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11.29
申请日:2022.08.31
分类号:B01D36/04(2006.01)I;B01D29/64(2006.01)I;B01D29/96(2006.01)I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槽,用于对污水污泥的沉淀处理;抽泥泵,位于沉淀槽一侧的顶端;滤水槽,位于沉淀槽的一侧;存储槽,位于滤水槽远离沉淀槽的一侧。本发明,当第二通料管清理时,第一通料管可处于使用状态,从而使其在更换或清理的过程中无需预先停止设备的运行,也无需将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内部的污水抽出、清空,就能实现对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内部的滤芯进行更换或清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降低了滤芯更换或清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槽(1),用于对污水污泥的沉淀处理;抽泥泵(2),位于沉淀槽(1)一侧的顶端;滤水槽(3),位于沉淀槽(1)的一侧;存储槽(4),位于滤水槽(3)远离沉淀槽(1)的一侧;料管(5),位于滤水槽(3)的两侧且其中其中料管(5)与抽泥泵(2)的输出端连通;过滤组件(6),位于滤水槽(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且与滤水槽(3)活动连接;刮料组件(8),位于过滤组件(6)的内侧且与过滤组件(6)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滤筒(601),所述滤筒(60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设置有第二通料管(603),所述滤筒(60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料管(602),所述第二通料管(603)和第一通料管(602)十字交叉设置,且第一通料管(602)位于第二通料管(603)的下方,所述第二通料管(603)内部底端的两侧和第一通料管(602)内部的底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滤孔(604),所述第二通料管(603)和第一通料管(602)的内部皆设置有限位抵块(605),所述第二通料管(603)靠近沉淀槽(1)一侧的两端和第一通料管(602)一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缺口(606),所述滤筒(601)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弧形限位条(607),所述弧形限位条(607)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卡齿(808),所述滤筒(60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套杆(6014),所述滤筒(601)一端的一侧均匀转动连接有多组套筒(609),所述套筒(609)的数目为两组,且两组所述套筒(609)的内部皆设置有弹性件(6010),所述套筒(609)远离滤筒(601)的一端皆活动设置有延伸滤筒(601)内部的套杆(6011),所述套杆(6011)远离滤筒(601)的一端皆设置有滑块(6012),所述滑块(6012)的端面皆滚动连接有滚球(6013),所述套筒(609)皆通过销轴(7)与滤筒(60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槽(3)内部一端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与滑块(6012)相匹配的滑槽(301),所述套杆(6011)通过滑块(6012)和滑槽(301)的相互配合与滤水槽(3)滑动连接,所述滤水槽(3)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电机(302),所述电机(30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303),所述第一齿轮(3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贯穿至滤水槽(3)内部一端的转动杆(304),所述转动杆(304)的外部远离滤筒(6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305),所述转动杆(304)的外部靠近滤筒(601)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齿轮(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组件(8)皆包括刮件(801),所述刮件(801)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刮杆(802),所述刮杆(802)远离刮件(801)的一侧皆设置有与缺口(606)相匹配的限位块(8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306)通过卡齿(608)与弧形限位条(607)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滑槽(301)皆向右下方倾斜,且两组所述滑槽(301)向右下方倾斜的角度皆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03)的外直径是第二齿轮(305)外直径的两倍,且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305)的外侧套设有链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杆(6014)的底部设置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伸缩套杆(6014)通过轴承座和轴承的相互配合与滤水槽(3)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在对污水污泥进行过滤的过程中,其内部的滤芯需要定期更换或清理,然其在更换或清理的过程中需要预先停止设备的运行,并将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内部的污水抽出、清空,才能实现对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内部的滤芯进行更换或清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滤芯更换或清理的难度,还无法保证更换或清理滤芯的同时设备处于运行状态,从而降低了使用率,且每次断流和启动设备的过程中对能量的消耗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流式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包括:
沉淀槽,用于对污水污泥的沉淀处理;
抽泥泵,位于沉淀槽一侧的顶端;
滤水槽,位于沉淀槽的一侧;
存储槽,位于滤水槽远离沉淀槽的一侧;
料管,位于滤水槽的两侧且其中其中料管与抽泥泵的输出端连通;
过滤组件,位于滤水槽内部的中间位置处且与滤水槽活动连接;
刮料组件,位于过滤组件的内侧且与过滤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筒,所述滤筒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设置有第二通料管,所述滤筒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料管,所述第二通料管和第一通料管十字交叉设置,且第一通料管位于第二通料管的下方,所述第二通料管内部底端的两侧和第一通料管内部的底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滤孔,所述第二通料管和第一通料管的内部皆设置有限位抵块,所述第二通料管靠近沉淀槽一侧的两端和第一通料管一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缺口,所述滤筒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弧形限位条,所述弧形限位条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卡齿,所述滤筒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套杆,所述滤筒一端的一侧均匀转动连接有多组套筒,所述套筒的数目为两组,且两组所述套筒的内部皆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套筒远离滤筒的一端皆活动设置有延伸滤筒内部的套杆,所述套杆远离滤筒的一端皆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端面皆滚动连接有滚球,所述套筒皆通过销轴与滤筒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水槽内部一端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套杆通过滑块和滑槽的相互配合与滤水槽滑动连接,所述滤水槽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贯穿至滤水槽内部一端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远离滤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转动杆的外部靠近滤筒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齿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料组件皆包括刮件,所述刮件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刮杆,所述刮杆远离刮件的一侧皆设置有与缺口相匹配的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齿轮通过卡齿与弧形限位条啮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滑槽皆向右下方倾斜,且两组所述滑槽向右下方倾斜的角度皆为15°。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外直径是第二齿轮外直径的两倍,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侧套设有链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套杆的底部设置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伸缩套杆通过轴承座和轴承的相互配合与滤水槽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沉淀槽、抽泥泵、滤水槽、存储槽、料管、过滤组件、销轴和刮料组件,使用时,直接利用抽泥泵将位于沉淀槽内部的泥水或污泥抽出,并抽至第二通料管的内部,使经过的泥水或污泥经过第二通料管的左侧被导至其的右侧,同时位于泥水和污泥中的水渍经过第二通料管内部的滤孔导至滤水槽的内部,被截留的泥料导至存储槽的内部,当第二通料管的内部发生堵塞的现象后,直接使电机的输出端在电力作用下带动其输出端的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然后在链带的作用下直接带动第二齿轮和转动杆转动,同时使转动杆携带第三齿轮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三齿轮直接与弧形限位条底部的卡齿啮合连接,从而即可使第三齿轮对卡齿产生向左的拨动力,使弧形限位条携带滤筒以伸缩套杆为基点转动,并在弧形限位条的作用下使滤筒在旋转的同时缓缓上升,同时当滤筒移动时,会对套筒和套杆产生作用力,使套杆端面的滑块沿着倾斜的滑槽向左上方移动(套筒在随着滤筒移动的同时,利用销轴使套筒与滤筒之间转动连接,从而即可使套杆端面的滑块始终与滑槽处于连接状态),同时移动中的套筒和套杆之间的整体距离随着滤筒与滤水槽内壁一端之间的距离大小可随意调整,然后又能对滤筒的高度进行限位支撑,从而即可使滤筒上的第一通料管缓缓移动至两组料管相邻的一侧,并连通,然后即可对第二通料管内部的滤孔进行清理,清理方法为,直接向外拉拽限位块,使限位块携带刮杆和刮件向左移动,使限位块与第二通料管内部的缺口分离,然后经过反复拉拽,并旋转刮杆和刮件,即可对位于第二通料管内部的滤孔进行刮动清理或利用外部清理刷毛对滤孔进行清理,同时当第二通料管清理时,第一通料管可处于使用状态,从而使其在更换或清理的过程中无需预先停止设备的运行,也无需将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内部的污水抽出、清空,就能实现对污水污泥高效处理系统内部的滤芯进行更换或清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降低了滤芯更换或清理的难度,还保证更换或清理滤芯的同时设备始终处于运行状态,从而提高了使用率,且每次断流和启动设备的过程中对能量的消耗更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发明人:金君芳;王晓帅;王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