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3.30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IPC分类号B01D33/27; B01D33/76; C02F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支架以及支架顶端固定连接的横转架,所述横转架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上转套,且上转套底端固定连接有下转套,所述下转套底端固定连接有筛板,且筛板外侧开设有膨胀端口,所述支架内侧固定连接有外转环,且外转环与膨胀端口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半球形筛板结构,实现了筛板对于生活污水中固体杂质进行分离处理,采用侧面开口出料结构,实现了将固体杂质与淤泥通过不同的出口排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支架(1)以及支架(1)顶端固定连接的横转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转架(6)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上转套(4),且上转套(4)底端固定连接有下转套(7),所述下转套(7)底端固定连接有筛板(10),且筛板(10)外侧开设有膨胀端口(11),所述支架(1)内侧固定连接有外转环(2),且外转环(2)与膨胀端口(1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转架(6)内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9),且驱动电机(9)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下转套(7)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且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3)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环(2)底端开设有环形料口(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料口(8)内侧固定连接有漏斗口(12),且漏斗口(12)中心轴与筛板(10)中心轴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10)呈半球形结构,所述筛板(10)上下两侧互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料口(8)以及漏斗口(12)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说明书
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 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在污水排放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于污水内沉积的污泥进行处理,然而现有的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时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往往会将生活污水污泥进行清理,然而清理后的污泥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石质与金属杂质,使得污泥干燥处理过程中对于设备造成碰撞损伤;其次,生活污水中杂质在过滤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分选处产生堵塞,且清理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污泥与石质之间互相分离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污水分离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支架以及支架顶端固定连接的横转架,所述横转架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上转套,且上转套底端固定连接有下转套,所述下转套底端固定连接有筛板,且筛板外侧开设有膨胀端口,所述支架内侧固定连接有外转环,且外转环与膨胀端口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横转架内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下转套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转环底端开设有环形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环形料口内侧固定连接有漏斗口,且漏斗口中心轴与筛板中心轴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筛板呈半球形结构,所述筛板上下两侧互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环形料口以及漏斗口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半球形筛板结构,由于采用了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实现了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以及下转套的转动,又由于采用了下转套内腔固定连接的筛板,以及筛板的半球形结构,同时由于采用了筛板上下两侧的筛孔连通结构,实现了筛板对于杂质与淤泥进行分离处理。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侧面开口出料结构,由于采用了下转套外侧开设的膨胀端口,以及膨胀端口与外转环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膨胀端口将石块进行离心甩出,又由于采用了筛板中心轴与漏斗口中心轴之间的重合,实现了将各种杂质与淤泥通过不同的出口排出处理。(发明人何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