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高效去除氨氮用污水处理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9-10-29 14:24:37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08.06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04;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部水平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上设有引水泵,所述引水泵上连接有延伸至净化池内的布水管,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通过引泥组件相连的污泥厌氧消化池,所述污泥厌氧消化池的一侧通过碳源输送组件与净化池相连,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设有布水层,所述布水层的下方设有位于净化池内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净化池的底部的排水池,所述排水池的内部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排水池的一侧设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本发明在碳源和填料的作用下对污水进行反硝化作用,水经由承托层和离子交换层过滤后排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内部水平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上设有引水泵,所述引水泵上连接有延伸至净化池内的布水管,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通过引泥组件相连的污泥厌氧消化池,所述污泥厌氧消化池的一侧通过碳源输送组件与净化池相连,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设有布水层,所述布水层的下方设有位于净化池内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净化池的底部的排水池,所述排水池的内部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排水池的一侧设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包括格栅框,所述格栅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带有若干格栅孔的格栅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泥组件包括一端与沉淀池相连另一端与污泥厌氧消化池相连的引泥管,所述引泥管上设有引泥泵和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输送组件包括一端与污泥厌氧消化池相连另一端与净化池相连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有输送泵和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层包括固定于净化池内的带有网孔的托板,所述托板上铺设有一层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上铺设有若干鹅卵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内设有若干固定于净化池内的竖直设置的填料筒,所述填料筒内填充有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天然沸石、粒径为0.1~0.5mm的河沙、粉煤灰和碳酸钙颗粒,其比例为3:4: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渗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包括由若干均匀铺设的鹅卵石和砂石组成,其比例为2:1。

  说明书

  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优质的清洁水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虽然在我国有着大量的水资源,但人均水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水资源受污染严重,对我国水污染的治理和水质的提高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如何将自然界中的非饮用水源中的氨氮浓度降低到三类地表水环境标准即小于1mg/l是当下研究的热点,目前,在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饮用水中,去除氨氮的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等等,这些水体的酸碱性和温度虽然可以改变,但运行成本很高,吸附法是利用氮与比表面积较大的材料之间具有物理或化学的亲和力进而将氮吸附去除的方法,具有占地少、方法简单、无二次污染、可二次利用、成本低廉等优势,但是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除氨氮效率低,且需要从外界单独的提高碳源,运行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去除氨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部水平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上设有引水泵,所述引水泵上连接有延伸至净化池内的布水管,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通过引泥组件相连的污泥厌氧消化池,所述污泥厌氧消化池的一侧通过碳源输送组件与净化池相连,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设有布水层,所述布水层的下方设有位于净化池内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净化池的底部的排水池,所述排水池的内部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离子交换膜,所述排水池的一侧设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包括格栅框,所述格栅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带有若干格栅孔的格栅板。

  进一步的,所述引泥组件包括一端与沉淀池相连另一端与污泥厌氧消化池相连的引泥管,所述引泥管上设有引泥泵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输送组件包括一端与污泥厌氧消化池相连另一端与净化池相连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有输送泵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层包括固定于净化池内的带有网孔的托板,所述所述托板上铺设有一层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上铺设有若干鹅卵石。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内设有若干固定于净化池内的竖直设置的填料筒,所述填料筒内填充有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包括天然沸石、粒径为0.1~0.5mm的河沙、粉煤灰和碳酸钙颗粒,其比例为3:4:2:1。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池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渗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层包括由若干均匀铺设的鹅卵石和砂石组成,其比例为2:1。

  本发明使用时将污水加入到沉淀池中,沉淀一端时间后启动饮水泵将污水由布水管抽入布水层中,污水抽完后启动引泥泵将污泥抽入污泥厌氧消化池内,经污泥厌氧消化池发酵后产生碳源通过输送泵和输送管输送至填料层内,污水经布水层首次拦截后将细小颗粒物截留后进入填料层,在碳源和填料的作用下对污水进行反硝化作用,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水管的阀门,水经由承托层和离子交换层过滤后排出,格栅的设置可以将污水中大的漂浮物滞留于格栅上,天然沸石和粉煤灰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提升了对氨氮的吸附性能,促进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碳酸钙颗粒提供反硝化作用所需的碱性环境。(发明人周其胤;赵军;贺振洲;高毛林;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