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1.05.18
公开日期2021.12.03
IPC分类C02F3/30;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内罐,内罐顶部安设有内罐盖,内罐与内罐盖之间的密封腔构成厌氧反应区,内罐底部设有进水口,厌氧反应区的上端安设有厌氧三相分离器,内罐外侧套设有外罐,内罐与外罐之间的空腔构成缺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内经过厌氧三相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水导流至缺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内经过缺氧反应后的污水导流至好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内设有好氧三相分离器,好氧反应区上端开设有出水口,好氧三相分离器底部与缺氧反应区连通,缺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底部均安设有曝气器。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厌氧反应区采用内外包覆结构,使得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对厌氧反应区进行检修。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罐(1),所述内罐(1)顶部安设有内罐盖(2),所述内罐(1)与内罐盖(2)之间的密封腔构成污水进行厌氧反应的厌氧反应区(3),所述内罐(1)底部设有与外部污水源连通的进水口(4),所述厌氧反应区(3)的上端安设有用于对厌氧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固、液、气三相分离的厌氧三相分离器(5),所述内罐(1)外侧套设有外罐(6),所述内罐(1)与外罐(6)之间的空腔构成污水进行缺氧反应的缺氧反应区(7),所述厌氧反应区(3)内经过厌氧三相分离器(5)处理后的污水导流至所述缺氧反应区(7),所述内罐(1)与外罐(6)之间的空腔还构成污水进行好氧反应的好氧反应区(8),所述缺氧反应区(7)内经过缺氧反应后的污水导流至所述好氧反应区(8),所述好氧反应区(8)内设有用于对好氧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固、液、气三相分离的好氧三相分离器(9),所述好氧反应区(8)上端开设有用于将好氧三相分离器(9)处理后的液体排出的出水口(10),所述好氧三相分离器(9)底部与所述缺氧反应区(7)连通,所述缺氧反应区(7)和好氧反应区(8)底部均安设有曝气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6)与所述内罐(1)之间安设有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3),所述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3)将所述外罐(6)与所述内罐(1)之间的空腔隔成所述缺氧反应区(7)和好氧反应区(8),所述第一隔板(12)上端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121),所述好氧三相分离器(9)安设于所述第二隔板(13)靠近所述好氧反应区(8)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5)包括若干个并排排列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分离板(51)和若干个并排排列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分离板(52),所述第一分离板(51)和第二分离板(52)均为由两块直板斜向上延伸相交形成的角板结构,两直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朝上,所述第二分离板(52)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51)的下侧,所述第一分离板(51)和所述第二分离板(52)左右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分离板(51)和所述第二分离板(52)之间形成厌氧间隙(53),所述第一分离板(51)的顶部连通有集气管(54),所述集气管(54)远离所述第一分离板(51)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分离板(51)、第二分离板(52)和内罐(1)围成的沉淀区上端安设有厌氧集水槽(55),所述厌氧集水槽(55)与所述缺氧反应区(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板(52)两直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分离板(51)两直板之间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集水槽(55)安设在所述内罐(1)的内壁,所述厌氧集水槽(55)为圆环形槽或长条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三相分离器(9)包括导流板(91)、挡水板(92)、填料板(93)、挡泥板(94)和好氧集水槽(95),所述导流板(91)平行安设在所述挡水板(92)的外侧且与所述挡水板(92)形成好氧间隙(96),所述导流板(91)和挡水板(92)均由下端斜板和上端竖直板一体成型,所述挡水板(92)的上端高于所述导流板(91),挡水板(92)的下端长度短于所述导流板(91)的下端长度,所述导流板(91)、内罐(1)、外罐(6)和第二分离板(52)形成的沉淀区内安设有倾斜的填料板(93),所述沉淀区上端安设有好氧集水槽(95),所述好氧集水槽(95)与所述出水口(10)连通,所述沉淀区底部与所述缺氧反应区(7)连通,所述挡泥板(94)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罐(1),所述挡泥板(94)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罐(1)外壁成一定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区(3)底部安设有布水器(14),所述布水器(14)与所述进水口(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6)顶部安设有外罐盖(15),所述外罐盖(15)上开设有进气孔(151)。
说明书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领域中生化处理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污水生化处理常分为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污水处理设备设施中微生物量的多少决定了污水生化处理的效果,提高污水处理设备设施的微生物量的方法主要是无动力的三相分离(固液气)和有动力的固液分离(如MBR等)等方式。
专利“一种新型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专利号:201521126921.9)公开了“罐体,所述罐体内具有反应室,所述反应室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反应室分成厌氧反应室和位于所述厌氧反应室上面的好氧反应室,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用于使废水从所述厌氧反应室间单向流入所述好氧反应室的通水孔,所述厌氧反应室具有废水进口,所述好氧反应室具有呼吸口”,该专利存在如下缺陷:1、该专利没有设置缺氧反应室,不能对污水进行反硝化反应,因此无法去除污水中的硝酸氮(NO3-N)及悬浮物,使污水净化不彻底;2、厌氧反应室位于好氧反应室下方的罐体内,厌氧反应室为封闭式结构,不便于对厌氧反应室进行日常维护检修;3、厌氧反应室与好氧反应室上下叠设在一起,使反应池的上下空间内受上极大限制,对厌氧反应室与好氧反应室进行曝气时,由于厌氧反应室与好氧反应室内的高度有限,厌氧反应室与好氧反应室内的悬浮体向上流动的高度也有限,从而导致厌氧与好氧反应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内罐,所述内罐顶部安设有内罐盖,所述内罐与内罐盖之间的密封腔构成污水进行厌氧反应的厌氧反应区,所述内罐底部设有与外部污水源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厌氧反应区的上端安设有用于对厌氧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固、液、气三相分离的厌氧三相分离器,所述内罐外侧套设有外罐,所述内罐与外罐之间的空腔构成污水进行缺氧反应的缺氧反应区,所述厌氧反应区内经过厌氧三相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水导流至所述缺氧反应区,所述内罐与外罐之间的空腔还构成污水进行好氧反应的好氧反应区,所述缺氧反应区内经过缺氧反应后的污水导流至所述好氧反应区,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设有用于对好氧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固、液、气三相分离的好氧三相分离器,所述好氧反应区上端开设有用于将好氧三相分离器处理后的液体排出的出水口,所述好氧三相分离器底部与所述缺氧反应区连通,所述缺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底部均安设有曝气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外罐与所述内罐之间安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外罐与所述内罐之间的空腔隔成所述缺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所述第一隔板上端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好氧三相分离器安设于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好氧反应区的一侧。
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包括若干个并排排列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分离板和若干个并排排列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分离板,所述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均为由两块直板斜向上延伸相交形成的角板结构,两直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朝上,所述第二分离板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的下侧,所述第一分离板和所述第二分离板左右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分离板和所述第二分离板之间形成厌氧间隙,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连通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远离所述第一分离板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分离板、第二分离板和内罐围成的沉淀区上端安设有厌氧集水槽,所述厌氧集水槽与所述缺氧反应区连通。
所述第二分离板两直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分离板两直板之间的夹角。
所述厌氧集水槽安设在所述内罐的内壁,所述厌氧集水槽为圆环形槽或长条形槽。
所述好氧三相分离器包括导流板、挡水板、填料板、挡泥板和好氧集水槽,所述导流板平行安设在所述挡水板的外侧且与所述挡水板形成好氧间隙,所述导流板和挡水板均由下端斜板和上端竖直板一体成型,所述挡水板的上端高于所述导流板,挡水板的下端长度短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长度,所述导流板、内罐、外罐和第二分离板形成的沉淀区内安设有倾斜的填料板,所述沉淀区上端安设有好氧集水槽,所述好氧集水槽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沉淀区底部与所述缺氧反应区连通,所述挡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罐,所述挡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罐外壁成一定角度。
所述厌氧反应区底部安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所述外罐顶部安设有外罐盖,所述外罐盖上开设有进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厌氧三相分离和好氧三相分离联用可以提高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内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微生物量,提高和保障污水生化处理的能力,同时好氧三相分离器与厌氧三相分离器集中在一体化设备内,不再设独立专门的沉淀池,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缺氧反应室,能对污水进行反硝化反应,因此有利于去除污水中的硝酸氮(NO3-N)及悬浮物,使污水净化更彻底。
3、本实用新型的好氧反应区设置在厌氧反应区外侧,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厌氧反应区采用内外包覆结构,且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厌氧反应区顶部均为开放式结构,便于对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厌氧反应区进行日常维护检修。
4、本实用新型的厌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采用内外包覆结构,使得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小,反应池的上下空间不受上限制,可以增加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厌氧反应区的反应高度,使厌氧、好氧及缺氧反应更充分。
5、好氧三相分离器底部与缺氧反应区连通,好氧反应后的污泥顺利流入缺氧反应区,有利于提高缺氧反应区微生物的含量。
(发明人: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