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25-4-16 10:45:5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4.03.22

申请日:2023.12.26

分类号:C02F3/34(2023.01)I;C12N1/20(2006.01)I;C02F3/28(2023.01)I;C12R1/01(2006.01)N;C02F101/16(2006.01)N;C02F101/1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具体为将乳酸菌、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混合后形成复合菌液,将所述复合菌液直接投放于城市污水系统中。本发明操作步骤简单,通过复合益生菌剂生态抑制城市污水病原菌。三种益生菌种均适宜在城市污水中进行生长繁殖,三者可以分工协作,同时又可对其他菌种产生有益增益,三者有机结合,对城市污水中的病原菌和氮磷等有害物质进行抑制去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乳酸菌、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混合后形成复合菌液,将所述复合菌液直接投放于城市污水系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的体积比例为(1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液的浓度为1*1065*106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污水中包含氨氮、磷酸盐、硫化物、弧菌、螺旋菌以及单胞菌中的至少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的培养过程为将乳酸菌置于乳酸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恒温发酵,完成所述乳酸菌的培养;培养后,所述乳酸菌的浓度为1*1065*106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为将光合细菌置于HCH培养基中,光照下恒温培养;培养后,所述光合细菌的浓度为1*1065*106CFU/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细菌的培养过程为将反硝化细菌加入异养-反硝化培养基中,恒温培养;培养后,所述反硝化细菌的浓度为1*1065*106CFU/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培养基的制备方式为,将碳源、氮源、矿物质、柠檬酸氢二铵、乙酸钠、硫酸镁、硫酸锰以及吐温-80溶于水中,灭菌后制得所述乳酸菌培养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反硝化培养基的制备方式为,将NH4Cl以及柠檬酸钠加入K2HPO4MgSO4FeSO4以及MnSO4的混合溶液中,定容后,调节体系pH,灭菌后制得所述异养-反硝化培养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CH培养基的制备方式为,将柠檬酸钠溶液、硫酸镁溶液、硫酸铵溶液、氯化钙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氢二钾溶液、Na2EDTA溶液、酵母膏溶液以及微量元素储备液混合后,调节体系pH值,定容灭菌后,制得所述HCH培养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处理城市污水时,厌氧细菌和兼性细菌处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时,容易中毒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将乳酸菌、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混合后形成复合菌液,将所述复合菌液直接投放于城市污水系统中。

优选的,所述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的体积比例为(12):1:1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液的浓度为1*1065*106CFU/mL

优选的,所述城市污水中包含氨氮、磷酸盐、硫化物、弧菌、螺旋菌以及单胞菌中的至少两种。

优选的,所述乳酸菌的培养过程为将乳酸菌置于乳酸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恒温发酵,完成所述乳酸菌的培养;培养后,所述乳酸菌的浓度为1*1065*106CFU/mL

优选的,所述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为将光合细菌置于HCH培养基中,光照下恒温培养;培养后,所述光合细菌的浓度为1*1065*106CFU/mL

优选的,所述反硝化细菌的培养过程为将反硝化细菌加入异养-反硝化培养基中,恒温培养;培养后,所述反硝化细菌的浓度为1*1065*106CFU/mL

优选的,所述乳酸菌培养基的制备方式为,将碳源、氮源、矿物质、柠檬酸氢二铵、乙酸钠、硫酸镁、硫酸锰以及吐温-80溶于水中,灭菌后制得所述乳酸菌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异养-反硝化培养基的制备方式为,将NH4Cl以及柠檬酸钠加入K2HPO4MgSO4FeSO4以及MnSO4的混合溶液中,定容后,调节体系pH,灭菌后制得所述异养-反硝化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HCH培养基的制备方式为,将柠檬酸钠溶液、硫酸镁溶液、硫酸铵溶液、氯化钙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氢二钾溶液、Na2EDTA溶液、酵母膏溶液以及微量元素储备液混合后,调节体系pH值,定容灭菌后,制得所述HCH培养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污水病原菌生态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乳酸菌、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混合后形成复合菌液,将所述复合菌液直接投放于城市污水系统中,其中乳酸菌、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均是厌氧型细菌,适宜在厌氧环境中增殖生长,适宜于污水的厌氧环境;其次三者可以分工协作,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降低污水的pH,抑制病原菌生长,而光合细菌有利于改善污水环境,促进物质代谢,光合细菌无法去除污水中存在大量的高级脂肪酸类物质,在此过程中加入共生的乳酸菌群才可分解。反硝化细菌在厌氧环境下增殖能力强,对污水中的氮磷有降解作用,协同净化水体,改变病原菌繁殖环境。最后,三种菌群互相可带来正向增益,乳酸菌的低pH环境不会抑制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增殖与生长,且光合细菌代谢产生的营养物质也会供给乳酸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大量增殖。

进一步的,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的体积比为(12):1:1,三种益生菌在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分别出于不同的生态位,该体积比尽量可使得环境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菌液的浓度为15*106CFU/mL,可使得有效达到细菌生长的对数期,具有更高的活性,有利于更好的繁殖。。

进一步的,所述城市污水中包含氨氮、磷酸盐、硫化物、弧菌、螺旋菌以及单胞菌中的至少两种,可使得三种益生菌更有针对性,反硝化细菌针对氨氮、磷酸盐和硫化物,益生菌可以抑制病原菌,光合细菌显著降低氨氮、磷酸盐和硫化物,使水质变好。

(发明人:翟月;刘随心;张超锋;詹建国;王鹏鸽)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