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28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依次顺序连通的厌氧处理装置、缺氧处理装置、好氧处理装置、沉淀处理装置、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除磷处理装置;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所述除磷处理装置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而且体积小,便于运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依次顺序连通的厌氧处理装置、缺氧处理装置、好氧处理装置、沉淀处理装置、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除磷处理装置;
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所述除磷处理装置均设于所述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包括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
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所述除磷处理装置由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在所述壳体内分割空间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与所述除磷处理装置之间采用在纵向截面上呈“S”形分布的流道连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处理装置被所述横向隔板分割为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和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并且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好氧处理装置分隔为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和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并且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所述除磷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纵向隔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沉淀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纵向隔板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沉淀处理装置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处理装置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与所述除磷处理装置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内设有蜂窝状结构且含有厌氧菌的第一填料;
所述缺氧处理装置内设有蜂窝状结构且含有缺氧菌的第二填料;
所述好氧处理装置内设有蜂窝状结构且含有好氧菌的第三填料。
说明书
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数量的增加和活动的频繁,其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总量越来越大,已经超出自然水体的容受能力,如直接排放将对水体造成污染。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明显,大部分农村目前均没有对污水进行处理,而是采取就近水体排放的方式,已经造成农村大量水体污染,对农村环境、居民健康产生风险。如果采取现有城镇污水管网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处理农村污水,由于污染源分布广且分散,单点污水量少等原因,造成管网投资巨大,从可行性上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建立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而处理的目的就是降低污水中对自然水体产生污染的物质浓度。其中,有机物、氮和磷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对污水进行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依次顺序连通的厌氧处理装置、缺氧处理装置、好氧处理装置、沉淀处理装置、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除磷处理装置;
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所述除磷处理装置均设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壳体内包括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
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所述除磷处理装置由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在所述壳体内分割空间构成。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与所述除磷处理装置之间采用在纵向截面上呈“S”形分布的流道连通结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所述缺氧处理装置被所述横向隔板分割为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和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并且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好氧处理装置分隔为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和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并且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所述除磷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纵向隔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沉淀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纵向隔板的另一侧。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厌氧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沉淀处理装置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沉淀处理装置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与所述除磷处理装置之间的流道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壳体的顶壁设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纵向隔板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壳体底面的投影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在所述壳体底面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内设有蜂窝状结构且含有厌氧菌的第一填料;
所述缺氧处理装置内设有蜂窝状结构且含有缺氧菌的第二填料;
所述好氧处理装置内设有蜂窝状结构且含有好氧菌的第三填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而且体积小,便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