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企业(园区)污水处理
根据安徽宿松工业园区扩区规划和安徽宿松临江产业园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两座工、民兼用的大型污水处理厂。
宿松县城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分期实施:远期(2020年)投资5100万元,日处理4万吨污水;近期(2011年)投资6400万元,日处理1万吨污水。配套建设36070米的污水管网。年削减化学需氧量700吨、氨氮60吨。
宿松县复兴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分期实施:远期(2020年)投资41600万元,日处理10万吨污水,配套建设21公里污水收集管网;近期(至2011年)投资20400万元,日处理5万吨污水,配套建设1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年削减化学需氧量4700吨、氨氮200吨。
按照国家《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8-2015年)》的要求,宿松县复兴污水处理厂、宿松县城城北污水处理厂同步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
为节省建设投资,充分发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作用,宿松县城城北污水处理厂同时接纳处理县城韩文组团生活污水,宿松县复兴污水处理厂同时接纳处理复兴镇、华阳河农场生活污水,这也有利于稳定和提高工业污水的处理效果。
2、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
宿松县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配套建设35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包括县城新区(东北片区)新建雨污分流排水管网和对老区现有排污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同时,按照国家《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8-2015年)》的要求,进行脱氮除磷改造。年削减化学需氧量270吨、氨氮30吨。投资4900万元。
“十二五”期间,新建凉亭镇、破凉镇、二郎镇、长铺镇、汇口镇等5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建设管网。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450吨、氨氮 128吨。总投资5900万元。
3、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
在宿松县复兴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同步配套建设中水回用工程,使该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近期达到30%、远期达到40%。年削减化学需氧量320吨、氨氮 40吨。投资5000万元。
4、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
坚持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对规模畜禽养殖污染进行防治。
实施许岭镇规模化畜禽养殖区污染治理工程,主要内容:建设大型厌氧发酵沼气池、贮气储液罐及阻火设施、沼气发电系统、利用沼渣固体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利用沼液固体生物有机肥生产线、保温增温设施:沼气锅炉、换热器、秸秆流化床等。鼓励分散养殖场向养殖区集中搬迁。
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排放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治理工艺。养殖规模(以猪计)在2000头及以下的,以能源利用与综合利用为主,采取厌氧生物处理——沼气利用处理工艺,并配套建设臭气控制系统。养殖规模(以猪计)在10000头及以上的,能源需求不高且沼渣、沼液无法进行消纳的,采用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自然处理工艺,并配套建设臭气控制系统。
项目实施后,年削减化学需氧量482吨、氨氮92吨。总投资4000万元。
5、乡(镇)村环境综合整治
“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宿松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8—2015))》。按照该《规划》已经作出的分区工程安排,组织实施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县城生活污水排放地、镇乡集镇所在地的村,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分别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填埋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生态公厕。属于临河的村庄,逐步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最终实现取缔所有未经处理的排放口。
位于重要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村,突出对水环境的保护。清理取缔排污口、关闭搬迁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禁止新开工工业项目。严格管理畜禽放养,对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面整治,禁止建设新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分散式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已经或即将形成的镇乡工业小区、规模畜牧养殖区,以污染防治为主。重点解决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建设污染防治基础设施。落实主要污染物减排、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严格环境管理,落实“三同时”措施。控制建设规模,严格限制新开工建设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推行清洁生产。
生态基础条件较好、开展生态创建积极性高、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村,突出对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调整产业结构,科学规划布局,禁止兴建污染型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规范矿山开采行为,严格对现有矿山企业的环境管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沿湖地区进一步退耕还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农户建设分散式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总投资800万元。
为解决我县农村目前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实施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凉亭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凉亭集镇直排凉亭河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流、收集,用管网统一输送至下游河堤外侧,建设大型人工湿地,进行集中处理。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建设垃圾填埋场或采用获得国家认可的燃烧装置,对流域内其他地区生活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引导和支持农户分散处理生活污水。对规模畜禽养殖场“三废”进行工程治理。支持工业企业开展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和循环使用。加强环境监管。投资6000万元。
五里乡白洋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污水截流、泵站、清淤、生物工程、驳岸、绿化等项工程,恢复白洋河生态环境功能。投资600万元。
孚玉镇白合堰厌氧潜流型人工湿地工程。包括整治县小河(白合堰)堤岸,对河道进行清淤和疏竣,恢复堤岸植被和防护林网,建设厌氧池和2400吨/日潜流式人工湿地等,投资374万元。
孚玉镇联盟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垃圾收集转运等。投资100万元。
凉亭镇烽火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垃圾收集转运等。投资100万元。
6、清洁家园、田园和水源建设
鉴于二郎河在全县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方面的占有独特的地位,实施以下重点工程——二郎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采用国家推荐的村镇生活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对沿河农村集镇及人口密度大的学校、医院、中心村庄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施“白合堰厌氧潜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工程”。对现有排放口全面整治,取缔水域内畜禽放养,禁止齐河营建住宅。卫生处置沿河集镇和中心村庄的生活垃圾,二郎镇建设垃圾填埋场,河流上游、交通不便的山区乡建设获得国家认可的生活垃圾燃烧装置。对现有规模畜禽养殖场“三废”进行工程治理。禁止工业污水向二郎河排放,支持工业企业开展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和循环使用。河道清淤,扩大造林面积,涵养水源和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加强环境监管,对河流水质进行定期分段监测监测。总投资9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