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7.08
申请日:2022.04.27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3/20(2006.01)N;C02F101/38(2006.01)N;C02F101/30(2006.01)N;C02F101/16(2006.01)N;C02F101/10
(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其包括预处理模块、SBBR反应器、生物处理模块、沸石处理模块以及电化学氧化模块;预处理模块包括进水室、出水室和格栅,进水室设有进水口;SBBR反应器包括处理槽和生物膜载体,处理槽的底部设有活性污泥,生物膜载体铺设在处理槽内,生物膜载体上设有功能菌群;生物处理模块包括菌藻区和滤食动物区,菌藻区内设有微藻层;沸石处理模块包括吸附槽和沸石层,沸石层位于吸附槽内;电化学氧化模块包括反应槽、阴阳电极板和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反应槽连接,阴阳电极板位于反应槽内,反应槽设有出水口,更好地去除废水中的COD和氨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进水室、出水室和格栅,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之间通过格栅隔开,所述进水室设有用于输入废水的进水口;SBBR反应器,所述SBBR反应器包括处理槽和生物膜载体,所述处理槽与所述出水室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处理槽的底部设有活性污泥,所述生物膜载体铺设在处理槽内,所述生物膜载体上设有功能菌群,所述功能菌群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生物处理模块,所述生物处理模块包括菌藻区和滤食动物区,所述菌藻区内设有微藻层,所述微藻层用于去除COD和氮磷,所述菌藻区与所述处理槽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菌藻区与所述滤食动物区相连通,所述滤食动物区用于去除藻类;沸石处理模块,所述沸石处理模块包括吸附槽和沸石层,所述吸附槽的顶部与所述滤食动物区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沸石层位于所述吸附槽内且铺设在吸附槽的中部;以及电化学氧化模块,所述电化学氧化模块包括反应槽、阴阳电极板和臭氧发生器,所述反应槽与所述吸附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反应槽相连接,所述阴阳电极板位于反应槽内,所述阴阳电极板用于与废水发生电氧化反应,所述反应槽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藻区内设有填料层,所述微藻层位于所述填料层上方,所述填料层用于支撑微藻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模块还包括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滤食动物区,所述收集槽与所述滤食动物区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动物区的顶部与所述吸附槽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滤食动物区的底部与所述菌藻区相连通,所述滤食动物区内设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位于所述滤食动物区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氧化模块还包括太阳能储能器和太阳能发电器,所述太阳能储能器安装在所述反应槽的顶端,所述太阳能储能器分别与阴阳电极板和臭氧发生器电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器与所述太阳能储能器电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器为所述太阳能储能器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处理模块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吸附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菌群为动胶杆菌属、丛毛单细胞菌、放线菌、丝状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利用格栅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和垃圾;S02、将废水通入SBBR反应器内,废水在处理槽经过曝气、沉淀、待机的同时,利用功能菌群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S03、将废水通入菌藻区,利用菌澡区中的微藻去除废水中的COD和氮磷;S04、将废水通入滤食动物区,利用滤食动物区中滤食动物捕食微藻;S05、将废水通入吸附槽,利用沸石层吸附悬浮性固体污染物和氮磷;S06、将废水通入反应槽,运行阴阳电极板和臭氧发生器,阴阳电极板与废水发生电氧化反应,臭氧发生器输出的臭氧与废水发生氧化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步骤S02后,将废水的溶解氧控制在4~6mg/L。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2中,曝气的时间为1~2h,沉淀的时间为0.5~1h,待机的时间为30~50min。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后仍存在大量含氮污染物及抗生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预处理模块、SBBR反应器、生物处理模块、沸石处理模块以及电化学氧化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进水室、出水室和格栅,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之间通过格栅隔开,所述进水室设有用于输入废水的进水口;所述SBBR反应器包括处理槽和生物膜载体,所述处理槽与所述出水室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处理槽的底部设有活性污泥,所述生物膜载体铺设在处理槽内,所述生物膜载体上设有功能菌群,所述功能菌群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氮磷;所述生物处理模块包括菌藻区和滤食动物区,所述菌藻区内设有微藻层,所述微藻层用于去除COD和氮磷,所述菌藻区与所述处理槽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菌藻区与所述滤食动物区相连通,所述滤食动物区用于去除藻类;所述沸石处理模块包括吸附槽和沸石层,所述吸附槽的顶部与所述滤食动物区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沸石层位于所述吸附槽内且铺设在吸附槽的中部;所述电化学氧化模块包括反应槽、阴阳电极板和臭氧发生器,所述反应槽与所述吸附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反应槽相连接,所述阴阳电极板位于反应槽内,所述阴阳电极板用于与废水发生电氧化反应,所述反应槽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菌藻区内设有填料层,所述微藻层位于所述填料层上方,所述填料层用于支撑微藻层。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处理模块还包括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滤食动物区,所述收集槽与所述滤食动物区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滤食动物区的顶部与所述吸附槽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滤食动物区的底部与所述菌藻区相连通,所述滤食动物区内设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位于所述滤食动物区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化学氧化模块还包括太阳能储能器和太阳能发电器,所述太阳能储能器安装在所述反应槽的顶端,所述太阳能储能器分别与阴阳电极板和臭氧发生器电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器与所述太阳能储能器电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器为所述太阳能储能器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沸石处理模块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吸附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菌群为动胶杆菌属、丛毛单细胞菌、放线菌、丝状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一种使用所述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01、利用格栅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和垃圾;
S02、将废水通入SBBR反应器内,废水在处理槽经过曝气、沉淀、待机的同时,利用功能菌群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
S03、将废水通入菌藻区,利用菌澡区中的微藻去除废水中的COD和氮磷;
S04、将废水通入滤食动物区,利用滤食动物区中滤食动物捕食微藻;
S05、将废水通入吸附槽,利用沸石层吸附悬浮性固体污染物和氮磷;
S06、将废水通入反应槽,运行阴阳电极板和臭氧发生器,阴阳电极板与废水发生电氧化反应,臭氧发生器输出的臭氧与废水发生氧化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进一步地,经过步骤S02后,将废水的溶解氧控制在4~6mg/L。
进一步地,在步骤S02中,曝气的时间为1~2h,沉淀的时间为0.5~1h,待机的时间为30~50min。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SBBR反应器、生物处理模块、沸石处理模块以及电化学氧化模块联合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更好地去除废水中的COD和氨氮,且整个系统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污泥产生量小,菌-藻-滤食动物系统中,利用功能菌群的代谢作用以及微藻对氮磷的同化吸收作用可高效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氮磷,微藻类可经后续滤食动物的吸食而去除,提升出水水质。采用沸石吸附系统进一步去除生化系统出水中的氨氮,利用电化学氧化模块对养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有效去除抗生素类难降解污染物,提升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确保水质满足循环回用的要求。
(发明人:周文栋;陈益成;徐波;干仕伟;徐鑫;黄睦凯;谢永新;雒怀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