紧密,杂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起到很好的混凝效果;

  (2)当原水的碱度不足时可以以石灰或重碳酸钠作为助凝剂提高碱度,使其达到最佳混凝条件;当采用硫酸亚铁作为混凝剂时,可以以氧气为助凝剂将废水中的Fe2+氧化成三价Fe3+,使铁离子在状态上更稳定,更容易生成沉淀;

  (3)配方包括明矾、混凝剂、絮凝剂和助凝剂,明矾作为净水剂溶于水后电离产生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胶体表面的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中和生成沉淀;混凝剂可以将废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絮凝起来,然后通过絮凝剂将小分子的絮凝物凝聚成大颗粒的絮凝物,进一步提高混凝效果,废水净化更加彻底;

  (4)本配方选用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且废水为中性和碱性时,选择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为宜,对于废水中浓度较高的带正电荷的无机悬浮物,以及较粗的悬浮粒子絮凝效果更佳;如弱酸性时使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较为合适;如强碱或强酸性时使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强碱或强酸性介质中均呈现阳电性,这样对污水中悬浮颗粒带阴电荷的污水进行絮凝沉淀,澄清是极为有效的;

  (5)本配方通过烧杯试验能够清晰的得出所需絮凝剂和混凝剂的的型号和加药比例,在确定絮凝剂加药比例时,通过塑料针筒以毫升为单位逐步加入烧杯中并加以搅拌,观察其絮体成型和沉淀速度,并重复三遍试验,根据加药量的大小取出中间值作为最佳加药比例,这样操作可以准确控制加药比例,避免加药量过少的情况下出现絮凝慢、絮体不紧密、沉淀慢等情况,加药量过大会出现水质粘稠等情况;在确定混凝剂最佳加药比例时,通过在玻璃烧杯中放入5种不同比例的混凝剂,最后观察絮凝情况,进而有效控制混凝剂加药比例。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