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2.25
申请日:2021.11.26
分类号:C02F11/125(2019.01)I;C02F11/143(2019.01)I;C02F11/147(2019.01)I;C02F103/14(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泥脱水技术领域。包括:絮凝机构,以及脱水机构;所述絮凝机构至少包括在转动的同时可上下移动的搅拌部,以及流体出口;所述脱水机构至少包括流体入口;所述搅拌部被设置在搅拌时从下至上运动至所述流体出口的最低处,实现裹挟沉淀的流体从所述流体出口流进流体出口内。本发明中搅拌部运动至流体出口的最低点时,絮凝箱的污泥流体高度高于流体出口最低高度时,污泥流体裹挟大颗粒的团状絮凝物流入脱水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流入脱水机构内的污泥流体单位时间内中大颗粒的团状絮凝物的含量增加,进而提高污泥脱水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机构,至少包括在转动的同时可上下移动的搅拌部,以及流体出口;其中,所述搅拌部的横截面为呈向上开口且具有预定角度的曲面;脱水机构,至少包括流体入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搅拌部被设置在搅拌时从下至上运动至所述流体出口的最低处,实现裹挟沉淀的流体从所述流体出口流进流体出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絮凝机构连接的分级反应机构;其中,所述分级反应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反应池以及与所述第一反应池连接的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被设置用于调节流体pH值,所述第二反应池被设置用于实现流体初级絮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机构还包括:具有絮凝腔的絮凝箱体,设于所述絮凝箱体一侧且具有混合腔的混合箱体,与所述混合箱体连通的污泥运输管路,设于所述混合箱体顶部的加药管路,以及设于所述絮凝箱内并沿絮凝箱中轴线设置的搅拌组件;其中,所述混合腔与絮凝腔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连通口设于靠近絮凝腔下端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构为叠螺机,所述叠螺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机体,设于所述机体内部且具有螺旋状叶片的螺旋轴,以及套接在所述螺旋轴外围的且由固定环和游动环交错层叠形成的叠螺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且具有外螺纹的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移动啮合连接的移动轴,设于所述移动轴下端的搅拌部,以及分别与所述传动轴与移动轴啮合连接的安装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由两组以预定角度镜像连接在所述移动轴下端的桨叶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下方且沿着所述移动轴长度方向从下至上设有若干组搅拌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与移动轴之间设有调节件,初始状态时所述桨叶与移动轴之间的初始角度小于预定角度,所述桨叶运动至所述流体出口的最低处时,所述调节件用于实现初始角度转变至预定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同轴设于所述移动轴内部;所述调节件为上端与所述传动轴底面滑动连接,下端与所述搅拌部铰接的直轴;所述移动轴上还开设有竖直槽。
10.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絮凝机构对流体进行絮凝;搅拌部在向上移动至流体出口的最低处过程中,搅拌部转动对混合流体进行搅拌,并将产生的沉淀带动至流体出口的最低点;裹挟沉淀的流体由流体出口流进流体入口并进入脱水机构内;脱水机构对裹挟沉淀的流体进行脱水处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包括:絮凝机构,至少包括在转动的同时可上下移动的搅拌部,以及流体出口;其中,所述搅拌部的横截面为呈向上开口且具有预定角度的曲面;脱水机构,至少包括流体入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搅拌部被设置在搅拌时从下至上运动至所述流体出口的最低处,实现裹挟沉淀的流体从所述流体出口流进流体出口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絮凝机构连接的分级反应机构;其中,所述分级反应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反应池以及与所述第一反应池连接的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被设置用于调节流体pH值,所述第二反应池被设置用于实现流体初级絮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流体在进入絮凝机构前进行分级反应;第一反应池先调节流体的pH;第二反应池使流体絮凝呈小颗粒。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机构还包括:具有絮凝腔的絮凝箱体,设于所述絮凝箱体一侧且具有混合腔的混合箱体,与所述混合箱体连通的污泥运输管路,设于所述混合箱体顶部的加药管路,以及设于所述絮凝箱内并沿絮凝箱中轴线设置的搅拌组件;其中,所述混合腔与絮凝腔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连通口设于靠近絮凝腔下端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絮凝箱内对污泥流体进行絮凝,搅拌组件在絮凝过程中,加快污泥流体与絮凝剂之间的反应,加速絮凝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脱水机构为叠螺机,所述叠螺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机体,设于所述机体内部且具有螺旋状叶片的螺旋轴,以及套接在所述螺旋轴外围的且由固定环和游动环交错层叠形成的叠螺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旋轴转动时,设在螺旋轴外围的多重固定环和游动环叠片相对移动,在重力作用下,水从相对移动的叠片间隙中滤出,实现快速浓缩。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且具有外螺纹的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移动啮合连接的移动轴,设于所述移动轴下端的搅拌部,以及分别与所述传动轴与移动轴啮合连接的安装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搅拌部边转动边上下移动,搅拌部带动将要沉降的大颗粒的团状絮凝物至流体出口的最低点,增加单位时间内流入脱水机构的大颗粒的团状絮凝物的含量,提高絮凝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部由两组以预定角度镜像连接在所述移动轴下端的桨叶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承载大颗粒的团状絮凝物。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部下方且沿着所述移动轴长度方向从下至上设有若干组搅拌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搅拌效果,提高絮凝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桨叶与移动轴之间设有调节件,初始状态时所述桨叶与移动轴之间的初始角度小于预定角度,所述桨叶运动至所述流体出口的最低处时,所述调节件用于实现初始角度转变至预定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搅拌部的角度可调节,从而实现增加搅拌部承载的大颗粒的团状絮凝物。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同轴设于所述移动轴内部;所述调节件为上端与所述传动轴底面滑动连接,下端与所述搅拌部铰接的直轴;所述移动轴上还开设有竖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轴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对搅拌部有一个推力,实现搅拌部角度变化,一种采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污泥脱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絮凝机构对流体进行絮凝;搅拌部在向上移动至流体出口的最低处过程中,搅拌部转动对混合流体进行搅拌,并将产生的沉淀带动至流体出口的最低点;裹挟沉淀的流体由流体出口流进流体入口并进入脱水机构内;脱水机构对裹挟沉淀的流体进行脱水处理。
有益效果:搅拌部从下至上或者从上至下对污泥流体进行搅拌,使得絮凝剂快速分散至污泥流体的各个位置,提高絮凝速度;当搅拌部运动至流体出口的最低点时,絮凝箱的污泥流体高度高于流体出口最低高度时,污泥流体裹挟大颗粒的团状絮凝物流入脱水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流入脱水机构内的污泥流体单位时间内中大颗粒的团状絮凝物的含量增加,进而提高污泥脱水效率。
(发明人: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