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固液分离器及工业废水浓缩分盐设备

发布时间:2023-9-16 8:54:0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7.12

申请日:2022.04.21

分类号:B01D29/64(2006.01)I;B01D29/50(2006.01)I;C02F9/14(2006.01)I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器及工业废水浓缩分盐装置,涉及过滤领域,固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水管,设于筒体的一端;出水管,设于筒体的另一端;内筒,设于筒体内;弧板,设于内筒靠近进水管的一端,弧板固定于内筒与筒体之间,弧板与内筒、筒体之间形成有缺口,缺口位于弧板的上侧;过滤网,设于内筒靠近进水管的一端内侧壁上;叶轮,沿筒体的周向转动连接于筒体内,叶轮位于进水管与内筒之间;刮动件,设于叶轮与过滤网之间且随叶轮转动,刮动件转动时于过滤网上刮动;以及过滤环网,套设于内筒靠近出水管的外侧壁上,过滤环网与筒体、内筒固定;筒体上设有排出口,排出口位于筒体的最低处。本申请具有无需拆卸固液分离器即可清理颗粒物的效果。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两端贯通;进水管(20),设于所述筒体(10)的一端;出水管(30),设于所述筒体(10)的另一端;内筒(40),设于所述筒体(10)内;弧板(50),设于所述内筒(40)靠近所述进水管(20)的一端,所述弧板(50)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筒(40)的外侧壁固定,所述弧板(50)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10)的内侧壁固定,所述弧板(50)与所述内筒(40)、所述筒体(10)之间形成有缺口(51),所述缺口(51)位于所述弧板(50)的上侧;过滤网(60),设于所述内筒(40)靠近所述进水管(20)的一端内侧壁上;叶轮(70),沿所述筒体(10)的周向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10)内,所述叶轮(70)位于所述进水管(20)与所述内筒(40)之间;刮动件(80),设于所述叶轮(70)与所述过滤网(60)之间且随所述叶轮(70)转动,所述刮动件(80)转动时于所述过滤网(60)端面上刮动,所述刮动件(80)包括刮片(81),所述刮片(81)延伸至所述内筒(40)与所述筒体(10)之间;以及过滤环网(90),套设于所述内筒(40)靠近所述出水管(30)的外侧壁上,所述过滤环网(90)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10)的内侧壁固定,所述过滤环网(90)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筒(40)的外侧壁固定;所述筒体(10)上设有排出口(11),所述排出口(11)位于所述筒体(10)的最低处,所述内筒(40)与所述筒体(10)之间的空间和所述排出口(11)互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11)毗邻所述过滤环网(9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81)包括导向部(811)和集料部(812),所述导向部(811)从所述筒体(10)的中心线沿径向朝向所述筒体(10)延伸,所述导向部(811)远离所述筒体(10)中心线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内筒(40)与所述筒体(10)之间,所述集料部(812)固定于所述导向部(811)远离所述筒体(10)的中心线的一端,所述集料部(812)向背向所述集料部(812)的转动方向呈内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的两端均设有导向筒(12),所述导向筒(12)的直径沿朝向所述筒体(10)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网刮件(110),所述环网刮件(110)包括转动环(111)和刮动叶片(112),所述转动环(111)套设于所述内筒(40)上且与所述内筒(40)转动连接,所述刮动叶片(112)设于所述转动环(111)的外侧壁上,液体从所述进水管(20)至所述出水管(30)的方向流动经过所述过滤环网(90)时,所述刮动叶片(112)于所述过滤环网(90)上刮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40)上套设有限位环(41),所述限位环(41)与所述内筒(40)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41)使得所述刮动叶片(112)与所述过滤环网(90)保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41)靠近所述转动环(111)的一侧设有密封环(411),所述转动环(111)上设有供所述密封环(411)插入并旋转的密封槽(1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40)于所述缺口(51)处设有挡板(42),所述挡板(42)的尺寸小于所述缺口(51)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2)的外侧壁上设有弧形板(43),所述弧形板(43)从所述挡板(42)朝向所述出水管(30)延伸设置。10.一种工业废水浓缩分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固液分离器。

发明内容

为了无需拆卸固液分离器即可清理颗粒物,本申请提供一种固液分离器及工业废水浓缩分盐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固液分离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固液分离器,包括:筒体,两端贯通;进水管,设于所述筒体的一端;出水管,设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内筒,设于所述筒体内;弧板,设于所述内筒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所述弧板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筒的外侧壁固定,所述弧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固定,所述弧板与所述内筒、所述筒体之间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弧板的上侧;过滤网,设于所述内筒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内侧壁上;叶轮,沿所述筒体的周向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内筒之间;刮动件,设于所述叶轮与所述过滤网之间且随所述叶轮转动,所述刮动件转动时于所述过滤网端面上刮动,所述刮动件包括刮片,所述刮片延伸至所述内筒与所述筒体之间;以及过滤环网,套设于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壁上,所述过滤环网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固定,所述过滤环网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筒的外侧壁固定;所述筒体上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筒体的最低处,所述内筒与所述筒体之间的空间和所述排出口互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时,叶轮在水流的驱使下转动,以带动刮动件在过滤网上刮动,过滤网上的颗粒物汇聚于刮动件上并于刮动件上做离心运动,当刮动件上的颗粒物达到一定量时,控制水流量加大,将颗粒物从缺口处冲入筒体与内筒、过滤环网、弧板形成的空间进行收集,颗粒物与水的混合物可经过排出口排出,使得无需拆卸固液分离器即可清理过滤网上的颗粒物。

可选的,所述排出口毗邻所述过滤环网设置。

可选的,所述刮片包括导向部和集料部,所述导向部从所述筒体的中心线沿径向朝向所述筒体延伸,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筒体中心线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内筒与所述筒体之间,所述集料部固定于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筒体的中心线的一端,所述集料部向背向所述集料部的转动方向呈内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片于过滤网上刮动时,颗粒物在导向部的引导下于集料部汇聚,以方便聚集颗粒物。

可选的,所述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直径沿朝向所述筒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颗粒物不易聚集于进水管与筒体的连接处以及出水管与筒体的连接处。

可选的,还包括环网刮件,所述环网刮件包括转动环和刮动叶片,所述转动环套设于所述内筒上且与所述内筒转动连接,所述刮动叶片设于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壁上,液体从所述进水管至所述出水管的方向流动经过所述过滤环网时,所述刮动叶片于所述过滤环网上刮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量冲击刮动叶片驱使刮动叶片相对内筒转动,刮取过滤环网上的颗粒物将颗粒物带动至内筒的下侧收集,实现了过滤环网上颗粒物的自动清理。

可选的,所述内筒上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使得所述刮动叶片与所述过滤环网保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对转动环抵接限位,使得刮动叶片与过滤环网保持抵接,以方便刮动叶片转动时对过滤环网上的颗粒物清理。

可选的,所述限位环靠近所述转动环的一侧设有密封环,所述转动环上设有供所述密封环插入并旋转的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插入密封槽对限位环与转动环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使得颗粒物不易进入转动环与内筒之间。

可选的,所述内筒于所述缺口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尺寸小于所述缺口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筒体与内筒之间的水流不易朝向进水管倒卷。

可选的,所述挡板的外侧壁上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从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出水管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筒体与内筒之间的水流不易朝向进水管倒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业废水浓缩分盐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水浓缩分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固液分离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时,叶轮在水流的驱使下转动,以带动刮动件在过滤网上刮动,过滤网上的颗粒物汇聚于刮动件上并于刮动件上做离心运动,当刮动件上的颗粒物达到一定量时,控制水流量加大,将颗粒物从缺口处冲入筒体与内筒、过滤环网、弧板形成的空间进行收集,颗粒物与水的混合物可经过排出口排出,使得无需拆卸固液分离器即可清理过滤网上的颗粒物。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过滤时,叶轮在水流的驱使下转动,以带动刮动件在过滤网上刮动,过滤网上的颗粒物汇聚于刮动件上并于刮动件上做离心运动,当刮动件上的颗粒物达到一定量时,控制水流量加大,将颗粒物从缺口处冲入筒体与内筒、过滤环网、弧板形成的空间进行收集,颗粒物与水的混合物可经过排出口排出,使得无需拆卸固液分离器即可清理过滤网上的颗粒物;

2.水量冲击刮动叶片驱使刮动叶片相对内筒转动,刮取过滤环网上的颗粒物将颗粒物带动至内筒的下侧收集,实现了过滤环网上颗粒物的自动清理。

(发明人:任卫民;杨青峰)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