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中药废水处理集成装置

发布时间:2023-12-15 10:46:0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1.31

申请日:2022.11.10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03/34(2006.01)N;C02F1/66(2006.01)N;C02F3/30(2006.01)N;C02F1/52(2006.01)N;C02F1/24(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物理处理单元、第一调节池、动态处理单元、第二调节池、生化单元和高密度沉降池,所述物理处理单元包括集水井以及与之并联的事故池和气浮池,用于在集水井进水波动较大或pH值异常时,将异常水体排入事故池;所述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均设有供酸设备和供碱设备,用于调节进水pH值;所述动态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水解池和动态脱氮池,用于对经过过滤和调节的废水进行初步水解、脱氮;所述生化单元包括厌氧反应器和缺氧好氧池,用于进行生化处理;所述高密度沉降池由下至上包括混凝区、絮凝区和斜板沉淀区,混凝区连接第一混凝剂投加装置,絮凝区连接絮凝剂投加装置。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物理处理单元、第一调节池、动态处理单元、第二调节池、生化单元和高密度沉降池,所述物理处理单元包括集水井以及与之并联的事故池和气浮池,用于在集水井进水波动较大或pH值异常时,将异常水体排入事故池;所述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均设有供酸设备和供碱设备,用于调节进水pH值;所述动态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水解池和动态脱氮池,用于对经过过滤和调节的废水进行初步水解、脱氮;所述生化单元包括厌氧反应器和缺氧好氧池,用于进行生化处理;所述高密度沉降池由下至上包括混凝区、絮凝区和斜板沉淀区,混凝区连接第一混凝剂投加装置,絮凝区连接絮凝剂投加装置;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进水管、排泥口或回流口;厌氧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布水装置,布水装置包括分水包和若干个枝状配水管,分水包设在厌氧反应器的内壁上,并沿着厌氧反应器的周向环绕一周,分水包的任意位置均可连接厌氧反应器的进水管;若干个枝状配水管均匀、可拆卸地与分水包连接,枝状配水管的自由端伸向厌氧反应器内部,每个枝状配水管包括主管以及主管上的若干个配水软管,配水软管与对应的主管具有倾斜角度;主管的和配水软管的自由端均设有喷嘴;所述厌氧反应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穿入厌氧反应器,且竖直设置,搅拌轴底部设有四个辐射状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对应连接一个枝状配水管,用于带动枝状配水管转动;所述分水包外部对应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滑轨板槽和若干个支架,滑轨板槽设在分水包面对厌氧反应器内部的一面,并沿分水包布设,滑轨板槽为凹槽板,其凹槽向分水包方向凸出,并挤压分水包;所述支架一端连接厌氧反应器的内壁,另一端连接滑轨板槽边缘,用于固定滑轨板槽的位置;所述主管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布水部,固定部处于分水包内部,用于固定、支持连接部;连接部依次穿过分水包和滑轨板槽,用于连接固定部和布水部;布水部处于分水包外部,布水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连接若干个配水软管,形成树枝状,搅拌轴的连接杆连接布水部;固定部具有镂空的框架结构,使得分水包内的液体能够通过固定部流入连接部,同时不影响分水包内的水体流动;连接部和布水部均为中空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械格栅、集水井和气浮池,集水井的出口并联气浮池和事故池,事故池的出口连接气浮池;所述集水井内设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一pH计,集水井连接气浮池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泵和第一电磁阀,集水井连接事故池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泵和第二电磁阀,事故池连接气浮池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泵;第一液位计、第一pH计、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的出口连接第一调节池的进口,第一调节池内设有第二pH计,第一调节池连接第一供酸装置和第一供碱装置,第一调节池的出口通过第四泵连接动态水解池的进口;所述动态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水解池、动态脱氮池和中沉池,动态脱氮池内设有潜水搅拌机,中沉池用于泥水分离,中沉池设有第一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中沉池内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动态脱氮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厌氧沉淀池、缺氧好氧池和二沉池,厌氧沉淀池设有第二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厌氧沉淀池内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二沉池设有第三污泥回流管道和第四污泥回流管道,第三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二沉池内的部分污泥回流至缺氧好氧池,第四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二沉池内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动态脱氮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连接第二调节池的出水口,进水管上安装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是否进水以及进水的时间,并形成脉冲式进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分水包覆盖的厌氧反应器内壁上,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连接部衔接布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于滑轨板槽的凹槽内;布水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用于衔接第一开口,使得分水包内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流入布水部;布水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远离厌氧反应器内壁且伸向厌氧反应器内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设有可开关端盖或阀门,端盖或阀门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布水部的转动、脉冲进水与端盖或阀门连锁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连接部为套管结构,固定部套在连接部的外部,连接部通过弹簧连接厌氧反应器的内壁,连接部能够在分水包的水压推力下伸出分水包,使得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对接,分水包内水压降低时,弹簧将连接部拉回原来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物理处理单元、第一调节池、动态处理单元、第二调节池、生化单元和高密度沉降池,所述物理处理单元包括集水井以及与之并联的事故池和气浮池,用于在集水井进水波动较大或pH值异常时,将异常水体排入事故池;

所述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均设有供酸设备和供碱设备,用于调节进水pH值;

所述动态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水解池和动态脱氮池,用于对经过过滤和调节的废水进行初步水解、脱氮;所述生化单元包括厌氧反应器和缺氧好氧池,用于进行生化处理;

所述高密度沉降池由下至上包括混凝区、絮凝区和斜板沉淀区,混凝区连接第一混凝剂投加装置,絮凝区连接絮凝剂投加装置。

可选的,所述物理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械格栅、集水井和气浮池,机械格栅设在格栅渠内,格栅渠连接集水井的进口,集水井的出口并联气浮池和事故池,事故池的出口连接气浮池;

所述集水井内设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一pH计,集水井连接气浮池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泵和第一电磁阀,集水井连接事故池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泵和第二电磁阀,事故池连接气浮池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泵;

第一液位计、第一pH计、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由于中药车间在发生事故时,通常使得原水中药废水的pH值偏大或偏小,第一pH计与第一泵、第一电磁阀、第二泵、第二电磁阀、第三泵连锁控制。当第一pH计检测到集水井内的pH值持续正常时,第一泵、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泵、第二电磁阀、第三泵关闭,集水井内的废水可正常输入气浮池。当集水井内的pH异常时,第一泵、第一电磁阀、第三泵关闭,第二泵、第二电磁阀开启,集水井内的废水输入事故池。当集水井内的pH恢复正常时,即来水稳定后,第一泵、第一电磁阀、第三泵开启,事故池和集水井内的废水均能输入气浮池。通过对废水去向的自动控制,避免对系统造成冲击。

可选的,所述气浮池的出口连接第一调节池的进口,第一调节池内设有第二pH计,第一调节池连接第一供酸装置和第一供碱装置,第一调节池的出口通过第四泵连接动态水解池的进口。

可选的,所述动态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水解池、动态脱氮池和中沉池,动态脱氮池内设有潜水搅拌机,中沉池用于泥水分离,中沉池设有第一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中沉池内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动态脱氮池。

可选的,所述生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厌氧沉淀池、缺氧好氧池(A/O)和二沉池,厌氧沉淀池设有第二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厌氧沉淀池内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二沉池设有第三污泥回流管道和第四污泥回流管道,第三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二沉池内的部分污泥回流至缺氧好氧池,第四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二沉池内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动态脱氮池。

可选的,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进水管、排泥口或回流口;

厌氧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布水装置,布水装置包括分水包和若干个枝状配水管,分水包设在厌氧反应器的内壁上,并沿着厌氧反应器的周向环绕一周,分水包的任意位置均可连接厌氧反应器的进水管;

若干个枝状配水管均匀、可拆卸地与分水包连接,枝状配水管的自由端伸向厌氧反应器内部,每个枝状配水管包括主管以及主管上的若干个配水软管,配水软管与对应的主管具有倾斜角度;主管的和配水软管的自由端均设有喷嘴;

所述厌氧反应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穿入厌氧反应器,且竖直设置,搅拌轴底部设有四个辐射状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对应连接一个枝状配水管,用于带动枝状配水管转动,搅拌轴对应厌氧反应器中部的位置设有搅拌叶片。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连接第二调节池的出水口,进水管上安装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是否进水以及进水的时间,并形成脉冲式进水。

可选的,所述分水包为柔性材质,分水包的上下两侧边缘处通过刚性配件固定在厌氧反应器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分水包外部对应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滑轨板槽和若干个支架,滑轨板槽设在分水包面对厌氧反应器内部的一面,并沿分水包布设,滑轨板槽为凹槽板,其凹槽向分水包方向凸出,并挤压分水包;

所述支架一端连接厌氧反应器的内壁,另一端连接滑轨板槽边缘,用于固定滑轨板槽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主管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布水部,固定部处于分水包内部,用于固定、支持连接部;连接部依次穿过分水包和滑轨板槽,用于连接固定部和布水部;布水部处于分水包外部,布水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连接若干个配水软管,形成树枝状,搅拌轴的连接杆连接布水部;

固定部具有镂空的框架结构,使得分水包内的液体能够通过固定部流入连接部,同时不影响分水包内的水体流动;连接部和布水部均为中空管体。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分水包覆盖的厌氧反应器内壁上,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

连接部衔接布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于滑轨板槽的凹槽内;布水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用于衔接第一开口,使得分水包内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流入布水部;布水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远离厌氧反应器内壁且伸向厌氧反应器内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设有可开关端盖或阀门,端盖或阀门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布水部的转动、脉冲进水与端盖或阀门连锁控制。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与连接部为套管结构,固定部套在连接部的外部,连接部通过弹簧连接厌氧反应器的内壁,连接部能够在分水包的水压推力下伸出分水包,使得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对接,分水包内水压降低时,弹簧将连接部拉回原来的位置。

进一步可选的,厌氧反应器出水自流进入厌氧沉淀池,厌氧沉淀池设有排泥泵,将污泥回流至厌氧反应器,剩余污泥排放至污泥处理系统,排泥泵可以设定运行和停止时间,自动运行。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厌氧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缺氧好氧池,缺氧区设有潜水搅拌机,好氧区设有溶解氧仪和曝气装置,溶解氧仪和曝气装置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并连锁控制,自动调节曝气频率,节约能源;好氧区内设有气提装置,通过气提实现好氧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区;

好氧区的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好氧池,另一部分回流至动态脱氮池,剩余污泥排放至污泥处理系统。

可选的,所述高密度沉降池设有搅拌器,搅拌轴竖直贯穿斜板沉淀区、絮凝区和混凝区,搅拌轴处于絮凝区和混凝区的部分均匀设有搅拌叶片,处于斜板沉淀区的部分无搅拌叶片,搅拌轴贯穿斜板沉淀区的位置的斜板上设有通孔,不影响搅拌轴转动;斜板沉淀区的顶部出口连接巴歇尔槽,用于排出合格产水。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对于中药废水的污染物成分复杂、COD、总氮、总磷、悬浮物含量都较高的特点,选择“机械格栅-气浮-动态水解-动态脱氮-厌氧反应-A/O-二沉池-高密度沉降”的联合处理工艺;通过机械格栅和气浮,去除废水中的固体物质、悬浮物质,避免对后续污水处理产生影响;采用动态水解-动态脱氮-厌氧-A/O,去除废水中的总氮和COD,保证达标排放;动态脱氮池利用废水中的COD,在厌氧处理前去除一部分总氮,减轻后续A/O池的总氮去除负荷,降低A/O池设计池容,减少项目投资成本及占地面积;使用高密度沉降池,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COD、总磷、悬浮物等污染物,保障出水质量;以上各单元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确保整体的集成系统运行稳定,达标排放;

(2)整体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所述集水井、事故池和气浮池之间连锁控制,根据集水井内的pH值,判断是否启用事故池以及事故池向气浮池的排水,自动调节来水去向;根据集水井内的液位判断向气浮池的进水以及气浮池的启用、控制流量,防止池体抽空或者溢出;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各自加酸泵、加碱泵与对应的pH计联动,精准调节处理系统的pH值;好氧区的溶解氧仪与曝气装置连锁控制,自动调节曝气频率;通过以上措施,简化运行管理,降低运行费用;

(3)所述中药废水处理集成系统的投资、运行成本较低,降低了一次性投资;采用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动态脱氮池能够承受高负荷的原水、高密度沉降池沉降效果好。

(发明人:王慧芳;张传兵;杨伟;李玉东;孙振洲;郭丽娟;张勇;王彦军;赵尚民;胡进林;娄广亮;高德成)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