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3-10-20 11:27: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6.10

申请日:2022.03.29

分类号:C02F1/16(2006.01)I;C02F103/18(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除雾器冲洗接口经除雾器冲洗阀门与工艺水箱相连,所述除雾器排水接口与吸收塔浆池相连;废水泵入口管道排水接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废水排放阀门与废水回收坑的入口相连,废水回收坑的出口与浓缩塔浆池相连,另一路通过冲洗水排放阀门与冲洗水回收坑的入口相连通,冲洗水回收坑的出口与吸收塔浆池相连,废水泵的泵出口管道上设置有泵出口管道冲洗接口,泵出口管道冲洗接口经泵出口管道冲洗阀门与工艺水箱相连,机封水注入接口经机封水阀门与工艺水箱相连,机封水排放接口与机封水回收坑相连,机封水回收坑与工艺水箱相连,该系统及方法具有节能及节水的特点。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器(1)、脱硫吸收塔(6)、废水增压风机(2)、废水浓缩塔(3)、烟道除雾器(5)、废水泵(12)、工艺水箱(11)、废水回收坑(17)、冲洗水回收坑(20)及机封水回收坑(24);除尘器(1)的烟气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脱硫吸收塔(6)的烟气入口相连,另一路与废水增压风机(2)的入口相连,废水增压风机(2)的出口与废水浓缩塔(3)的烟气入口相连,废水浓缩塔(3)的烟气出口与烟道除雾器(5)的烟气入口相连通,烟道除雾器(5)的烟气出口与脱硫吸收塔(6)的烟气入口相连,脱硫吸收塔(6)的下部为吸收塔浆池(7),废水浓缩塔(3)的下部为浓缩塔浆池(4);烟道除雾器(5)上设置有除雾器冲洗接口(9)及除雾器排水接口(10),所述除雾器冲洗接口(9)经除雾器冲洗阀门(8)与工艺水箱(11)相连,所述除雾器排水接口(10)与吸收塔浆池(7)相连;浓缩塔浆池(4)的出口经泵入口阀门(15)与废水泵(12)的泵入口管道相连,所述泵入口管道上设置有泵入口管道排水接口(16),泵入口管道排水接口(16)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废水排放阀门(18)与废水回收坑(17)的入口相连,废水回收坑(17)的出口与浓缩塔浆池(4)相连,另一路通过冲洗水排放阀门(19)与冲洗水回收坑(20)的入口相连通,冲洗水回收坑(20)的出口与吸收塔浆池(7)相连,废水泵(12)的泵出口管道上设置有泵出口管道冲洗接口(13),泵出口管道冲洗接口(13)经泵出口管道冲洗阀门(14)与工艺水箱(11)相连;废水泵(12)上设置有机封水注入接口(22)及机封水排放接口(23),其中,机封水注入接口(22)经机封水阀门(21)与工艺水箱(11)相连,机封水排放接口(23)与机封水回收坑(24)相连,机封水回收坑(24)与工艺水箱(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风机冷却装置(25);废水增压风机(2)通过机械装置与增压风机冷却装置(2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塔(28);增压风机冷却装置(25)上设置有增压风机冷却水入口(26)及增压风机冷却水出口(27),增压风机冷却水入口(26)及增压风机冷却水出口(27)与冷却塔(28)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除雾器排水接口(10)的高度高于吸收塔浆池(7)。

5.一种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工艺水箱(11)输出的工艺水作为冲洗水进入到烟道除雾器(5)中,对烟道除雾器(5)进行冲洗,然后自流进入到吸收塔浆池(7)中;浓缩塔浆池(4)中的废水通过废水泵(12)输送至废水浓缩塔(3)中与烟气接触进行换热蒸发,或者将浓缩后的废水排出,当废水泵(12)运行时,泵入口阀门(15)处于开启状态,废水排放阀门(18)、冲洗水排放阀门(19)及泵出口管道冲洗阀门(14)均处于关闭状态,废水泵(12)及其管道中充满废水,当废水泵(12)停止运行时,则先关闭泵入口阀门(15),切断废水泵(12)与浓缩塔浆池(4)的连接通道,再打开废水排放阀门(18),将废水泵(12)及其管道中的废水排入废水回收坑(17)中,再将废水回收坑(17)中的废水输送到浓缩塔浆池(4),然后关闭废水排放阀门(18),打开泵出口管道冲洗阀门(14),利用工艺水箱(11)输出的工艺水对废水泵(12)及其管道进行冲洗,再打开冲洗水排放阀门(19),冲洗用的工艺水与残存废水混合后进入到冲洗水回收坑(20)中,最后输送到吸收塔浆池(7)中;当废水泵(12)运行时,机封水阀门(21)处于开启状态,工艺水箱(11)输出的工艺水作为机封水进入到废水泵(12)中,废水泵(12)输出的机封水排水进入到机封水回收坑(24)中,然后输送到工艺水箱(11)中回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压风机冷却装置(25)输出的冷却水进入到冷却塔(28)中散热,然后再返回至增压风机冷却装置(25)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尘器(1)输出的烟气分为主烟气及旁路烟气,其中,主烟气进入到脱硫吸收塔(6)中,旁路烟气通过废水增压风机(2)进入到废水浓缩塔(3)中,再通过烟道除雾器(5)除去烟气中携带的废水液滴后送入到脱硫吸收塔(6)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旁路烟气占全部烟气量的(10-5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具有节能及节水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包括除尘器、脱硫吸收塔、废水增压风机、废水浓缩塔、烟道除雾器、废水泵、工艺水箱、废水回收坑、冲洗水回收坑及机封水回收坑;

除尘器的烟气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脱硫吸收塔的烟气入口相连,另一路与废水增压风机的入口相连,废水增压风机的出口与废水浓缩塔的烟气入口相连,废水浓缩塔的烟气出口与烟道除雾器的烟气入口相连通,烟道除雾器的烟气出口与脱硫吸收塔的烟气入口相连,脱硫吸收塔的下部为吸收塔浆池,废水浓缩塔的下部为浓缩塔浆池;

烟道除雾器上设置有除雾器冲洗接口及除雾器排水接口,所述除雾器冲洗接口经除雾器冲洗阀门与工艺水箱相连,所述除雾器排水接口与吸收塔浆池相连;

浓缩塔浆池的出口经泵入口阀门与废水泵的泵入口管道相连,所述泵入口管道上设置有泵入口管道排水接口,泵入口管道排水接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废水排放阀门与废水回收坑的入口相连,废水回收坑的出口与浓缩塔浆池相连,另一路通过冲洗水排放阀门与冲洗水回收坑的入口相连通,冲洗水回收坑的出口与吸收塔浆池相连,废水泵的泵出口管道上设置有泵出口管道冲洗接口,泵出口管道冲洗接口经泵出口管道冲洗阀门与工艺水箱相连;

废水泵上设置有机封水注入接口及机封水排放接口,其中,机封水注入接口经机封水阀门与工艺水箱相连,机封水排放接口与机封水回收坑相连,机封水回收坑与工艺水箱相连。

本发明还包括增压风机冷却装置;废水增压风机通过机械装置与增压风机冷却装置相连。

本发明还包括冷却塔;增压风机冷却装置上设置有增压风机冷却水入口及增压风机冷却水出口,增压风机冷却水入口及增压风机冷却水出口与冷却塔相连通。

除雾器排水接口的高度高于吸收塔浆池。

本发明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工艺水箱输出的工艺水作为冲洗水进入到烟道除雾器中,对烟道除雾器进行冲洗,然后自流进入到吸收塔浆池中;

浓缩塔浆池中的废水通过废水泵输送至废水浓缩塔中与烟气接触进行换热蒸发,或者将浓缩后的废水排出,当废水泵运行时,泵入口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废水排放阀门、冲洗水排放阀门及泵出口管道冲洗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废水泵及其管道中充满废水,当废水泵停止运行时,则先关闭泵入口阀门,切断废水泵与浓缩塔浆池的连接通道,再打开废水排放阀门,将废水泵及其管道中的废水排入废水回收坑中,再将废水回收坑中的废水输送到浓缩塔浆池,然后关闭废水排放阀门,打开泵出口管道冲洗阀门,利用工艺水箱输出的工艺水对废水泵及其管道进行冲洗,再打开冲洗水排放阀门,冲洗用的工艺水与残存废水混合后进入到冲洗水回收坑中,最后输送到吸收塔浆池中;

当废水泵运行时,机封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工艺水箱输出的工艺水作为机封水进入到废水泵中,废水泵输出的机封水排水进入到机封水回收坑中,然后输送到工艺水箱中回用。

增压风机冷却装置输出的冷却水进入到冷却塔中散热,然后再返回至增压风机冷却装置中。

除尘器输出的烟气分为主烟气及旁路烟气,其中,主烟气进入到脱硫吸收塔中,旁路烟气通过废水增压风机进入到废水浓缩塔中,再通过烟道除雾器除去烟气中携带的废水液滴后送入到脱硫吸收塔中。

旁路烟气占全部烟气量的(10-5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节能节水型脱硫废水浓缩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具体操作时,烟道除雾器的排水自流进入到吸收塔浆池中,节省系统的能耗。另外,将废水泵停运后初期排放的废水及后期的冲洗排水分开收集,分别输送至浓缩塔浆池及吸收塔浆池,根据水质特点分开处理,既避免了已浓缩的高氯废水进入脱硫吸收塔,又避免了低氯的水进入废水浓缩塔,以节省系统能耗。具体的,已浓缩的高氯废水送入浓缩塔浆池中,以工艺水为主、但混入了少量液滴或废水的除雾器冲洗水和管道冲洗水排水进入吸收塔浆池中,洁净的机封水排水回到工艺水箱中回用,排水压力高的冷却水排水采用闭式循环的方式循环利用,最终达到节能及节水的目的。

(发明人:余福胜;雷鸣;牛拥军;牛国平;丹慧杰;贾兆鹏;王一坤;王定帮;王少亮;郭浩然;石振晶;薛国栋;武吉福;李斌;张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