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技术

发布时间:2023-11-2 14:36:1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12.16

申请日:2022.09.30

分类号:C01D5/00(2006.01)I;C01D3/08(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包括(a)将混合废盐加入溶盐罐中溶解;(b)将混合液输送至混凝沉淀池,液碱调节pH,加入PAM溶液、碳酸钠溶液进行絮凝沉降;排出废渣污泥后,进行中和;然后浸没式超滤处理,再次排出废渣污泥;(c)向浸没式超滤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双氧水,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纳滤处理,得到纳滤产水A和纳滤浓水A(d)将纳滤浓水A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稀释后再纳滤处理,得到纳滤产水B和纳滤浓水B,将纳滤浓水B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钠;将纳滤产水A和纳滤产水B合并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本发明实现了废盐中氯化钠、硫酸钠的高效分离提纯,避免了废盐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符合循环经济要求。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经预破碎的热解后混合废盐加入溶盐罐中进行溶解,得到混合液;溶盐罐包括回流管(5)、罐体(1)和均转动设于罐体(1)内的搅拌桨(2)、内破碎件(3)、外破碎件(4),所述罐体(1)包括上下间隔的顶板(11)、上隔板(12)和下隔板(13),所述外破碎件(4)套设在内破碎件(3)外圈,外破碎件(4)与内破碎件(3)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下料通道,所述内破碎件(3)包括上下相连的内轴部(31)和内下破碎部(32),所述内轴部(31)转动穿过顶板(11)、上隔板(12),所述外破碎件(4)包括上下相连的外轴部(41)和外下破碎部(42),所述外轴部(41)转动穿过下隔板(13),所述外下破碎部(42)内壁与内下破碎部(32)外壁上均圆周分布有切刀(6),所述内轴部(31)内开设有进料道(33),所述进料道(33)包括位于中心的A料道(331)和周向分布在内轴部(31)内的B料道(332),所述B料道(332)与下料通道连通,所述搅拌桨(2)的轴穿过A料道(331)并与内轴部(31)周向限位且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内破碎件(3)与外破碎件(4)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内破碎件(3)转动带动外破碎件(4)同向转动;所述罐体(1)内设有位于内破碎件(3)下方的可上下移动的底件(7),所述底件(7)将罐体(1)分隔成上腔(14)和下腔(15),所述内轴部(31)上方设有与进料道(33)连通的进料斗(8),所述下腔(15)底部与进料斗(8)之间连接有回流管(5),所述下腔(15)、回流管(5)内充满水;(b)将混合液输送至混凝沉淀池,加入液碱调节pH10-11,之后加入PAM溶液、碳酸钠溶液进行絮凝沉降;排出絮凝混合液中的部分废渣污泥后,将絮凝混合液输送至中和池,调节pH7-7.5;然后对中和液进行浸没式超滤处理,之后再次排出废渣污泥;(c)向浸没式超滤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双氧水,输送至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反应后对混合液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纳滤产水A和纳滤浓水A;(d)将纳滤浓水A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所得处理液采用冷凝水稀释后再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纳滤产水B和纳滤浓水B,将纳滤浓水B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钠固体;将纳滤产水A和纳滤产水B合并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e),将步骤(d)中蒸发结晶产生的冷凝水输送至水罐,用于步骤(a)中混合废盐的溶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混合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硫酸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混合废盐溶解液中水含量为2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絮凝沉降时,添加5-50ppmPAM溶液和50-500ppm的碳酸钠溶液,PAM溶液浓度为1-2wt‰,碳酸钠溶液浓度为10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浸没式超滤后的混合液与双氧水用量比为1吨:10kg,双氧水浓度为17.5w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得蒸发母液回流用于步骤(c)中纳滤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有效解决了现有废盐填埋处理成本高、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解后混合废盐分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经预破碎的热解后混合废盐加入溶盐罐中进行溶解,得到混合液;

(b)将混合液输送至混凝沉淀池,加入液碱调节pH10-11,之后加入PAM溶液、碳酸钠溶液进行絮凝沉降;排出絮凝混合液中的部分废渣污泥后,将絮凝混合液输送至中和池,调节pH7-7.5;然后对中和液进行浸没式超滤处理,之后再次排出废渣污泥;

(c)向浸没式超滤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双氧水,输送至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反应后对混合液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纳滤产水A和纳滤浓水A

(d)将纳滤浓水A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所得处理液采用冷凝水稀释后再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纳滤产水B和纳滤浓水B,将纳滤浓水B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钠固体;将纳滤产水A和纳滤产水B合并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

还包括步骤(e),将步骤(d)中蒸发结晶产生的冷凝水输送至水罐,用于步骤(a)中混合废盐的溶解。

步骤(a)中,混合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硫酸钠。

步骤(a)中,混合废盐溶解液中水含量为20wt%。

步骤(b)中,絮凝沉降时,添加5-50ppmPAM溶液和50-500ppm的碳酸钠溶液,PAM溶液浓度为1-2wt‰,碳酸钠溶液浓度为10wt%。

步骤(c)中,浸没式超滤后的混合液与双氧水用量比为1吨:10kg,双氧水浓度为17.5wt%。

步骤(d)中所得蒸发母液回流用于步骤(c)中纳滤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结合絮凝、超滤、催化氧化、纳滤、离子交换、蒸发结晶等工艺,运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废盐中氯化钠、硫酸钠的高效分离提纯,避免了废盐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符合循环经济要求。

(发明人:章澔;宋超;徐建明;顾文林;高伟;朱华峰)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