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7.23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IPC分类号C02F1/24; C02F1/463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槽、隔离装置、污水管、污水搅拌机、PAC投料装置和PAM投料装置,所述电解槽包括电极极片组、PAC投料口和PAM投料口,所述PAC投料口位于所述电解槽下部,所述PAM投料口位于所述电解槽上部,所述隔离装置位于所述电解槽内并包括进污口和排污口,所述污水搅拌机的搅拌叶轮位于所述隔离装置内,所述电极极片组位于所述隔离装置外,所述进污口连接所述污水管,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隔离装置与所述电极极片组并位于所述电解槽中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解槽内设置一隔离装置,克服了传统电解除污装置因采用高速空气搅拌破坏了电解气泡所带来的絮凝效果差、过滤装置占地面积大的缺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隔离装置、污水管、污水搅拌机、PAC投料装置和PAM投料装置,所述电解槽包括电极极片组、PAC投料口和PAM投料口,所述PAC投料口位于所述电解槽下部,所述PAM投料口位于所述电解槽上部,所述隔离装置位于所述电解槽内并包括进污口和排污口,所述污水搅拌机的搅拌叶轮位于所述隔离装置内,所述电极极片组位于所述隔离装置外,所述进污口连接所述污水管,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隔离装置与所述电极极片组并位于所述电解槽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内设有金属离子去除装置,所述金属离子去除装置包括阴极部和阳极部,所述隔离装置底部设有延伸至所述电解槽之外的排垢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浮槽,所述电解槽包括与所述自浮槽相连接的渣水排出口,所述渣水排出口位于所述电解槽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渣机和渣料收集槽,所述自浮槽上部开设有浮渣出口,所述浮渣出口连接所述渣料收集槽,所述刮渣机位于所述浮渣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浮槽包括防冲击挡板,所述防冲击挡板将所述渣水排出口与所述刮渣机隔离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搅拌机为低速污水搅拌机,所述污水搅拌机的搅拌速度小于等于1.5r/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极片组包括阳极极片组和阴极极片组,所述阳极极片组包括多个阳极极片,相邻两个阳极极片的间距为10mm-25mm,所述阴极极片组包括多个阴极极片,相邻两个阴极极片的间距为10mm-2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极片组与阴极极片组之间的电压为0V-15V。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极片和阴极极片上的电流为100A/m2-200A/m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污水槽、潜污泵和液位计,所述潜污泵连接所述污水槽与所述污水管,所述液位计插入所述污水槽,所述PAC投料装置包括PAC搅拌机和PAC投加计量泵,所述PAM投料装置包括PAM搅拌机和PAM投加计量泵,所述液位计、潜污泵、PAC搅拌机、PAC投加计量泵、PAM搅拌机、PAM投加计量泵、污水搅拌机、金属离子去除装置、阳极极片组、阴极极片组和刮渣机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化工企业生产的关键一环,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药剂处理、微生物处理和电解氧化处理等多种手段,其中电解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电解阳极将污水中COD物质氧化的原理降低废水COD,通常与絮凝剂配合使用,絮凝剂将还原后的COD物质絮凝沉淀,最后配合过滤装置,对水和凝渣进行分离。
然而,传统的电解槽出于电解效率、电极钝化等因素考虑,通常采用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进行空气搅拌,空气搅拌一方面会使废水产生带电浪花溅出电解槽外,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空气搅拌所产生的气泡大且分布不均,大气泡将电解产生的小气泡打碎,不利于絮凝剂包裹电解所产生的渣体,造成絮凝效果差,同时渣体沉入电解槽底部,另需过滤装置对渣水进行分离,造成占地面积和成本的提高。
传统电解槽为卧式结构,板间间距大(40mm-80mm)、电压高(50V-450V)、电流小(20A/m2),高电压不利于生产安全,小电流和大的板间间距则降低了电解效率。
另外,传统电解槽由于没有除垢装置,污水内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电解时在阴极聚集,使电极钝化,导致电极板一般在运行7天左右就需取下清洗,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渣体自浮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电解槽、隔离装置、污水管、污水搅拌机、PAC投料装置和PAM投料装置,所述电解槽包括电极极片组、PAC投料口和PAM投料口,所述PAC投料口位于所述电解槽下部,所述PAM投料口位于所述电解槽上部,所述隔离装置位于所述电解槽内并包括进污口和排污口,所述污水搅拌机的搅拌叶轮位于所述隔离装置内,所述电极极片组位于所述隔离装置外,所述进污口连接所述污水管,所述排污口导通所述隔离装置与所述电极极片组并位于所述电解槽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装置内设有金属离子去除装置,所述金属离子去除装置包括阴极部和阳极部,所述隔离装置底部设有延伸至所述电解槽之外的排垢口。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自浮槽,所述电解槽包括与所述自浮槽相连接的渣水排出口,所述渣水排出口位于所述电解槽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刮渣机和渣料收集槽,所述自浮槽上部开设有浮渣出口,所述浮渣出口连接所述渣料收集槽,所述刮渣机位于所述浮渣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自浮槽包括防冲击挡板,所述防冲击挡板将所述渣水排出口与所述刮渣机隔离开。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搅拌机为低速污水搅拌机,所述污水搅拌机的搅拌速度小于等于1.5r/min。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极片组包括阳极极片组和阴极极片组,所述阳极极片组包括多个阳极极片,相邻两个阳极极片的间距为10mm-25mm,所述阴极极片组包括多个阴极极片,相邻两个阴极极片的间距为10mm-25mm。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极片组与阴极极片组之间的电压为0V-15V。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极片和阴极极片上的电流为100A/m2-200A/m2。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污水槽、潜污泵和液位计,所述潜污泵连接所述污水槽与所述污水管,所述液位计插入所述污水槽,所述PAC投料装置包括PAC搅拌机和PAC投加计量泵,所述PAM投料装置包括PAM搅拌机和PAM投加计量泵,所述液位计、潜污泵、PAC搅拌机、PAC投加计量泵、PAM搅拌机、PAM投加计量泵、污水搅拌机、金属离子去除装置、阳极极片组、阴极极片组和刮渣机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解槽内设置一隔离装置,将污水搅拌机的搅拌叶轮和电极极片组隔离开来,确保电解产生的氧气、氢气等小气泡不会被搅拌叶轮打碎,利于絮凝剂将污水中的SS颗粒及COD氧化后产生的渣体包裹,产生大表面积的絮凝物,絮凝物内同时包裹了丰富的小气泡,利于絮凝物上浮,做到水和渣的自动分离,因而不再需要过滤装备对水渣进行分离,节省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除渣装置的占地面积。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离装置的排污口设置在电解槽的中部,保证了污水在电解槽内的均匀分散,在搅拌叶轮被隔离的前提下,电解槽内的污水分散性并没有大幅下降,保证了电解效率。同时,将PAC投料口设置在电解槽底部、PAM设置在电解槽上部,污水进入隔离装置外部的电解槽内空间时,首先因重力向下运动并开始逐步电解,电解产物遇到下部的PAC絮凝剂开始聚集絮凝,电极极片组上发生水的电解反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小气泡,小气泡连同渣体一起包裹在絮凝物中,小气泡带动絮凝物往电解槽上部上浮,再遇到PAM助凝剂,使絮凝物进一步增长。PAC絮凝剂和PAM助凝剂可同时投放,不必人工控制投放的先后顺序,降低了人力成本、保证了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