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07
申请日:2023.06.28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5F7/00(2006.01)I;C05G3/80(2020.01)I;C02F101/16(2006.01)N;C02F1/40(2023.01)N;C02F1/52(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1
/24(2023.01)N;C02F3/30(2023.01)N;C02F1/56(2023.01)N;C02F1/66(2023.01)N;C02F1/28(2023.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处理步骤为废水经隔油池沉淀过滤后通入厌氧池发酵,发酵后的厌氧出水进入气浮池曝气过滤,然后通入好氧池,经好氧池中的微生物反应处理后再通入沉淀池,沉淀出水过滤后达标排放,剩余污泥回流至污泥干化池,经干化脱水后滤饼进行填埋或堆肥处理,滤液回流至厌氧池再次循环处理排放。本发明以生化处理手段有效解决精细化工废水高COD、高氨氮的难题,且废水经处理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水通入隔油池中,收集油水混合液,然后往油水混合液中加入沉淀剂一,搅拌10-30min后过滤;S2:将隔油池中剩余废水和步骤S1中所得过滤液通入厌氧池,调节厌氧池中混合液的pH值为7-9,然后于20-40℃下厌氧处理30-80h,再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池中;S3:往气浮池加入沉淀剂二,搅拌10-30min,再气浮曝气10-20h,然后过滤;S4:调节步骤S3所得过滤液的pH值为7-9、含氧量为0.5-2mg/L,然后将其通入设置有生物膜反应器的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温度为15-35℃,过滤液在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24h;再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沉淀池中;所述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上附着有好氧细菌,好氧细菌与好氧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3-12:100;S5:调节沉淀池中废水的pH值为9-11,再加入沉淀剂三,搅拌10-30min后静置10-20h,然后过滤,过滤液排放,污泥送往污泥干化池;S6:污泥经干化脱水后滤饼进行填埋或堆肥处理,滤液回流至厌氧池再次循环处理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级处理池中的固液比为1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一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沉淀剂一与油水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4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二包括聚合氯化铁、聚硅酸硫酸铁和聚硅酸硫酸铝,聚合氯化铁、聚硅酸硫酸铁和聚硅酸硫酸铝的质量比为2-3:2-5:1-3,沉淀剂二与气浮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1:5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三为铝盐、聚丙烯酰胺或接枝淀粉,沉淀剂三与沉淀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1:35-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细菌包括复合菌种和硝化菌种,复合菌种和硝化菌种的质量比为2-7: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上还设置有陶粒、粉末活性炭、无烟煤、多孔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或多孔海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过滤所用装置为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或纤维吸附过滤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以解决COD和氨氮去除率不高、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COD和氨氮混合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废水通入隔油池中,收集油水混合液,然后往油水混合液中加入沉淀剂一,搅拌10-30min后过滤;
S2:将隔油池中剩余废水和步骤S1中所得过滤液通入厌氧池,调节厌氧池中混合液的pH值为7-9,然后于20-40℃下厌氧处理30-80h,再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池中;
S3:往气浮池加入沉淀剂二,搅拌10-30min,再气浮曝气10-20h,然后过滤;
S4:调节步骤S3所得过滤液的pH值为7-9、含氧量为0.5-2mg/L,然后将其通入设置有生物膜反应器的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温度为15-35℃,过滤液在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24h;再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沉淀池中;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上附着有好氧细菌,好氧细菌与好氧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3-12:100;
S5:调节沉淀池中废水的pH值为9-11,再加入沉淀剂三,搅拌10-30min后静置10-20h,然后过滤,过滤液排放,污泥送往污泥干化池;
S6:污泥经干化脱水后滤饼进行填埋或堆肥处理,滤液回流至厌氧池再次循环处理排放。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各级处理池中的固液比为10%-40%。
进一步,沉淀剂一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沉淀剂一与油水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40-60。
进一步,沉淀剂二包括聚合氯化铁、聚硅酸硫酸铁和聚硅酸硫酸铝,聚合氯化铁、聚硅酸硫酸铁和聚硅酸硫酸铝的质量比为2-3:2-5:1-3,沉淀剂二与气浮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1:50-100。
进一步,沉淀剂三为铝盐、聚丙烯酰胺或接枝淀粉,沉淀剂三与沉淀池中废水的质量比为1:35-100。
进一步,好氧细菌包括复合菌种和硝化菌种,复合菌种和硝化菌种的质量比为2-7:1-5。
进一步,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上还设置有陶粒、粉末活性炭、无烟煤、多孔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或多孔海绵。
进一步,步骤S5中过滤所用装置为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或纤维吸附过滤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合生物及化学方式对高COD、高氨氮废水进行处理,无需使用电化学方式,单位废水处理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好;
2.废水先经过固液分离,经除油处理后直接进入脱氮除磷步骤,避免了油脂负荷对厌氧消化过程和对好氧菌种产生抑制、造成微生物流失的不良反应,提高厌氧和好氧过程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3.产生的油脂沉淀富含N、P等养分和活性物质,可作为生产脂类产品的原料,实现资源再利用;
4.污泥经干化脱水后泥饼外运填埋或作堆肥化处理,可制成高质量的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人:胡水明;羊德文;郭元春;杨跃;周强;张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