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5.18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IPC分类号C02F1/28; C02F1/40; C02F101/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包括纤维丝(1)和蒙脱土颗粒(2),通过针刺技术将纤维丝中段部分(3)紧紧包裹住蒙脱体颗粒成球状包裹体(4),没有参与包裹蒙脱土颗粒的纤维丝部分则自然分散在球状包裹体的四周。这种纤维球可吸收清除含油污水中的残余油和重金属离子,其不易上浮和弹性变形,有利于提高对污水的过滤效果,该纤维球原料成本低,加工容易,适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丝(1)和蒙脱土颗粒(2),通过针刺技术将纤维丝中段部分(3)紧紧包裹住蒙脱体颗粒成球状包裹体(4),球状包裹体直径1~5cm,纤维丝中段部分占纤维丝总长度的1/3~2/3,没有参与包裹蒙脱土颗粒的纤维丝部分则自然分散在球状包裹体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丝中段部分占纤维丝总长度优选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其特征在于,由纤维丝中段部分紧紧包裹蒙脱土颗粒所形成的球状包裹体的直径优选为3cm。
说明书
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滤料。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部分油田开采进入到“三采”阶段,地下开采情况更为复杂,因此驱油技术被应用。而驱油作业中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易使地下岩石中重金属溶解,造成开采出来的石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重金属离子,这也相应引起了需进一步处理的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也较高,因此对这种三采阶段的含油污水既需清除残余油,也需降低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
目前对含油污水的过滤处理,油田企业常采用纤维球类的弹性滤料。与传统的刚性颗粒滤料,如煤、石英砂及核桃壳等相比,纤维球类的弹性滤料具有孔隙率高、截污能力强,过滤效果优的特点。例如文献ZL01267407.9、ZL200620041724.1公开了两种纤维球滤料,该纤维球滤料其空隙率高,空隙分布为上大下小,具有滤速高、截泥量大等优点。然而这类纤维球没有吸附重金属离子能力,因而作为滤料不能有效降低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同时这类纤维球滤料易上浮和弹性变形,影响了其对污水的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包括纤维丝(1)和蒙脱土颗粒(2),通过针刺技术将纤维丝中段部分(3)紧紧包裹住蒙脱体颗粒成球状包裹体(4),球状包裹体直径1~5cm,纤维丝中段部分占纤维丝总长度的1/3~2/3,没有参与包裹蒙脱土颗粒的纤维丝部分则自然分散在球状包裹体的四周,纤维球呈现一种众多纤维丝聚集在中心球状包裹体的结构形状。
优选的,所述纤维丝中段部分占纤维丝总长度的1/2。
优选的,由纤维丝中段部分紧紧包裹蒙脱土颗粒所形成的球状包裹体的直径为3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结构是一种由含蒙脱土颗粒的球状包裹体组成,包裹体周围是向外发散的纤维丝,包裹体是利用针刺技术使纤维丝形成壳层并将蒙脱土颗粒包裹所形成,这种针刺技术也将纤维丝贯穿于球状包裹体内并穿梭于蒙脱土颗粒之间。当遇到含油污水时,纤维球的球状包裹体内的蒙脱土颗粒因水合作用膨胀,但被周围的纤维丝壳层紧紧包裹住不会泄露出来。蒙脱土是一种无机层状矿物,比表面积大,其层板带负电荷,蒙脱土层板间可进行离子交换,蒙脱土对污水中带正电荷的重金属阳离子具有优异的吸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清除含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纤维球,纤维球最外层的且向外发散分布的纤维丝可吸收清除含油污水中的残余油,位于纤维球中心的球状包裹体内的蒙脱土颗粒可吸收清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球状包裹体内的蒙脱土颗粒为无机矿物,密度较大,使得纤维球不易上浮,针刺技术也使得球状包裹体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纤维球弹性变形小,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纤维球可用于油田开采、石油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所涉及的含油污水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