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热电厂废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3-2-24 10:25:5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1.04

申请日:2021.10.08

分类号:B01D29/05(2006.01)I;B01D29/64(2006.01)I;B01D29/86(2006.01)I;B01D29/94(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桶,处理桶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入液通道,处理桶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处理桶的前后内壁均固定有弧形插板,两个弧形插板内活动插接有柔性滤板,处理桶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处理桶并固定有转轴,转轴固定有三角板,三角板上固定有滤圈,且滤圈设置于柔性滤板的上方,滤圈内设置有传输机构,整个废水处理装置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使用灵活,针对废水初步处理较为重要的废固液分离步骤效果较好,且可批量持续性的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同时不会出现滤板堵塞的意外情况,制作成本不高,实用性强。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桶,所述处理桶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入液通道,所述处理桶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所述处理桶的前后内壁均固定有弧形插板,两个所述弧形插板内活动插接有柔性滤板,所述处理桶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处理桶并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上固定有滤圈,且滤圈设置于柔性滤板的上方,所述滤圈内设置有传输机构,且传输机构向滤圈的后侧延伸,所述滤圈的上方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L形固定板固定于处理桶的前侧壁上,所述风机的底部连通有出风容腔,所述风机的顶部通过连管连通有进风容腔,所述出风容腔与进风容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风孔;所述辅助机构通过风机向出风容腔排出的风吹向吸附在滤圈内壁顶部的固态残渣,使残渣配合自身重力向传输机构上掉落,并向外传输,所述进风容腔使风机通过连管向进风容腔上多个风孔产生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容腔和进风容腔均设置有与滤圈相匹配的弧度,且出风容腔和进风容腔与滤圈的距离设置小于十厘米,所述出风容腔设置于滤圈的正上方,所述进风容腔设置于滤圈的右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两个支板,两个所述支板均通过加固板固定于处理桶上,两个所述支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传送辊,两个所述传送辊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位于右侧所述支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板并与其中一个传送辊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板相靠近一端固定有导向板,且导向板与传送带相贴合,所述导向板与传送带的表面均经过光滑打磨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的圆周表面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刮板,且多个刮板均设为柔性材质,多个所述刮板与柔性滤板的内壁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的前后侧壁均固定有两个支撑脚,四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均固定有底座,且四个底座均设置有向上拔模的锥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设为L形,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处理桶的后侧壁设置有玻璃观察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滤板的顶部右侧固定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长度大于两个弧形插板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固板上均设置有两个斜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水处理装置在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时通常采用固定式的滤板进行过滤,但滤板是固定不动的,当废水中的固态渣体落到过滤板上时,过滤板上会残留大量的杂质和残渣,如果过滤板发生堵塞现象,废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大大降低了处理装置的废水处理效率,并且无法实现持续性的处理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桶,所述处理桶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入液通道,所述处理桶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所述处理桶的前后内壁均固定有弧形插板,两个所述弧形插板内活动插接有柔性滤板,所述处理桶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处理桶并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上固定有滤圈,且滤圈设置于柔性滤板的上方,所述滤圈内设置有传输机构,且传输机构向滤圈的后侧延伸,所述滤圈的上方设置有辅助机构。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L形固定板固定于处理桶的前侧壁上,所述风机的底部连通有出风容腔,所述风机的顶部通过连管连通有进风容腔,所述出风容腔与进风容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风孔。

优选的,所述出风容腔和进风容腔均设置有与滤圈相匹配的弧度,且出风容腔和进风容腔与滤圈的距离设置小于十厘米,所述出风容腔设置于滤圈的正上方,所述进风容腔设置于滤圈的右上方。

优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两个支板,两个所述支板均通过加固板固定于处理桶上,两个所述支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传送辊,两个所述传送辊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位于右侧所述支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板并与其中一个传送辊固定。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板相靠近一端固定有导向板,且导向板与传送带相贴合,所述导向板与传送带的表面均经过光滑打磨处理。

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圆周表面固定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刮板,且多个刮板均设为柔性材质,多个所述刮板与柔性滤板的内壁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处理桶的前后侧壁均固定有两个支撑脚,四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均固定有底座,且四个底座均设置有向上拔模的锥度。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设为L形,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处理桶的后侧壁设置有玻璃观察槽。

优选的,所述柔性滤板的顶部右侧固定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长度大于两个弧形插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两个所述加固板上均设置有两个斜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整个废水处理装置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使用灵活,针对废水初步处理较为重要的废固液分离步骤效果较好,且可批量持续性的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同时不会出现滤板堵塞的意外情况,制作成本不高,实用性强,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水处理装置在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时通常采用固定式的滤板进行过滤,但滤板是固定不动的,当废水中的固态渣体落到过滤板上时,过滤板上会残留大量的杂质和残渣,如果过滤板发生堵塞现象,废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大大降低了处理装置的废水处理效率,并且无法实现持续性的处理等问题,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热电厂废水通过装置中的入液通道持续性的向处理桶内注入,然后打开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及固定的三角板和滤圈逆时针转动,滤圈的转动会将处理桶内废水中的固态残渣吸附至滤圈内壁上,配合辅助机构,残渣到达滤圈内壁顶部后由于重力配合辅助机构会掉落至传输机构上并向外传输,而一些通过滤圈与处理桶内壁之间的缝隙掉落漏出的残渣会被柔性滤板过滤,废液会由处理桶底部的排液管向外排出,而处于滤圈至柔性滤板之间的残渣会由于滤圈的持续转动而被搅起,并漂浮至滤圈内壁上进行排出,柔性滤板的滤孔也不会由于固态残渣堵塞,并将整个柔性滤板插接在处理桶内壁上的两个弧形插板之间,此种可拆卸式的设计也能提高装置维护保养的便捷性,且装置可持续性地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

2、本方案中,辅助机构可以通过风机向出风容腔排出的风吹向吸附在滤圈内壁顶部的固态残渣,使残渣配合自身重力更有效的向传输机构上掉落,并向外传输,而进风容腔的设置可以让风机通过连管向进风容腔上多个风孔产生吸附效果,进而使位于滤圈的内壁右上方的固态残渣可以更好的吸附在滤圈内壁上,避免体积过大的残渣无法吸附在滤圈上,将出风容腔和进风容腔均设置有与滤圈相匹配的弧度配合出风容腔和进风容腔与滤圈的距离设置小于十厘米可提高出风容腔和进风容腔对滤圈内壁上吹动和吸附效果,进而让辅助机构的辅助效果更佳,将出风容腔设置于滤圈的正上方配合进风容腔设置于滤圈的右上方可适配整个滤圈的逆时针旋转,提高对固态残渣的排出效果,传输机构在滤圈上掉落的残渣向外排出时,通过打开第二电机,使传送辊带动整个传送带的传动,使位于滤圈内部的传送带将固态残渣持续性地向后侧排出,完成废水的初步过滤,与传送带相贴合的导向板的设置可以将传送带表面的固态残渣刮离传送带的表面,防止残渣粘附在传送带并在下方再次传送至处理桶内,柔性材质的多个刮板可对柔性滤板上滤孔的残渣进行搅动,不仅可防止柔性滤板上滤孔堵塞,同时也能提高对残渣的搅动效果,多个支撑脚和底座的设置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高度,并为装置提供支撑,在排液管上设置的电磁阀可更好地对排液管内排液流量进行控制,配合玻璃观察槽对处理桶内废液进行观察,使处理桶内废液容量一直处于合适的液位,进而达到最好的过滤效果,限位板的设置不仅可对柔性滤板插接的位置进行限制,同时也让装卸整个柔性滤板的便捷度更高,两个加固板配合其上的斜撑可提高整个传输机构与处理桶连接的稳定程度。

(发明人:陈杨阳;王梦丹;谢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