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水解酸化池用排泥系统

发布时间:2025-1-11 8:56:4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10.13

申请日:2023.09.08

分类号:C02F11/122(2019.01)I;C02F11/13(2019.01)I;B01D21/24(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装置及工艺,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上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装置外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安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装置外壳内安装有减量化组件,所述减量化组件上连接有循环处理组件,所述装置外壳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水框,所述防水框内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装置不能够对污泥进行高效便捷的固液分离、干化等减量化处理和净化处理工作的问题。

17.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输送组件(2),所述装置外壳(1)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内安装有第二液压杆(5),所述第二液压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6),所述装置外壳(1)内安装有减量化组件(7),所述减量化组件(7)上连接有循环处理组件(8),所述装置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框(9),所述连接框(9)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水框(10),所述防水框(10)内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1),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框(9)内,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3),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3)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转动连接在衔接板(15)上,所述衔接板(15)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框(9)内,所述螺纹杆(14)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滤网板(16),所述第二滤网板(16)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框(9)内,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筒(17),所述下料筒(17)的底端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18),所述第四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杆(19),所述下料筒(17)的底部侧端连接有导流筒(20),所述导流筒(20)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1),所述复位弹簧(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挡板(22),所述磁性挡板(22)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流筒(20)内,所述第四伺服电机(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3),所述支撑板(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24),所述第二连接弹簧(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25),所述第二卡杆(25)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4)内,所述第二卡杆(25)的端部卡合连接在第二卡槽(26)内,所述第二卡槽(26)开设在收集箱(27)的侧端,所述收集箱(27)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8),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第一液压杆(201),所述第一液压杆(2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1)的侧端,所述第一液压杆(2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料筒(202),所述上料筒(20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0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旋杆(204),所述第一螺旋杆(2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板(205),所述上料筒(202)的顶部侧端连接有伸缩软管(206),所述伸缩软管(206)的另一端连接有导料框(207),所述导料框(207)的顶端连接有进料管(208),所述导料框(207)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所述减量化组件(7)包括第二伺服电机(70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01)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0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702),所述转动轴(702)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板(703)和转动杆(704),所述转动杆(70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705),所述传动轴(705)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导向块(706),所述导向块(706)限位滑动连接在导向框(707)内,所述导向框(707)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0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01)固定在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中心部位,所述防护板(703)的顶端面与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面相贴合,所述防护板(703)呈“十”字形,所述防护板(703)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所述导料框(207)底部开口的长度和宽度,所述导向框(707)的材质为大孔径网板,所述导向框(707)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安装板(708)的长度和厚度相等,所述安装板(708)的前后端面均与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安装板(708)内安装有电加热管(709),所述安装板(708)的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板(710),所述第一导热板(710)内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711),所述挤压弹簧(7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712),所述滑动块(712)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热板(710)内,所述滑动块(7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713),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侧端面上安装有导向轮(714),所述电加热管(709)等距分布在所述安装板(708)内,所述安装板(708)的底端面与所述连接框(9)的顶端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导热板(710)等距分布在所述安装板(708)的两侧,所述挤压弹簧(711)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导热板(710)内部两侧,所述挤压弹簧(711)通过所述滑动块(712)与所述第二导热板(71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导热板(713)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导向轮(714)等距分布在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两侧,所述导向轮(714)与所述第一导热板(710)一一对应,所述循环处理组件(8)包括排风扇(801),所述排风扇(801)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轴(705)上,所述传动轴(705)上固定连接有刮杆(802)和圆形齿轮(803),所述圆形齿轮(803)上啮合连接有内齿轮(804),所述内齿轮(804)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面上,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805),所述进气管(80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板(806),所述进气管(805)的另一端连接有处理框(807),所述刮杆(802)对称分布在所述传动轴(705)的顶端两侧,所述刮杆(802)的长度大于所述进气管(805)的底部开口半径,所述刮杆(802)的顶端面与所述第一滤网板(806)的底端面相贴合,所述处理框(807)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1)侧端面上,所述处理框(807)的底端连接有排气管(808),所述排气管(808)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1)侧端面上,所述处理框(807)内贯穿滑动连接有活性炭网板(809)和除潮网板(810),所述活性炭网板(809)和除潮网板(810)的端部均卡合连接在磁性框(811)内,所述磁性框(811)磁性吸附连接在所述处理框(807)的侧端,所述磁性框(8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812),所述第一连接弹簧(8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813),所述第一卡杆(813)滑动连接在所述磁性框(811)内,所述活性炭网板(809)和除潮网板(810)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814),所述第一卡杆(813)的端部卡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槽(814)内,所述活性炭网板(809)和除潮网板(810)相互贴合,所述活性炭网板(809)的形状大小与所述除潮网板(810)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活性炭网板(809)和所述除潮网板(810)均与所述处理框(807)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卡杆(813)对称分布在所述磁性框(81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卡杆(813)与所述第一卡槽(814)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202)的材质为滤网,所述上料筒(2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螺旋杆(204)的长度,所述第一螺旋杆(204)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高度,所述刮料板(205)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螺旋杆(204)的底端两侧,所述刮料板(205)的端面呈圆弧状,所述进料管(208)连接在所述导料框(207)的顶端中心部位,所述导料框(207)的底端面与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9)固定在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连接框(9)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3)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的两侧,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3)通过所述螺纹杆(14)与所述第二滤网板(16)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滤网板(16)的上下端面与所述连接框(9)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滤网板(16)的前后端面与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下料筒(17)位于所述装置外壳(1)正下方,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底端面呈圆弧状,所述下料筒(17)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螺旋杆(19)的长度,所述导流筒(20)对称分布在所述下料筒(17)的底部两侧,所述导流筒(20)与所述磁性挡板(22)一一对应,所述收集箱(27)与所述分隔板(23)和所述支撑板(4)之间均为贴合连接

4.一种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工艺,采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废水在水解酸化池中处理后,工作人员将装置外壳(1)上的输送组件(2)推送至水解酸化池中,对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进行抽吸;S2:输送组件(2)将水解酸化池中的污泥抽吸至装置外壳(1)内,利用减量化组件(7)和循环处理组件(8)能够同时完成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和循环干化处理,此时污泥中多余的废水能够输送至一侧的收集箱(27)中;S3:污泥处理工作结束后,利用第三伺服电机(11)的驱动,通过螺纹杆(14)能够带动两侧的第二滤网板(16)收纳至连接框(9)中,污泥能够通过第二螺旋杆(19)的螺旋输送,输送至另一侧的收集箱(27)中;S4:利用收集箱(27)和万向轮(28)将废水和污泥进行分类转运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装置及工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装置不能够对污泥进行高效便捷的固液分离、干化等减量化处理和净化处理工作,同时不能够将污泥和污水进行便捷稳定的分类收集,并且不能够应用于不同区域的水解酸化池,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上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装置外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安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装置外壳内安装有减量化组件,所述减量化组件上连接有循环处理组件,所述装置外壳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水框,所述防水框内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框内,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衔接板上,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框内,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滤网板,所述第二滤网板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框内,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底端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杆,所述下料筒的底部侧端连接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挡板,所述磁性挡板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流筒内,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支撑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贯穿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内,所述第二卡杆的端部卡合连接在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槽开设在收集箱的侧端,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的侧端,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板,所述上料筒的顶部侧端连接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导料框,所述导料框的顶端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导料框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料筒的材质为滤网,所述上料筒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螺旋杆的长度,所述第一螺旋杆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高度,所述刮料板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螺旋杆的底端两侧,所述刮料板的端面呈圆弧状,所述进料管连接在所述导料框的顶端中心部位,所述导料框的底端面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顶端面平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减量化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限位滑动连接在导向框内,所述导向框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中心部位,所述防护板的顶端面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顶端面相贴合,所述防护板呈“十”字形,所述防护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所述导料框底部开口的长度和宽度,所述导向框的材质为大孔径网板,所述导向框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和厚度相等,所述安装板的前后端面均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内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安装板的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内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内,所述滑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所述装置外壳内部侧端面上安装有导向轮,所述电加热管等距分布在所述安装板内,所述安装板的底端面与所述连接框的顶端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导热板等距分布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所述挤压弹簧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内部两侧,所述挤压弹簧通过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二导热板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导热板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导向轮等距分布在所述装置外壳内部两侧,所述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导热板一一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循环处理组件包括排风扇,所述排风扇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刮杆和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顶端面上,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板,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处理框,所述刮杆对称分布在所述传动轴的顶端两侧,所述刮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进气管的底部开口半径,所述刮杆的顶端面与所述第一滤网板的底端面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处理框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侧端面上,所述处理框的底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侧端面上,所述处理框内贯穿滑动连接有活性炭网板和除潮网板,所述活性炭网板和除潮网板的端部均卡合连接在磁性框内,所述磁性框磁性吸附连接在所述处理框的侧端,所述磁性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磁性框内,所述活性炭网板和除潮网板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杆的端部卡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性炭网板和除潮网板相互贴合,所述活性炭网板的形状大小与所述除潮网板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活性炭网板和所述除潮网板均与所述处理框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卡杆对称分布在所述磁性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卡杆与所述第一卡槽一一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框固定在所述装置外壳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连接框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通过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二滤网板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滤网板的上下端面与所述连接框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滤网板的前后端面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相贴合,所述下料筒位于所述装置外壳正下方,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底端面呈圆弧状,所述下料筒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螺旋杆的长度,所述导流筒对称分布在所述下料筒的底部两侧,所述导流筒与所述磁性挡板一一对应,所述收集箱与所述分隔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均为贴合连接。

一种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水解酸化池用排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地毯织染整理加工后的废水在水解酸化池中处理后,工作人员将装置外壳上的输送组件推送至水解酸化池中,对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进行抽吸;

S2:输送组件将水解酸化池中的污泥抽吸至装置外壳内,利用减量化组件和循环处理组件能够同时完成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和循环干化处理,此时污泥中多余的废水能够输送至一侧的收集箱中;

S3:污泥处理工作结束后,利用第三伺服电机的驱动,通过螺纹杆能够带动两侧的第二滤网板收纳至连接框中,污泥能够通过第二螺旋杆的螺旋输送,输送至另一侧的收集箱中;

S4:利用收集箱和万向轮将废水和污泥进行分类转运输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首先利用防护板和导料框的配合能够完成污泥的间歇下料,避免一次性输送大量污泥导致装置内部堵塞,影响后续处理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安装板的间歇挤压能够对污泥进行高效固液分离,并且通过各个第二导热板的运动,能够进一步对污泥进行挤压,并对污泥进行高效加热烘干,自动完成污泥的减量化和干化处理,保证污泥后续转运处理工作的稳定和便捷,增加了排泥装置的使用多样性,并提高了排泥装置的工作效率;其次通过进气管、处理框和排气管能够完成高温废气在装置外壳内的循环输送,利用循环干燥的高温气体能够进一步提升污泥的干化处理效率和干化效果,同时提升了能源利用率,避免热能浪费;而且利用第二液压杆和各个万向轮的驱动配合,能够对装置整体的移动状态和放置状态进行便捷切换,使得装置整体能够便捷移动至不同区域的水解酸化池处,且装置整体可根据污泥的粘稠程度使用第一螺旋杆或进料管,能够将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便捷稳定的输送至装置内部,完成污泥的后续处理和排泥工作,并且能够便捷完成废水和污泥的分类收集,保证废水和污泥后续分类转运输送工作的稳定和便捷。

(发明人:黄涛;任栋梁;王越)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