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工程内容 |
建设完成年限(年) |
责任单位 |
协办 |
工程投资估算(万元) |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塘栖污水处理厂与崇贤污水处理厂污水南排工程。 |
2011 年 4 月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 区建设局区城建集团 |
区环保局区财政局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余杭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从 3 万吨 / 日扩建至 4.5 万吨 / 日。 |
2011 年 | ||||
良渚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从 2 万吨 / 日扩建至 3.98 万吨 / 日。 |
2012 年 | ||||
临平污水处理厂工程:新建规模 20 万吨 / 日污水处理厂 1 座,敷设 DN1800 污水管线约 10 公里。 |
2013 年 | ||||
临平总泵站工程:新建规模 20 万吨 / 日污水提升泵站 1 座,敷设 DN1200-2000 污水重力管线约 5.8 公里、压力管线 4.3 公里。 |
2013 年 | ||||
全面推进镇级配套管网建设,敷设管网 130 公里。 |
2015 年 | ||||
截污纳管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
2011 年,完成各企事业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1.2 万吨 / 日,其中 6 月底前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0.7 万吨 / 日,减排 COD2511.57 吨,减排氨氮 283.97 吨。(包括 2010 年结转)。 |
2011 年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区建设局区城建集团 |
区减排办区环保局 |
按现有政策由各单位落实 |
2012 年,完成各企事业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1.4 万吨 / 日,其中 6 月底前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0.8 万吨 / 日,减排 COD806.32 吨,减排氨氮 98.16 吨。 |
2012 年 | ||||
2013 年,完成各企事业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1.4 万吨 / 日,其中 6 月底前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0.8 万吨 / 日,减排 COD806.32 吨,减排氨氮 98.16 吨。 |
2013 年 | ||||
2014 年,完成各企事业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1.1 万吨 / 日,其中 6 月底前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0.7 万吨 / 日,减排 COD633.54 吨,氨氮 77.13 吨。 |
2014 年 | ||||
2015 年,完成各企事业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0.9 万吨 / 日,其中 6 月底前全区新增污水处理量 0.6 万吨 / 日,减排 COD518.35 吨,氨氮 63.11 吨。 |
2015 年 | ||||
中水回用工程 |
建成临平污水处理厂、良渚污水处理厂、余杭污水处理厂、崇贤污水处理厂等中水回用工程,全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达 15% ,新增污水回用量 3.2 万吨 / 日,减排 COD522.32 吨、氨氮 46.43 吨。 |
2014 年 |
区建设局区城建集团 |
区减排办区环保局区财政局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推进企业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出台鼓励政策, 2014 年底前建成杭州喜得宝丝绸印染有限公司和华贝纳(杭州)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中水回用工程。 |
2015 年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农业面源减排工程 |
按国家和省市下达的减排任务,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水产养殖整治、肥药双控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年度减排目标要求。 |
2015 年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区农业局 |
区环保局区财政局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三白潭备用水源地水域外围渔公桥村、洛阳村等建设污水管网,纳入良渚污水处理厂。 |
2012 年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区城建集团 |
区饮用水源保护办区建设局区环保局区财政局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仁和东苕溪河段东侧地块奉口村建设污水管网,纳入良渚污水处理厂。 |
2012 年 | ||||
安溪北片东明山旅游度假区、安溪村农居点、安溪村东片等建设污水管网,纳入良渚污水处理厂。 |
2012 年 | ||||
喜庵港备用水源地周边戚家桥村、新宇村等建设污水管网,纳入南排。 |
2011 年 | ||||
瓶窑彭公片区(包括彭公老集镇、竹制品市场、彭公工业园区、 15 省道西片)、羊山湾片区等建设污水管网,纳入良渚污水处理厂。 |
2012 年 | ||||
余杭街道南苕溪河段北侧地块小西湖北片、上湖村东片等建设污水管网,纳入余杭污水处理厂。 |
2012 年 | ||||
对区城建集团供水管理范围外的农村饮用水源实施保护,包括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和单村、单组、联户等分散式供水工程,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净化、消毒处理,保证供水水质。 |
2015 年 | ||||
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内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工程 |
三白潭备用水源水域周边三白潭村、东塘村等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标准优于一级 A 标准。 |
2012 年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区农业局 |
区饮用水源保护办区环保局区财政局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仁和街道东苕溪河段东侧地块永泰村、永胜村采用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 + 人工湿地技术。 |
2012 年 | ||||
瓶窑南山村采用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 + 人工湿地技术。 |
2012 年 | ||||
余杭街道南苕溪河段北侧地块上湖村西片采用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 + 人工湿地技术。 |
2012 年 | ||||
鸬鸟镇太公塘村、后坞等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标准优于一级 A 标准。 |
2012 年 | ||||
综合污染整治工程 |
乔司街道污染整治。乔司污水收集系统建成污水收集主干系统,包括 3 个泵站, 52.2 公里污水管线,近期进入七格污水处理厂,远期进入临平污水处理厂。 |
2015 年 |
乔司街道 |
区建设局区环保局区财政局区城建集团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运河地区污染整治。 2011 年开展运河地区截污纳管建设工作, 2012 年实现全覆盖。 2013—2015 年,巩固提高。 |
2015 年 |
运河街道、开发区 |
区建设局区环保局区财政局区城建集团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
其他各镇街截污纳管逐步推进 |
2015 年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 |
区建设局区环保局区财政局区城建集团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 |
开展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出台相关政策,重点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印染污泥综合利用工作, 试点处置单位 2011 年投入试生产。 开展其他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到 2015 年基本解决出路问题。 |
2015 年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 区城建集团 |
区环保局 区林水局 区城管执法局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
按照 “ 堵、控、疏 ” 相结合的原则,在禁养区全面实施禁养和长效管理机制;在限养区内,全面控制养殖规模,一律不得新建和扩建各类规模化养殖场。 至 2012 年,对全区符合实施治理的 72 家生猪规模场全部实施污染治理,蛋鸭规模场治理基本完成;对不能实施治理的,实施禁养。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 95% 以上。同时,规模场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按照无公害畜禽生产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通过无公害基地(产品)质量认证 15 家。 2013-2015 年,巩固提高。 |
2012 年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 区农业局 |
区环保局区财政局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运河上塘河流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 |
调整优化运河、上塘河流域水产养殖区域布局,加快推广生态型先进养殖技术,有效改善生产基础设施,积极实施污染防控措施,不断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基本形成生态高效渔业发展格局,使养殖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对水域环境的影响显著降低。 到 2013 年,流域内黑鱼养殖废水及总氮、总磷排放量削减 90 %,其它水产养殖(除温室甲鱼外)进、排水的主要污染物实现总量零增长。以上三年目标力争两年完成。 2014-2015 年,巩固提高。 |
2013 年 |
运河等有关镇(街道、开发区)、 区农业局 |
区林水局区环保局 |
由区财政在专项资金中安排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对城镇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纳管红线范围外的环境敏感区域的农村集聚地、城郊结合部、新建农居点和 “ 农家乐 ” 集中区域进行全面治理;对其他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治理工作。 |
2015 年 |
各有关镇(街道、开发区) 区农业局 |
区环保局 |
由区财政每年专项资金安排(区与镇财政按比例承担) |