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十二五规划 >> 黑龙江 >> 正文

黑龙江大庆市区“十二五”污水处理规划

发布时间:2011-7-19 11:57: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将此项目信息发送到邮箱   将此项目信息保存为WORD文档

第一章    前    言

为加快大庆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保证城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做好项目转化落实工作,实现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大庆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规划。规划项目作为一个系统性、科学性、智能化的数据库,它的建立将为具体项目的形成指明来源和方向,使申报立项工作规范化,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增强项目运行的主动性,保证政府投资的重点。对加快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总    则

第一节    规划依据

1.《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说明书及附件;
2.《大庆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2006--2020)说明书
3.《大庆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基础资料汇编》(2006--20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划[1995]333号
10.《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大庆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大庆市人民政府)
1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建科[2006]100号)
14.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节    规划原则

1.规划项目库按照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以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要求为前提,力求使项目库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对于制约市区发展的重点项目、基础性项目则优先选择解决。

2.污水系统规划项目库根据本次规划的治理目标、治理方向、治理重点和规模进行组建。规划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管道收集系统和污水提升泵站组建。

第三节    规划范围

在大庆市区5107km2范围内,重点编制主城区内城市排水规划,完成区域排水骨干设施规划和建成区内城市排水设施规划。
 
第三章    现状和预测

第一节  城市排水系统发展历程

大庆市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是油田开发阶段,主要是按照周总理关于“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指示,开展分散性的矿区建设,油井钻到哪,房子建到哪,基本没有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第二是城市建设起步阶段,1978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大庆,提出“建设美丽的大庆油田”,1979年大庆建市,城市建设开始起步,大庆开始建设城市道路,有了第一批住宅楼,逐步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第三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大庆,提出了“未雨绸缪,考虑长远发展”的要求,城市排水系统逐步得到完善,开始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打造现代都市框架、构建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目标,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工程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相继建设几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第二节    排水设施现状

大庆市建设了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建成区内现有雨排管线340公里, 生活污排管线857公里,污水泵站218座;建设了东、西、中央排干及黎明河四条排水主干渠总长度210公里,城区内的雨水、污水除石化总公司工业废水经青垦泡排入肇兰新河外,其余的雨、污水均通过四条排水主干渠排入安肇新河。

目前,全市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8座,日处理能力43.7万吨(乘风庄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申东污水处理厂1.2万吨/日、东城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西城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乙烯污水处理厂2.5万吨/日、八百垧污水处理厂6万吨/日、陈家大院泡水处理厂6万吨/日、大同区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我市现有的八座污水处理厂中乘风庄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法)、西城、八百垧、陈家大院泡污水处理厂(三个污水厂都是曝气生物滤池法)、乙烯污水处理厂(生物膜法)是企业投资建设的;申东污水处理厂(接触氧化法)是招商引资建设的;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曝气生物滤池法和膜生物反应器法)是利用日本低息贷款政府批配资金建设的;大同区污水处理厂(CASS法)是国家、省、市、区政府建设的。

第三节  城市生活集中处理率

2009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5217.6万吨。2009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总量4704万吨(乘风庄污水处理厂处理597万吨、申东污水处理厂处理169万吨、东城污水处理厂处理2302万吨、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1379万吨、乙烯污水处理厂137万吨、八百垧污水处理厂120万吨),污水处理率为 90.16%(4707/5217.6=90.16%)。污水深度处理后用于油田注水的回用量766万吨,回用率达到了16.28%。

大庆市处理后的再生水,其中两座(乘风庄、申东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766万吨用于油田注水,运营经济效益比较理想;而其它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用于生态补水,主要是社会效益。

第四节  城市排水工作存在的问题

1、排污设施不完善。由于大庆地域辽阔,城市行政区、油田生活区不够集中,城市污排管网跨线长,个别区域普及率低,有个别商业和餐饮业者私自将污水排入雨排管线中,给排水管理工作带来的一定的难度。

2、管理关系不统一。大庆是因油而生的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情况比较复杂,管理关系不统一。各县区除大同区、让区和开发区外,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排水管理职能靠代管来维持,有管理机构的,没有统一归口管理,有的隶属水务局、有的隶属建设局,有的归房产,有的归物业,行业管理机构不理顺,管理关系不统一。

3、管理法规不健全。继《黑龙江省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检查井监督管理办法》2004年7月施行后,国家建设部《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于2007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目前,《大庆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虽已起草完成,但还没有颁布和实施,城市排水管理的法规还不够健全。
 
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任务

第一节    规划期限

根据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规划项目库按照分期建设,规划年限确定为:2011年----2015年

第二节    规划目标

一、污水处理规划目标

根据《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大庆市排水专项规划》建立近期规划项目数据库,项目库建成后,2015年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达到43.7万m3/d,污水处理率达到92%。

二、城市污水量预测

根据《大庆市排水专项规划》中城市污水量预测,本次规划范围内城市污水量:2009年污水量14.29万m3/d,2015年污水量预计可达45万m3/d。

三、污水处理规模

目前大庆市城区生活污水除大部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外,小部分直接排入附近泡沼或排水干渠,石油、化工大型工业企业污水自成系统,经处理后排入附近水体,小型企业的工业污水一般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因此针对大庆市实际情况,本次规划石油、化工大企业污水自成系统,自行处理,达标排放水体。将上述其余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则本次规划城市污水量: 2015年47.5万m3/d。

根据本次污水处理规划目标以及上述城市污水量,确定本次规划城市污水处理规模:2015年达到43.7万m3/d。

第三节    技术方案

一、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本次规划将大庆市城区综合生活污水和小工业与主城区外围附近地区部分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收集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而石油、化工等大工业生产废水自成系统,自建污水处理厂,将工业生产废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行业排放标准后排放。

为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能够正常运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污水水质排放指标的控制,排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及行业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有毒有害工业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各种工业废水排放的有关标准及满足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后排入下水道;医院污水排放标准除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之外,还需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中规定要求。

环保部门应对各排放口定期监测,控制出水水质。

根据大庆市现有污水处理厂实测水质及参照国内污水厂的水质,同时考虑到发展趋势,通过综合分析,规划大庆市城市污水原水主要水质指标如下:

BOD150~200mg/L,COD200~300mg/L,SS200~250mg/L,NH3-N20~25mg/L,TP5~6.0mg/L。

二、污水处理程度规划

2006年5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修改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21号公告)。该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的管理,改善城镇水环境质量,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4.1.2.2修改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大庆市地处安达闭流区,泡沼均为封闭、半封闭水域,目前大庆市水域可控制环境容量几乎为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应符合大庆市环保局对水体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21号公告的要求,本次规划确定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中A标准,其出厂水水质达到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一级标准中A标准主要水质指标与城市景观水、城市绿化水主要水质指标对比见下表。
 
水质对照表表3-1

序号 项目 一级A 景观用水 城市绿化
1 基本要求 无漂浮物,无令人 不愉快的嗅和味 无令人不愉快 的嗅和味
2 PH 6~9 6~9 6~9
3 BOD 5 10 10 20
4 SS 10 10
5 浊度 10
6 溶解氧 1.5 1.0
7 总磷 0.5 0.5
8 总氮 15 15
9 氨氮 5 5 20
10 粪大肠菌群(个/L) 1000 10000 3
11 COD 50
12 色度 30 30 30
13 石油类 1.0 1.0
1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 0.5 1.0
15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大庆市城市污水经处理达到一级标准中A标准后,污水中污染物得以去除,近远期各污染物年削减量见下表。 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单位:万t/年) 表3-2

COD (万t/年) BOD 5 (万t/年) SS (万t/年) TN (万t/年) TP (万t/年)
2010年 3.8 2.95 3.83 0.3 0.09
2020年 6.5 4.94 6.5 0.52 0.16

城市污水通过截污处理,在排入泡沼之前将污染物去除,然后将处理后的水(已达到景观水体标准)排入泡沼,泡沼水质首先将得到很大改观,再通过清除泡沼内沉积的底泥以及引水、曝气等工程措施,规划期内可将泡沼水质恢复到天然水体的水平。

三、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1.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影响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投资及运行的可靠程度,同时也影响运行费用、管理操作的复杂程度等,因此,必须结合当地的水质、水温及出水水质等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可靠的处理工艺,达到污水、污泥的最佳处理效果。

目前世界各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该技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和应用条件。

活性污泥法是世界各国城市污水厂普遍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近几十年来,产生了许多活性污泥法的变化,如A/O脱氮(除磷)工艺、A2/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法、A/B法、各种SBR法、载体活性污泥法、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等等。活性污泥法变化的成功之处就是将厌氧机制引入到生化反应池之中来,使厌氧和好氧状况在生化池中同时存在或反复周期性地实现,取得比较有效的BOD去除和脱氮除磷效果,但其基本流程原理与标准法是一致的。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A/O法),是具有生物选择机能并兼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标准活性污泥法变法。该工艺在普通活性污泥法前段加入厌氧段,通过污泥负荷的变化来实现除磷或脱氮的功能。在A/O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A2/O法,即在厌氧、好氧段之间加入缺氧段以实现同步除磷脱氮,由于其污泥负荷适应范围较小,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按偏重于除磷或脱氮之一功能进行。A/O法、A2/O工艺由于出水水质稳定、能耗不高、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在国内外大中型污水厂中采用最多。

载体活性污泥法,是在活性污泥法反应池内投加固体颗粒或软性、半软性填料,以增加单位反应空间的微生物量,提高反应器容积负荷。是一种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良好结合,一般适于污水厂挖潜改造。

氧化沟法是一条闭合的生化反应沟渠,以转碟或转刷为充氧和水流动力,流程简单,对运行管理要求较低,多用于延时曝气,产生污泥量少,污泥易于脱水。氧化沟法在我国南方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SBR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周期性间歇操作的生化反应池,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如ICEAS法、DAT-LAT法、CASS法、UNITANK法、MSBR法等。其中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法)是SBR 法的改良方法,该法连续进水、间歇排水,在反应阶段污水多次反复地经受“曝气好氧、闲置缺氧”的状态,从而产生取得比较有效的BOD去除和脱氮除磷效果;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是一种新形式SBR改良工艺。将通常CASS池分三个反应区:生物选择器、缺氧区和好氧区,容积比一般为1:5:30。整个过程间歇运行,进水同时曝气并污泥回流。CASS工艺在我国城市中小污水厂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工艺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和生物流化床等,其中生物滤池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史,近几十年生物滤池发展较快,如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其负荷高、占地少,已取得专利认证,在欧洲、美洲一些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污水处理厂工艺既要去除COD、BOD、TN、TP,又要考虑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同时还要兼顾到污水再生利用,逐步实现污水资源化。因此本次规划在许多生化处理方法中选出三种处理方案进行比较: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和MULTIFLO®高效沉淀池+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法以及A2/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方案一: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法

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是SBR法的一种变法,ICEAS法最大的特点是:在反应器的进水端增加了一个预反应区,运行方式为连续进水(沉淀期和排水期仍保持进水),间歇排水,没有明显的反应阶段和闲置阶段。但是由于进水贯穿于整个运行周期的各个阶段,在沉淀期时,进水在主反应区底部造成水力紊动而影响泥水分离时间,因而进水量受到了一定限制。ICEAS工艺污水连续不断地进入反应池前部的预反应区,在该区内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BOD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并一起从主、预反应区隔墙下部的孔眼以低速进入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内按照“曝气、闲置、沉淀、滗水”程序周期运行,使污水在反复的“好氧—厌氧”中完成去碳、脱氮除磷。各过程的历时和相应设备的运行均按事先编好的程序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ICEAS法可通过生物法去除部分磷,但其效果难以满足一级A标准(总磷≤0.5mg/L),应在ICEAS池前增加反应沉淀工艺,通过投加FeCL3和助凝剂除磷。

ICEAS法具有传统SBR法的优点: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设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活性污泥沉降效果好,剩余污泥少,不易产生污泥膨胀。耐冲击负荷,受水量和水质变化影响较小,操作运行灵活,一般情况下,无需设调节池。

但ICEAS法也存在如下缺点:①ICEAS池池体较大,占地面积大;②采取保温措施困难,对于冬季低温污水处理效果较差;③曝气采用曝气头,需定期维护更换;④工艺运行操作烦琐,要求自动化程度高。
 
方案二:MULTIFLO®高效沉淀池+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法

该工艺为专利技术,处理效果非常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水经高效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行絮凝沉淀、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后反硝化处理,同时通过生物滤池的过滤作用,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出水水质要求。由于低温时生化反应受到抑制,在生物滤池出水后增加过滤机来进一步保证出水BOD和SS浓度值。
高效沉淀池包括混凝、絮凝、沉淀三个区域,通过投加FeCL3和助凝剂,可去除部分悬浮物和碳污染物以及大部分的磷。为了处理单元的结构紧凑,沉淀采用斜管沉淀池。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效的上流式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在硝化/反硝化的情况下,处理后的出水需要进行回流,回流水和原水在进水渠中混合后进入滤池,污水首先进入滤床下部的缺氧区,在此进行反硝化反应,将回流水中的硝基氮去除;然后进入上部的好氧区,在此将含碳污染物分解,将氨氮氧化成硝基氮。为保证反硝化顺利进行,后续增加一格反硝化生物滤池。同时由于滤料的吸附和过滤作用,不能降解的颗粒状污染物也被截留。在紧凑的反应器中能达到完全的生物处理,并不需要下一级的沉淀池。滤池的滤料是一种均匀,轻质(比重小于1),小粒径的球状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附着生物膜。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主要特点: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受温度影响小,同时还有较高温度的工艺空气连续鼓入,因此生化反应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出水水质好,即两级滤池工艺(硝化/反硝化滤池,反硝化滤池)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可直接作为污水再生水,用作景观用水;②微生物浓度高,处理效率高;③具有连续的物理过滤能力,一旦生化反应发生问题,滤池仍可去除绝大部分的悬浮物;④高生物活性,滤料层是用经过生物过程处理过的生物载体,附有适应能力很强的高活性微生物,并且可根据处理工艺的不同(如脱碳、硝化脱氨氮、反硝化脱氮),选用不同种类的生物载体,因此生物活性的适应性强,同时,由于周期反冲,空气和水流扰动剧烈,对生物膜表面冲刷加强,使生物膜更新快,活性高,有机负荷高;⑤穿孔管曝气,节省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空气穿过滤床时受到滤料阻拦使气泡与水的接触时间延长,从而提高氧传递效率,氧的利用率达到30%左右,曝气能耗比常规工艺低20%~30%,减少运行能耗;⑥池容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节省大量征地费用和土建工程量;⑦处理后的水被贮存在上层用来重力反冲洗,无需单独的反冲洗泵,降低了设备投资;⑧上流式过滤后的水自滤床顶部收集排出,并与大气接触,气味污染少;⑨上部出水为清水,滤头不易堵塞,检修和更换容易,无需放空滤池中滤料。

方案三:A2/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A2/O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普曝法)基础上做了一些革新,增加了厌氧段和缺氧段,这种方法既能去除污水中的COD、BOD、SS,而且能对污水中氮、磷有一定的去除率。其主要优点是:①具有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工艺运转稳定性好,出水水质较好;②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因而污泥不易发生膨胀;③运行管理经验成熟。其主要缺点是:①工艺流程复杂,处理构筑物多,运行管理麻烦;②受污水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能力较差;③工程基建投资、能耗、处理成本较高;④除磷脱氮有限,难于得到较高处理率,冬季低温时,处理效果差;⑤出水水质难于达到一级A标准。

经比较,高效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法除磷脱氮效果可靠,出水水质好、稳定。且对于大庆市冬季寒冷,污水温度较低时,曝气生物滤池法由于其效率高、占地小,可进行结构维护。并且曝气生物滤池的高温曝气停留时间长,对低温污水也可产生适当热交换作用。因此本次规划采用安全可靠的高效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法专利技术。

2.污泥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来自高效沉淀池中分离产生的污泥(包括生物滤池中产生的生物污泥和原水中的物理化学污泥),污水经处理后,污水中大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都转化为污泥,如果污泥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污泥处理系统一般由污泥浓缩池、污泥消化池和污泥机械脱水间组成,工艺流程如下:
剩余污泥 浓缩池     消化池   脱水间    泥饼外运污泥经消化后脱水,能有效地杀死污泥中的病原菌,缩小污泥容积,易于脱水。但消化池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较高,管线较多,管理复杂,由于条件限制,本次规划不建污泥消化系统,采用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处理污泥。工艺流程如下:

污泥    浓缩脱水一体机  泥饼外运
 
3.污水和污泥综合利用

本工程污水处理的出水水质按一级排放标准的A标准,所以规划出厂水可直接做为城市景观水、城市绿化水,灌溉农田、草原。

污泥中含有较高有机物,可用于制肥。

四、污水处理厂布局及选址

大庆市市区面积5107km2,主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23.15km2,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面积584.02km2,71%的城市人口集中在主城区,其次集中在红岗中心村区、大同镇、卧里屯、喇嘛甸镇,该四镇分别距大庆市中心25km、68km,10km、25 km,其它12个三级镇以及13个四级镇规模小,相距很远。大庆市又地处闭流区,市区内泡沼多,地势平坦。如将城市污水统一截流处理,建集中区域污水处理厂,显然不合适。其缺点:①此方案截流干管长,泵站多,投资高,常年运行费高;②不利于污水处理的分期实施;③集中区域污水处理厂出厂水不便于回补于泡沼。因此大庆市应建分区式城市污水处理厂,主城区根据已形成的污水系统、行政区划、地形、排水方向及现有处理设施分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余2、3、4级镇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处理厂基建投资及运行管理。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为:

1.在城镇水体的下游。
2.厂址尽可能设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3.少拆迁、少占地,厂址应与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群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一般不小于300m)。
4.便于处理后再生水的利用和安全排放。
5.便于污泥集中处理和处置。
6.厂址的选择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远景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建余地。
7.在满足总体布置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处理厂位置扩建,以节省投资。
8.充分利用地形,节省动力消耗。
9.厂区地形不受水淹,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10.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大庆市所做的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已对污水处理厂选址进行了规划和论证,本次规划根据选址的基本原则进行复核,总体规划、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中所确定的厂址符合环境保护、城市总体布局及城市排水规划的要求。

截止“十一五”末,大庆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已经达到43.7万吨/日,能够满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要求。因此本次规划不在规划污水处理厂建设,只规划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第五章    重点建设项目及布局

一、规划项目

依据生活污水就近进入污水处理厂原则,计划将采油二厂地区、四厂地区、九厂地区、乘风地区的污水调配到八百垧污水处理厂;将采油三厂地区污水调配到陈家大院泡污水处理厂;将火炬地区污水调配到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将龙凤地区污水调配到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将月亮泡地区污水调配到陈家大院泡污水处理厂;采油六厂污水截流后,通过西一路污排管线调配到陈家大院泡污水处理厂;采油七厂和采油八厂地区污水调配到大同污水处理厂;采油五厂地区生活污水调入申东污水处理厂。

目前生活污水截流工程建设完成情况如下:

2008年完成了乘风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建设;
2009年至2010年规划建设完成了采油二厂、三厂、四厂、九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建设;
2010年至2011年规划建设完成七厂、八厂、火炬、龙凤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建设;
2013年规划建设完成月亮泡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建设;
2014年规划建设完成六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建设;
2015年规划建设完成五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建设。

二、实施计划、资金及责任单位

1、采油二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建设内容:对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流,新建排水管道12.8㎞(DN300-400),新建污水泵站1座。
资金:项目投资1594万元。
实施期限:该项目2009年开始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90%,预计2010年底竣工投用。

2、采油三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建设内容:对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流,新建排水管道12.3㎞(DN400-800),新建污水泵站1座。
资金:项目投资2800万元。
实施期限:该项目2009年开始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2010年底竣工投用。

3、采油四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建设内容:对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流,新建排水管道(DN300-800)15.5㎞,新建污水泵站1座。
资金:项目投资4025万元。
实施期限:该项目2009年开始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2010年底竣工投用。

4、采油九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建设内容:对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流,新建排水管道(DN400)7.2㎞。
资金:项目投资910万元。
实施期限: 该项目2009年开始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90%,预计2010年底竣工投用。

5、采油七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建设内容:建设玻璃钢排水管线24.2千米,并新建污水增压泵站1座及1000立方米增压泵站储水池1座。
资金:估算投资4500万元。
实施期限:2010年至2011年实施。

6、采油八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建设内容:建设玻璃钢排水管线12.85千米,并新建污水增压泵站1座及1500立方米增压泵站储水池1座。
资金:估算投资3500万元。
实施期限:2010年至2011年实施。

7、火炬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建设内容:对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流,新建排水管道(DN300-800)17.2㎞,新建污水泵站1座。
资金:项目投资2800万元。
实施期限:该项目2009年开始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2010年底竣工投用。

8、龙凤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石化公司的污水并网规划两年内完成,今年计划新建设一座污水提升站,新增截流污水管线2.6公里,1200万元的计划资金现已落实,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龙凤镇及市建安、筑安小区的污水由区政府统一组织并入到石化公司的污水主网中,设计方案正在制定中。

9、月亮泡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建设内容:对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流,新建排水管道(DN300-600)8.7㎞,新建污水泵站1座。
资金:项目投资3100万元。该项目方案已经完成。规划2013年实施。

10、采油六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该地区距污水处理厂较远,截流管网投资大,路由选定困难,规划2014年实施。

11、采油五厂地区的生活污水截流工程
申东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及工艺能否满足采油五厂地区生活污水调入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论证,规划方案待定。

以上11个项目,第8个项目由大庆石化公司矿区事业部负责筹集资金并组织建设;其它10个项目由大庆油田公司矿区事业部负责筹集资金并组织建设。
 
第六章    保障措施

1.在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及时编制城市分区排水规划,抓好新上有关排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

2.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认真实施《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大庆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

3.向城市居民广泛宣传城市排水专项规划和建设管理法规,提高市民执行排水专项规划的守法意识,保证排水专项规划有序实施。

4.按照治污为本、防治并重、以防为主,末端治理与源头控制结合,由末端治理为主转向源头控制为主,从源头抓起,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加大污水处理收费力度,加强水污染治理和城市排水设施建设。

5.鼓励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参与城镇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项目的投资和运营。

6.改革管理体制,强化水管理。尽快建立和完善入河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总量控制,加大湖泡、干渠的水量、水质监测力度。

7.加强水法制体系建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依据,加紧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完善污水治理制度、再生水利用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法规、规章。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水事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

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立项。各类基本建设项目要符合排水等专业规划的要求。

8.加强对城市排水、污水治理、再生水利用等领域以及工程建设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排水现代化。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