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技术及其污泥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4-16 17:38:1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11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挤压脱水仓,所述挤压脱水仓顶部右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挤压脱水仓底部设置有下料斗,挤压脱水仓通过下料斗与壳体顶部连通,所述挤压脱水仓内设置有具有高效脱水功能的挤压滤水机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具有高效干燥功能的烘干机构,所述挤压滤水机构包括挤压辊,挤压辊设置在挤压脱水仓顶部中间位置,所述挤压脱水仓内挤压辊底部右侧设置有弧形滤水网,弧形滤水网向左下倾斜设置,弧形滤水网顶端固定在挤压脱水仓内右侧壁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分步进行高效脱水和烘干干燥,脱水效率高且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挤压脱水仓,所述挤压脱水仓顶部右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挤压脱水仓底部设置有下料斗,挤压脱水仓通过下料斗与壳体顶部连通,所述挤压脱水仓内设置有具有高效脱水功能的挤压滤水机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具有高效干燥功能的烘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滤水机构包括挤压辊,挤压辊设置在挤压脱水仓顶部中间位置,挤压辊两端辊轴套装在挤压脱水仓两侧侧壁对应位置设置的轴承上,所述挤压脱水仓内挤压辊底部右侧设置有弧形滤水网,弧形滤水网向左下倾斜设置,弧形滤水网顶端固定在挤压脱水仓内右侧壁上,所述弧形滤水网底端通过导流板支撑在挤压脱水仓底部,所述导流板向右下倾斜设置,挤压辊与弧形滤水网挤压配合,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挤压辊驱动机构,初步挤压仓右侧对应导流板底端上方设置有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套装在挤压脱水仓外侧挤压辊辊轴上,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和驱动第一主动带轮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一传动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辊,所述烘干辊横向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烘干辊左右两端辊轴套装在壳体两侧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上,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机仓以及支撑机仓的第一支架,所述机仓内设置有烘干辊驱动机构,所述烘干辊为中空结构,所述烘干辊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横向设置在烘干辊中部,固定杆上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呈螺旋状缠绕在固定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辊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倾斜设置,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导管贯穿烘干辊右侧辊轴与烘干辊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辊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套装在机仓内烘干辊辊轴上,所述机仓内设置有第二主动带轮和驱动第二主动带轮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二传动皮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壳体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脱水仓内挤压辊左侧设置有刮刷,所述刮刷通过弹性伸缩支架固定在挤压脱水仓左侧壁上,所述弹性伸缩支架包括固定套筒和伸缩杆,所述固定套筒内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杆左端套装在固定套筒内且与伸缩弹簧固定连接,刮刷固定在伸缩杆右端。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的污泥处理系统。

  说明书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及其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及其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污泥脱水是整个污泥处理工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使固体富集,减少污泥体积,为污泥的最终处置创造条件。为使污泥液相和固相分离,必须克服它们之间的结合力,所以污泥脱水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能量问题。针对结合力的不同形式,有目的采用不同的外界措施可以取得不同的脱水效果。污泥脱水与干化包括自然脱水、机械脱水和热处理干化。

  然而目前用于污泥脱水的设备,结构呆板,功能单一,脱水效率低且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及其污泥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挤压脱水仓,所述挤压脱水仓顶部右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挤压脱水仓底部设置有下料斗,挤压脱水仓通过下料斗与壳体顶部连通,所述挤压脱水仓内设置有具有高效脱水功能的挤压滤水机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具有高效干燥功能的烘干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滤水机构包括挤压辊,挤压辊设置在挤压脱水仓顶部中间位置,挤压辊两端辊轴套装在挤压脱水仓两侧侧壁对应位置设置的轴承上,所述挤压脱水仓内挤压辊底部右侧设置有弧形滤水网,弧形滤水网向左下倾斜设置,弧形滤水网顶端固定在挤压脱水仓内右侧壁上,所述弧形滤水网底端通过导流板支撑在挤压脱水仓底部,所述导流板向右下倾斜设置,挤压辊与弧形滤水网挤压配合,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挤压辊驱动机构,初步挤压仓右侧对应导流板底端上方设置有出水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辊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套装在挤压脱水仓外侧挤压辊辊轴上,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和驱动第一主动带轮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一传动皮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辊,所述烘干辊横向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烘干辊左右两端辊轴套装在壳体两侧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上,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机仓以及支撑机仓的第一支架,所述机仓内设置有烘干辊驱动机构,所述烘干辊为中空结构,所述烘干辊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横向设置在烘干辊中部,固定杆上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呈螺旋状缠绕在固定杆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辊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倾斜设置,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导管贯穿烘干辊右侧辊轴与烘干辊内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辊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套装在机仓内烘干辊辊轴上,所述机仓内设置有第二主动带轮和驱动第二主动带轮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二传动皮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壳体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阀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脱水仓内挤压辊左侧设置有刮刷,所述刮刷通过弹性伸缩支架固定在挤压脱水仓左侧壁上,所述弹性伸缩支架包括固定套筒和伸缩杆,所述固定套筒内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杆左端套装在固定套筒内且与伸缩弹簧固定连接,刮刷固定在伸缩杆右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发明实现分步进行高效脱水和烘干干燥,脱水效率高且效果好,工作时,污泥通过进料斗进入挤压脱水仓内挤压辊与弧形滤水网之间,挤压辊受驱动与弧形滤水网之间挤压配合对污泥进行高效脱水,污泥中水透过弧形滤水网进入导流板上,经过导流板导流后从出水口排出,实现高效初步脱水,同时刮刷在弹性伸缩支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始终抵接挤压辊,对挤压辊进行刮刷,避免挤压辊粘料,经过初步脱水的污泥在挤压辊的带动下从弧形滤水网上落下进入壳体内烘干辊上,烘干辊受驱动转动同时烘干辊内电热丝通电,同时气泵通过导管向烘干辊内腔输送气体,形成热风,热风通过透气孔对烘干辊外侧的污泥进行高效烘干脱水,烘干脱水后的污泥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烘干辊侧壁上落下,并从出料口排出,实现高效烘干。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