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9-12-19 13:46:54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10.18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IPC分类号C02F11/1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一污泥烘箱、一吸收塔、一解析塔、一回收塔和驱动装置,所述污泥烘箱的顶端与所述吸收塔通过第一空气管连通,底端与所述吸收塔通过第二空气管连通,所述吸收塔和所述解析塔内设置有盐溶液,两者之间通过浓盐溶液管和稀盐溶液管连通,所述解析塔与所述回收塔通过第三空气管连通,所述回收塔上设置有一水冷循环系统,所述水冷循环系统对所述回收塔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并将吸收的热量转移至所述盐溶液。本发明装机功率小,运行成本低,对能量利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拥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推广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污泥烘箱、一吸收塔、一解析塔、一回收塔和驱动装置,所述污泥烘箱上设置有一湿泥进料口和一干泥出料口,所述污泥烘箱的顶端与所述吸收塔通过第一空气管连通,所述污泥烘箱的底端与所述吸收塔通过第二空气管连通,所述吸收塔和所述解析塔内设置有盐溶液,所述吸收塔与所述解析塔通过浓盐溶液管和稀盐溶液管连通,所述解析塔与所述回收塔上分别设置有一空气入口和一空气出口,所述解析塔与所述回收塔通过第三空气管连通,所述回收塔上设置有一水冷循环系统,所述水冷循环系统对所述回收塔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并将吸收的热量转移至所述盐溶液,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流体在塔和管道内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烘箱内设置有多层的传动网带,所述污泥烘箱的顶端设置有一集气装置和一除尘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系统包括一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回收塔通过一热水管和一冷水管连通,所述冷却器内设置有一冷却水入口和一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将流过所述回收塔的热水管内的热水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系统还包括一蒸汽加热器,所述蒸汽加热器上设置有一蒸汽入口和一冷凝水出口,所述热水管穿过所述蒸汽加热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系统还包括一换热器,所述浓盐溶液管和所述热水管均穿过所述换热器,且相互逆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上还设置有一外排口,所述外排口与所述热水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所述解析塔和所述回收塔内分别设置有一喷淋装置,所述稀盐溶液管与所述解析塔内的喷淋装置连通,所述浓盐溶液管与所述吸收塔内的喷淋装置连通,所述冷水管与所述回收塔内的喷淋装置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管上的风机、设置在所述稀盐溶液管上的稀盐溶液泵、设置在所述浓盐溶液管上的浓盐溶液泵、设置在所述空气入口处的引风机和设置在所述热水管上的水循环泵。

  说明书

  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污泥减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污水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最终产物污泥量也在不断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仅市政污泥产量(含水率80%)将达到6000~9000万吨。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无机颗粒、细菌菌体、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为了避免二次污染必须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稳定处理。我国的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传统的填埋等粗放式处理方法难以持续进行,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将是环保领域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污泥焚烧技术是国内外公认最彻底的处置方法,是生化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必然途径。污泥在未干化减量前热值较低,直接焚烧需要加热大量燃料,导致焚烧运行费用较高,极大地阻碍了焚烧工艺的推广应用,目前污泥无害化处置领域亟需一种成熟高效节能的污泥干燥技术衔接前后段工艺。

  传统热干化技术能耗高、维护保养成本高、需配套复杂的尾气处理系统等缺点,正被逐渐淘汰,现应用较多的污泥低温热泵干化技术利用电为驱动力,采用热泵原理回收空气水分的凝结潜热加热空气,达到干燥物料目的的一种装置。污泥低温热泵干化技术是除湿(去湿干燥)与热泵(能量回收)的结合,实现了干燥过程中能量的循环利用,相较传统的热干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实际工程中经常面临项目地变压器容量不足而蒸汽富裕的情况,制约了污泥干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热泵污泥干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面临项目地变压器容量不足而蒸汽富裕的情况,制约了其进一步推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一污泥烘箱、一吸收塔、一解析塔、一回收塔和驱动装置,所述污泥烘箱上设置有一湿泥进料口和一干泥出料口,所述污泥烘箱的顶端与所述吸收塔通过第一空气管连通,所述污泥烘箱的底端与所述吸收塔通过第二空气管连通,所述吸收塔和所述解析塔内设置有盐溶液,所述吸收塔与所述解析塔通过浓盐溶液管和稀盐溶液管连通,所述解析塔与所述回收塔上分别设置有一空气入口和一空气出口,所述解析塔与所述回收塔通过第三空气管连通,所述回收塔上设置有一水冷循环系统,所述水冷循环系统对所述回收塔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并将吸收的热量转移至所述盐溶液,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流体在塔和管道内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烘箱内设置有多层的传动网带,所述污泥烘箱的顶端设置有一集气装置和一除尘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循环系统包括一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回收塔通过一热水管和一冷水管连通,所述冷却器内设置有一冷却水入口和一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将流过所述回收塔的热水管内的热水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循环系统还包括一蒸汽加热器,所述蒸汽加热器上设置有一蒸汽入口和一冷凝水出口,所述热水管穿过所述蒸汽加热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循环系统还包括一换热器,所述浓盐溶液管和所述热水管均穿过所述换热器,且相互逆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上还设置有一外排口,所述外排口与所述热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所述解析塔和所述回收塔内分别设置有一喷淋装置,所述稀盐溶液管与所述解析塔内的喷淋装置连通,所述浓盐溶液管与所述吸收塔内的喷淋装置连通,所述冷水管与所述回收塔内的喷淋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管上的风机、设置在所述稀盐溶液管上的稀盐溶液泵、设置在所述浓盐溶液管上的浓盐溶液泵、设置在所述空气入口处的引风机和设置在所述热水管上的水循环泵。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通过盐溶液、空气对水分进行吸收转移,形成了水在气液两相的转换效果,实现了污泥烘干过程中能量的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蒸汽利用率,在装机容量有限制而蒸汽富裕的污泥减量化领域,本发明装机功率小,运行成本低,对能量利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拥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推广意义;并且,本发明的多相除湿污泥干化系统在对能量进行循环利用的同时,也仅仅只有常温的空气和冷凝水等排出物,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破坏,为环保型污泥干化系统。(发明人王亮亮;王迪;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